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008-311141 主题分类: 预决算绩效管理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8-08 09:35
名 称: 东川区扶贫办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关键字:

东川区扶贫办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08 09:35
字号:[ ]

东川区2019年度扶贫工作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东川区2019年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及风险补偿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东川区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助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东川区2019年职业教育雨露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东川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东川区村组误工补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东川区农业人口调查和动态监测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东川区扶贫办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摘要

一、部门概况:

扶贫办2019年年末编制人数35人,其中公务员编制14人,事业编制17人,机关工勤4人;实有人数32人。

扶贫办主要负责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扶贫、移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政策,负责拟订全区扶贫规划和政策措施;负责扶贫开发项目的立项、指导和监督检查。

扶贫办2019年财政拨款预算数7969.79万元,调整预算数20851.69万元,预算支出执行数22605.02万元,预算支出完成率为108.41%

二、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1.评价结果:综合得分99分,等级为“优”。

2. 主要绩效

(1)减贫成效。

(2)精准识别。

(3)精准帮扶、社会扶贫资金。

三、经验、问题和建议

1.经验

1)牵头抓实东川区2019年脱贫攻坚“重精准·补短板·迎国检”工作。

2)牵头开展2019年脱贫成效后续巩固提升工作。

3)牵头落实各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4)牵头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定点跟踪监测工作。

5)协助配合涉农资金整合审批工作。

6)牵头完成全区扶贫项目库建设工作。

7)牵头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

8)组织开展专项扶贫工作。

2.存在的问题

1)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绩效跟踪管理工作不到位

3)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3. 改进措施及建议

1)强化制度建设,细化绩效管理

2)定期进行绩效跟踪和监督检查

3)完善预算管理工作


     正文:东川区扶贫办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正科级政府工作部门,加挂昆明市东川区移民开发局牌子,下设社会扶贫服务中心二级单位,内设综合科、项目管理科、产业发展科、移民开发科、城乡统筹科、信贷扶贫开发科、业务监测科、政策法规科9个科室。扶贫办2019年年末编制人数35人,其中公务员编制14人,事业编制17人,机关工勤4人;实有人数32人。

(二)部门职能。

1.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扶贫的方针政策,负责拟订全区扶贫规划和政策措施。

2.负责扶贫开发项目的立项、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3.负责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4.负责扶贫的监测、统计、宣传、信息交流等工作。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做好“雨露计划”工作。2019年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补助预计全年补助2892人,共计补助资金433.8万元。其中春季学期补助1379人,补助资金206.85万元;秋季学期补助1513人,秋季学期补助资金226.95万元。

二是村内串户路硬化建设。2019年全区实施村内串户路硬化建设394.27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

三是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录入。中央、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991万元录入国务院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涉及6个区级项目主管单位,7个项目实施镇(街道),目前已完成国务院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项目库维护”和“项目立项”等录入工作。

四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19年区扶贫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指标任务6675万元,超额完成33.5%;完成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数20685万元(目标任务15708万元),超额完成31.7%。

五是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工作。实施“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119个,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6座(单村电站5座、联村电站11座),装机总容量36.54兆瓦。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已于12月30日全部并网发电。

六是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修订完善《东川区扶贫小额信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宣传册3万份,截止12月底,完成放贷2014户9659万元

七是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主动加强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上海市普陀区的沟通协调,把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作为协作重点,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实现86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2019年,普陀区帮扶东川区4600万元实施沪滇帮扶协作项目13个,现已全部开工并建成10个;上海市普陀区红十字会携爱心企业捐赠,捐赠220万元资金购置医疗设备等帮扶,更好地服务于搬迁群众。

