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水务局2019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东川区水务局2019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摘 要
一、部门概况
东川区水务局下属二级预算单位8个,分别是东川区水务局(本级)、东川区泥石流防治研究所、东川区团结渠管理所、东川区水务局管理总站、东川区水利勘测设计队、东川区水政监察大队、东川区坝塘水库管理所、东川区轿子山水库工程管理局。
年度重点工作:强化全区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工作,严格取水许可、水土保持、防洪评价等行政审批;依法加强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行政征收;履行水行政执法职责,依法加强水资源、水土保持监管、河道巡查执法、水事纠纷查处,依法加强河湖空间用途管制,维护群众合法用水权益。 强化全区范围内江、河、湖泊、水库治理和保护工作,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建前、建中和建后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局内国有资产和各类水利资金的监管,监督管理独立核算二级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
2019年部门年初预算收支2397.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04.08万元,项目支出192.97万元;部门决算总收入27998.38万元,部门决算总支出23156.9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488.53万元,项目支出20668.4万元。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112.91%,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10710.68%。
二、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通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分析评价打分,评价结果为96.5分,评价结论为优。体现了我局2018年在增强防洪除涝减灾能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水利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经验、问题和建议
1.经验: 根据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思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
2.存在问题:因部门整体支出的资金安排和使用上具有不可预见性,在科学设置预算绩效指标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年初编制的预算不够精确,编制范围不太全面,预算执行情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改进措施及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东川区水务局2018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正 文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
1、机构情况
东川区水务局下属二级预算单位8个,分别是东川区水务局(本级)、东川区泥石流防治研究所、东川区团结渠管理所、东川区水务局管理总站、东川区水利勘测设计队、东川区水政监察大队、东川区坝塘水库管理所、东川区轿子山水库工程管理局。
2、编制情况
现有编制人数143人,其中行政机关人员编制15人,工勤人员编制2人,事业编制120人,参公管理人员编制6人。实有在职人员138人,其中机关工作人员19人,工勤人员1人,事业人员112人,参公管理人员6人。
2.主要职能
强化对水资源、水量、水质的管理,对城乡的水资源、蓄水、供水、防洪、排涝、节水、水土保持、地下水等水事活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保护。主管全区农村水利、农村人畜饮水、灌溉、机电排灌站及城乡供水、防汛抗旱等工作。
(三)2018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1、主要量化指标
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为49000万元,实际完成41424.6万元,完成84.54%;向上争取资金任务为19404万元,完成20856.32万元,完成107.5%;招商引资任务为2亿元,完成2.1亿元,完成105%。
2、重点项目
(1).轿子山水库工程
轿子山水库工程批复概算总投资为66419.34万元,开工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9222万元。截至目前,轿子山水库工程拦河坝坝壳料及沥青混凝土99m填筑已全部完成;输水隧洞开挖及初期支护全部完成,北干渠累计完成管道制作安装4.9km,已完成开挖待安装管道的平台3.58 km。南干渠累计完成渠道平台开挖13km, 正在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2).水井山水库工程
水井山水库现已完成建设,2019年1月26日,向拖布卡镇思源水厂正式供水,日供水4500m3。彻底调蓄解决当前拖布卡镇3.6万人和3.4万牲畜及1.7万亩耕地的用水问题。
(3).白鹤滩电站东川区库区移民工作
今年三月份,按照机构改革要求,水库电站移民工作并入区水务局。目前己建立移民实物指标分户建卡档案,完成部分基础性材料收集装档、生产安置人口界定、土地分解到户和搬迁安置协议签订工作。顺利完成象鼻岭居民点防护工程堤身填筑;龙东格公路及支线复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小江大桥占地工作。移民安置EPC项目6个子项合同价:51990.57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3700.82万元。
3. 其他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1.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完成建设
2016、2017年度建设项目已完成年度竣工验收工作。2018年度汤丹镇建设项目,已完成单位工程验收及审计工作,现正申请市局组织竣工验收。
2.团结渠中段加固整治工程完成建设
团结渠中段加固整治工程经市水务局于2014年3月批复,总投资为3254.21万元。加固整治总长24.27km,工程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完成渠道加固整治19100m,隧洞2850m。累计完成工程总投资2610万元。其中,一标段已完成单位工程验收,二、三标段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编制竣工资料。
3.小江城区段治理工程基本完成
小江城区段治理工程批复总投资为9925万元,项目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第一标段已全部完工,单位工程及外观质量已完成验收;第二标段水下部分挡墙已全部完工,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4.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继续推进
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 2019年3月14日完成竣工决算审计。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2019年9月完成竣工决算审计。于2019年6月完成工程审核, 2019年9月完成竣工决算审计。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于2019年8月20日完成招投标工作,2019年9月8日开工,合同工期为120日历天,工程正在施工中,现部分村组已完工。
5.集镇供水工程已经投入使用
东川区集镇供水工程投资6416.01万元,目前因民镇、拖布卡镇、汤丹镇、阿旺镇、乌龙镇集镇供水工程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并已移交乡镇使用;红土地镇集镇供水工程已经完成单位工程验收,项目已经正常投入运行,待结算审计及竣工资料整理完成即可进行竣工验收。
6.山区小水网建设项目已完成
东川区铜都街道小牛厂村、汤丹镇新发村山区“小水网”改革项目工程,于2018年11月25日完成单位工程验收,于2019年5月30日完成审计,现正申请市局组织竣工验收。
7.绿茂水库扩建工程有序推进
绿茂水库扩建工程,批复总投资1362.34万元。于2018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防洪沟(节制闸)已经完成基础闸室部分浇筑,现正在开展大坝基础处理、库区排水、库区挡墙及护坡支砌工作,现已经完成投资约260万元,正严格按照建设基本程序有序推进。
8.板河口抢险工程
板河口抢险工程以大白河板河口段为主,分别是大桥河以上段和大桥河以下段,治理河段总长602.47m,工程总投资472.43万元。工程于6月4日开工建