八是争取对口帮扶资金。2019年,中央省市各帮扶单位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

九是牵头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继续落实“挂包帮”责任。全区成立了1个总队,组建146支驻村工作队,覆盖146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居)委会。全区共有驻村工作队员454名,由中央、省、市、区、镇五级干部组成,其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派驻1名,省就业局、省税务局、富滇银行派驻17名;市级137名;区镇两级297名(包括大学生村官53名);继续强化结对帮扶。目前共有省市区镇四级143家单位共派出帮扶干部9275人,结对帮扶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143户102508人,其中:省级3家单位派出176人;市级59家单位派出4412人;区镇两级81家单位派出4687人帮扶。

(四)部门管理制度。

区扶贫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制定东川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东贫办发〔2016〕78号),《东川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三重一大” 事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东贫党组发〔2016〕9号),《东川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通知》(东贫办发〔2017〕67号),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把控资金支出,规范费用报销手续,保障资金安全。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扶贫办2019年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7969.79万元,调整预算数20851.69万元,实际财政拨款到位资金20802.65万元,非同级财政拨款49.04万元2019年财政拨款收入比上年增加10862.34万元,增比109.28%主要是增加2019年东扶联发〔2019〕8、29、31、32、34号东川区村级光伏扶贫项目资金14685.568万元。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财政拨款预算数7969.79万元,调整预算数20851.69万元,预算支出执行数22605.02万元,预算支出完成率为108.41%2019年支出比2018年增加11822.69万元,主要是完成支出2018年农业人口调查和动态监测费结转2109.3万元,村级光伏扶贫项目资金14507.99万元,扶贫到户贷款风险补偿金1244万元及贴息619.14万元。

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2019年扶贫办财政拨款收支结余表

单位: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年初结转和结余

本年收入

本年支出

年末结转和结余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合计

23024045.23

208516865.6

226050174.5

5490736.34

2010108

 代表工作

0

300000

300000

0

2080501

 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

0

182351

182351

0

2080506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0

49052.24

49052.24

0

2082201

 移民补助

0

77400

77400

0

2089901

 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794545.23

0

1794545.23

0

2120899

 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

0

2503600

2503600

0

2130321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专项支出

0

11400

10800

600

2130501

 行政运行

0

6489602.35

6489602.35

0

2130502

 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0

450000

151973.8

298026.2

213050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36500

50309800

50446300

0

2130506

 社会发展

0

2490700

2398508

92192

2130599

 其他扶贫支出

21093000

75825380

94394242.86

2524137.14

2130602

 土地治理

0

8200000

8200000

0

2136699

 其他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支出

0

800000

0

800000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上年结转结余2302.40万元,本年收入20464.55万元,本年支出22332.69万元,结转结余434.2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上年结转结余0万元,本年收入338.1万元,本年支出258.1万元,结转结余80万元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9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数12000元,年终决算数98105.29元,比上年增加90289.29元,原因是根据东政复〔2019〕127号、184号、365号文件,年中追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19年公务接待费预算数8200元,年终决算数27809元,当年接待701人次,人均接待费40元比上年增加20009原因是根据东政复〔2019〕127号、184号、365号文件,年中追加公务接待经费。

ƒ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19年结转结余资金549.07万元,比上年减少1781.74万元,减幅76.44%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结转结余434.2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结转结余0万元比上年减少1896.54万元,减幅81.37%;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支出结转结余8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基本支出结转结余0万元,比上年增加80万元,100%;非同级财政拨款结转结余34.81万元。

2019年扶贫办财政拨款收支结余表

单位:元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年末结转结余

原因分析

下步安排

2130321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专项支出

东财预〔2019〕1号东川区大中型水库区外移民生活补助

600.00

大中型水库移民生活补助,有1人死亡,年初预算不调减,年末结余上缴财政

2020年上缴财政

2130502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昆财农〔2019〕13号脱贫攻坚专项扶贫项目监督检查费

149,946.20

扶贫专项工作经费结转

2020年继续使用

2130506社会发展

财农〔2019〕124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助经费

92,192.00

结余

2020年上缴财政

2130599其他扶贫支出

昆财农〔2019〕13号脱贫攻坚巩固阶段定期跟踪监测经费

241,552.00

扶贫专项工作经费结转

2020年继续使用

2130599其他扶贫支出

昆财农〔2019〕13号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补助经费

186,684.00

扶贫专项工作经费结转

2020年继续使用

2130599其他扶贫支出

东政复〔2019〕127号、184号扶贫工作经费

148,009.20

扶贫专项工作经费结转

2020年继续使用

2130599其他扶贫支出

东财预〔2019〕1号包村科级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先锋队员补贴经费

69,340.00

结余

2020年上缴财政

2130599其他扶贫支出

昆财农〔2019〕13号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经费

90,972.00

扶贫专项工作经费结转

2020年继续使用

2130599其他扶贫支出

东扶联发〔2019〕8号扶贫小额到户贷款贴息

1,558,579.94

扶贫项目资金结转

2020年继续使用

2130599其他扶贫支出

东扶联发〔2019〕8号2019年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补助

29,000.00

扶贫项目资金结转

2020年继续使用

2136699其他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支出

昆财农〔2018〕236号2018年第三批省级库区基金

800,000.00

职能划出

2020年转拨水务局

2210105农村危房改造

东扶联发〔2019〕31、34号东川区村级光伏扶贫项目

1,775,781.00

扶贫项目资金结转

2020年继续使用

(六)政府采购情况。

区扶贫办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财政部令18号】、【财政部令74号】、《云南省政府采购条例》、《昆明市政府采购暂行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府规定,经批准,2019年按政府采购要求采购服务支出157500

(七)固定资产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原值215.15万元,其中:房屋662.31平方米,金额为69.42万元,车辆1辆,金额为34.98万元,其他固定资产金额为127.73万元;无形资产原值1.5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区扶贫办、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帮扶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充分发挥“参谋部”“作战部”“指挥部”和“信息中心”作用,坚定坚决地做到各项工作各项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集,紧盯目标任务,以扎实的举措、有力的行动、过硬的作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全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积极贡献力量预计2019年底,将按程序完成818户2003人脱贫,巩固提升102508人脱贫成果

(三)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区扶贫办2019年项目计划目标:

1. 串户路硬化项目,项目资金4116.21万元,计划目标::安排拖布卡镇925.5万元、铜都街道904.59万元、汤丹镇974.21万元、因民镇54.5万元、红土地镇605万元、阿旺镇652.41万元实施村内串户路硬化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脱贫攻坚。

2.村级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资金25578万元,计划目标:完成16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工作,使全区119个贫困村7299户贫困户长期稳定受益。

3.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资金项目,项目资金775万元,计划目标: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及时足额发放,政府贴息,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4.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补助项目,项目资金435万元,计划目标:实现雨露计划项目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900人,通过对“两后”生的补助,减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让更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实现就业增收。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目的。通过收集区扶贫办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扶贫办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东政发2015〕104号)

3《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16〕169号)

4《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东政办发〔2017〕24号)

5《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东政发〔2017〕110号)

6、《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东政发〔2017〕111号)

7、《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19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203号)。

8、《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昆明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费管理暂行办法》。

9、《东川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通知》(东贫办发〔2017〕67号)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纳入区级部门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

评价时段为2019年年度。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扶贫办2019年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综合得分:99分,等级为“优”。

2.主要绩效。

1)减贫成效。截止2019年12月31日,实现146个村(其中:贫困村129个)脱贫出列,28731户104271人脱贫退出;对照脱贫退出标准,经国家、省、市检查考核并通过验收;
   2)精准识别。进行动态管理,把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困难农户识别纳入建档立卡管理帮扶,确保不漏1户1人。通过省、市、区挂钩单位领导干部帮扶人、全区领导干部、驻村队员、村组干部反复走村入户实地走访调研;层层筛选把关核定,至2019年12月31日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帮扶的建档立卡28731户104271人。

3)精准帮扶。继续落实“挂包帮”责任。全区成立了1个总队,组建146支驻村工作队,覆盖146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居)委会。全区共有驻村工作队员454名,由中央、省、市、区、镇五级干部组成,其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派驻1名,省就业局、省税务局、富滇银行派驻17名;市级137名;区镇两级297名(包括大学生村官53名);继续强化结对帮扶。目前共有省市区镇四级143家单位共派出帮扶干部9275人,结对帮扶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143户102508人,其中:省级3家单位派出176人;市级59家单位派出4412人;区镇两级81家单位派出4687人帮扶。

4)社会扶贫资金。2019年包乡对口及行政单位帮扶资金10748.98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4000万元,企业捐赠款793.5万元,全部用于扶贫项目建设。

(二)具体绩效分析。

通过对扶贫办2019年工作总结和实地评价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扶贫办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如下表:

区扶贫办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评价评分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得分

指标解释

指标评分细则

A部门决策(35分)

A1部门目标(12分)

A11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2分)

2

部门(单位)中长期规划目标的设定情况;中长期规划目标应设定明确,应与政府中长期规划目标相适应,且应与部门职能相适应。

①设定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得0.25分;②设定的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明确,得0.5分;③能够适应《东川区“十三五”规划》,得0.25分;④能够与部门职能相适应,得0.5分。

A12年度工作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2分)

2

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的设定是否明确合理

①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是否明确设定,得1分;②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一致,得1分。

A13年度工作计划与年度工作目标的一致性(2分)

2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是否与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相一致。

将部门详细工作计划与年度工作目标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2分。

A14绩效目标合理性(3分)

3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年度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①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1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1分;③与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相一致计1分。

A15绩效指标明确性(3分)

3

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依据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绩效指标是否可衡量。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1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0.5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0.5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1分。

A2部门职能(10分)

A21部门职能的明确性与科学性(1分)

1

考察部门职能界定是否明确科学,是否有相关文件。

①职能明确、设定依据充分,得1分;②有“三定”文件,但职能描述不明确,得0.5分;③没有职能设定的文件依据且职能不清,得0分

A22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职能的适应性(4分)

4

部门所设定的具体目标是否与部门职能相适应。

将部门详细工作目标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4分。

A23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的匹配性(4分)

4

部门年度各类具体工作是否与部门职能相匹配。

将部门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4分。

A24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的明确性(1分)

1

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是否明确

①有职责文件制度规定部门各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得0.5分;②具体职责明确,得0.5分。

A3资源配置(13分)

A31基本支出预算合理性(2分)

2

用以反映部门年度基本支出预算是否根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标准进行合理编制。

①如实核定人员基数,得1分;②根据基本预算标准进行编制,得1分。

A32项目支出预算合理性(4分)

4

用以反映部门年度项目支出预算程序、预算依据、适用范围的合理性。

①预算程序合理,得1分;②预算依据充分,得2分;③符合资金使用范围,得1分。

A33人力资源投入合理性(2分)

2

用以反映部门核定人员的编制与部门工作内容的合理性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视匹配情况得0-2分。

A34办公资源投入合理性(2分)

2

用以反映部门现有办公资源能否满足部门日常工作需求。

①办公资源经费保障充足,得1分;②办公资源配置合理,得1分。

A35重点项目资源分配合理性(3分)

3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根据重点项目资源分配,对重点项目完成实施的保障程度进行评分。能够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全面完成当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得满分,每有一项重点项目因资金不足无法完成,则权重(3分)的1/3扣分,扣完为止。

B部门管理(20分)

B1预算管理(7分)

B11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1分)

1

部门基本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预算执行率=部门基本支出决算/部门基本支出预算×100%。决算数:部门本年度基本支出实际支出资金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数以及当年批复的调整数。预算完成率≥95%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权重进行扣分。

B12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4分)

4

部门项目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预算执行率=部门项目支出决算/部门项目支出预算×100%。决算数:部门(单位)本年度项目支出实际支出资金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单位)项目支出预算数以及当年批复的调整数。预算完成率≥95%得满分,未到按权重进行扣分。

B13“三公经费”控制率(1分)

1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控制率≤100%得满分,≥120%得0分,区间内按权重进行扣分。

B14预算调整情况(1分)

1

用以反映预算单位是否根据年中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合规进行预算调整。

①根据年中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申请预算调整,得0.5分;②按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得0.5分

B2财务管理(6分)

B2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1分)

1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是否已制定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B22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

4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1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1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专题论证,1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1分;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一旦存在该指标不得分。

B23财务监控的有效性(1分)

1

用以反映部门财务监控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包括监控、监督措施的制定及执行等方面。

①制定明确的财务监控监督措施,得0.5分;②监控、监督措施执行有效,得0.5分;

B3人力资源管理(2分)

B31在职人员控制率(1分)

1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人员编制数。在职人员控制率≤100%得满分,有超出不得分。

B32人力资源管理执行情况(1分)

1

考察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健全性及执行规范性,包括在编、派遣、临时员工的管理,包括招聘、培训、工资发放及考核等。

①有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文件或参照文件,得0.5分;②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对各类型人员进行管理和考核,得0.5分

B4资产管理(2分)

B4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1分)

1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使用而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使用办法等管理制度,得0.25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得0.25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得0.5分。

B42固定资产在用率(1分)

1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程度。

固定资产在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固定资产在用率达到95%以上得满分.每降低1%扣权重分(1分)5%,扣完为止。

B5业务管理(3分)

B51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1分)

1

部门为加强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执行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业务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已制定或具有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制度,得0.25分;②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0.25分;③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得0.5分。

B52政府采购规范性(1分)

1

考察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程序、采购方式的规范性

①政府采购方式、程序都规范,得满分;②采购方式、程序中每有一点不规范,扣0.5分,扣完为止。

B53监督考核情况(1分)

1

考察部门是否对各所属单位或项目实施主体进行工作监督和定期考核。

有定期指导记录、考核结果,得1分,缺少项按权重进行扣分。

C部门绩效(45分)

C1部门产出(20分)(说明:该指标主要反映部门(单位)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C11重点项目完成情况(5分)

5

村级光伏发电项目、扶贫到户贷款贴息项目、串户路硬化项目、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补助等等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

重点项目全部完成为满分,每一项不达标扣权重分(5分)20%;三项不达标则为零分。

C12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完成情况(3分)

3

东川区建档立卡人员的动态管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扶贫业务统计监测等工作

东川区建档立卡人员的动态管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扶贫业务统计监测等工作是否完成。

C13东川区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4分)

4

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清”工作,编制贫困村村级“施工图”,形成贫困乡镇乡级“路线图”,组建东川区脱贫攻坚项目库。

考核“户户清”脱贫措施和项目库建设是否精准。

C14“挂包帮”定点帮扶工作完成情况(3分)

3

驻村工作队、包村领导、先锋队管理,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管理。

对驻村工作队、包村领导、先锋队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帮扶单位挂包村帮扶是否到位,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帮扶是否精准。

C15社会帮扶完成情况(3分)

3

企业扶贫捐赠,行政区域包乡对口,沪滇协作

捐赠帮扶资金完成情况

C16考核任务完成率(2分)

2

达到考核标准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考核完成率=(考核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考核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上级部门(或同级政府)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考核完成率达到100%得满分,未达到按权重进行扣分。

C2部门效果(19分)(说明:该指标反映部门(单位)的工作效果。

C21减贫成效(5分)

5

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达标脱贫,贫困村达标退出,

贫困户脱贫户数,贫困村退出数

C22扶贫项目实施对象精准(5分)

5

考察扶贫项目实施于建档立卡户的精准度

扶贫项目实施于建档立卡户100%

C23扶贫政策宣传知晓率(4分)

4

考察扶贫政策宣传的力度和范围

考察人民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程度,知晓率≥80%得满分;知晓率<80%;按权重*知晓率评分

C24满意度(5分)

5

社会公众对部门履职效果
的满意程度。

①最终满意度≥95%,得5分;
②95%>最终满意度≥80%,得4分;
③80%>最终满意度≥60%,得2分;
④最终满意度<60%,得0分。

C3部门可持续发展(6分)

C31队伍建设情况(2分)

2

考察部门管理人员是否定期接受培训,熟悉政策、提高业务能力。

部门全体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业务或政策等培训,酌情得0-2分。

C32信息共享、公开情况(2分)

2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绩效信息及其他信息,是否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信息公开透明及信息共享情况。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绩效信息及其他信息,得0.5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绩效信息及其他信息,得0.5分。③各处室、下属单位及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得1分。

C33长效管理创新情况(2分)

1

考察部门是否在鼓励处室改进管理、提高效率方面建立了新举措,比如人员绩效考核机制、信息化建设、数据库管理等,是部门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管理创新机制和措施明确,且有相应工作及产出。酌情得0-2分。

合计


100分

99




五、主要经验做法

(一)牵头抓实东川区2019年脱贫攻坚“重精准·补短板·迎国检”工作。按照“不失一村、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四提升三消除”(提升户达标质量、数据档案质量、人居环境质量和群众认可度四个短板弱项,消除群众矛盾纠纷、工作疑难杂症、各级检查问题整改三个风险隐患)七项任务,持续精准发力,实现问题全部清零,确保东川脱贫摘帽高质量通过国检。

(二)牵头开展2019年脱贫成效后续巩固提升工作。7月份“国检”结束后,区脱贫攻坚工作重心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转入脱贫成效巩固提升阶段。全区紧扣“稳定脱贫不返贫”目标,全面开展“问题清零”行动,主要是对脱贫户集中开展“九查”回头看,聚焦六项重点工作(“两不愁三保障”、易地搬迁、补短板、防返贫、强合力)促提升,实现“三个全面”(全面脱贫,确保新贫困不发生;全面巩固,确保返贫不发生;全面整改,补齐工作中的各项短板)。

牵头落实各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按照以整改促作风转变、以整改促脱贫质量提高的目标要求,牵头落实各级督查检查反馈整改问题。深入开展“转作风、大调研、促攻坚”和“大排查”活动,精准排查,夯实基础,把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题、特殊性问题与普遍性问题结合起来,从严从实举一反三,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促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

(四)牵头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定点跟踪监测工作

按照省市要求,东川区对除市级监测的2个深度贫困村外的84个深度贫困村进行全覆盖定点跟踪监测1)东川84个深度贫困村监测情况。一是84个深度贫困村村退出指标监测工作开展情况。84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低于3%,达到村退出标准;已全部通硬化路,达到村退出标准;已全部通10千伏动力电,达到村退出标准;广播电视覆盖率都在99%以上,达到村退出标准;网络宽带已覆盖到行政村、学生、卫生室,达到村退出标准;都有标准化卫生室,乡村卫生设施已达到村退出标准;都有公共服务活动场所,达到村退出标准;都有村集体经济。二是84个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指标监测工作开展情况。84个深度贫困村的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均达到国家标准,贫困人口已全部入住安全稳固住房,贫困人口中符合义务教育阶段人员均在校就读,少数厌学人员已全部通过劝返返校就学,贫困人口已全部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全部保障到位,贫困人口全部已解决安全饮水问题。2)项目开展情况及资金到位落实情况。84个深度贫困村中有27个深度贫困村在2019年安排有项目,项目共需要资金6173.66万元。截至目前,有26个村的项目已经开工,3个村已竣工,1个村未开工,其他22个村的项目正在推进中,已经到位资金共1135万元。

)协助配合涉农资金整合审批工作根据省市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要求,按照“乡申报、县审批”的原则,从项目谋划、申报、编制和审批、公告公示和备案、实施、验收和后续管理、监督检查等7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牵头完成全区扶贫项目库建设工作自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以来,帮扶措施覆盖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村建设项目覆盖了全区146个行政村(社区),其中:129个一般贫困村,86个深度贫困村。截止2019年11月东川区脱贫攻坚项目库共进行9次动态调整,远远超过上级要求的次数,仅2018年共动态调整7次,库内项目共有9个类别,分别是: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务工增收、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基础建设、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目前在库项目需求资金量达到98.7亿元,按照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挑选项目安排资金,2018年、2019年两年近20亿元的项目从项目库中挑选。脱贫攻坚项目不仅使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还使用了东西部协作扶贫资金、集团帮扶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社会事业性建设资金等,因此项目库中的项目包含了农村和贫困人口脱贫发展的各类项目和资金。

)牵头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协调省市区确保一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个省市区单位对口包乡镇(街道),区级各单位(部门)结对帮扶贫困村全覆盖,按照“派人精准、帮扶精准”要求,结对帮扶全覆盖,全区成立了1个总队,组建了129支驻村工作队,覆盖129个村(居)委会,共有驻村工作队员387名(含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长)。选派包村科级领导129人。包村科级领导全脱产驻村,牵头统筹驻村工作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和驻村队员、村组干部、帮扶责任人,全力开展本村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共有省市区镇四级154家单位共派出帮扶干部9751人,结对帮扶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961户104511人。

(八)组织开展专项扶贫工作。一是做好“雨露计划”工作2019全区申报春季学期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补助学生人数为1388人,经区扶贫办审查复核,共有1379人通过审查,共补助206.85万元2019年秋季学期预计完成1450人的补助工作,12月下旬完成全年补助工作二是村内串户路硬化建设2019年全区实施村内串户路硬化建设394.27公里,按照每公里10万元的标准进行投资建设。目前完成252.97公里。三是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录入。中央、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991万元录入国务院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涉及6个区级项目主管单位,7个项目实施镇(街道),其中:区级主管直接组织实施的项目18项,涉及资金12408.52万元;各镇(街道)组织实施的项目29项目,涉及资金7582.48万元。目前已完成国务院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项目库维护”和“项目立项”等录入工作。四是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工作。东川区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电站装机总容量36.54MW总投资2.5578亿元,计划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5座、联村光伏扶贫电站11座共计16座。项目涉及全区8个乡镇(街道)的119个贫困村,共关联贫困户7299户,贫困人口26993人。项目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以前全容量建成并网发电,预计2020年6月前可完成项目整体建设、验收等相关工作。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修订完善《东川区扶贫小额信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宣传册3万份,截至目前已发放农户贷款1744户8315万元。

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扶贫办制定了预算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尚未制定详细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问责机制,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有待进行针对性逐一完善

(二)绩效跟踪管理工作不到位

扶贫办绩效目标开展了动态监控,但未对全部的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汇总,未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

(三)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扶贫办针对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台账不够细致,在评估资金使用质量效果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强化制度建设,细化绩效管理

一是强化制度性建设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内控体系建设和财务管理新要求,以绩效目标为导向,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使得预算申报、执行和绩效管理有章可循,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二是细化绩效过程管理。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定期采集和分析绩效运行信息,及时掌握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预期效果,发现预算支出绩效运行与原定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情况严重的暂缓或停止项目执行。铜都街道应组织对所属单位预算绩效目标进行阶段性进度报告,并重点关注部分资金规模较大和社会公众关注的民生类项目。

三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作为部门次年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建议我办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问责机制,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被评价项目。

(二)定期进行绩效跟踪和监督检查

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是绩效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预算执行中,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实施方案,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保障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当预算执行绩效与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预算部门应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并采取矫正措施。

(三)完善预算管理工作

一是充分结合扶贫办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市委市政府的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及部门年度绩效目标,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对项目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预算编制更加精细,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对资金使用性质、管理特点类同,支持对象相近的专项资金进行归并或整合。

二是加强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台账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月报制度,及时收集和汇总本部门的预算下达、项目实施、资金支付等信息,按月对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妥善解决,形成有效台账管理。

                          东川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20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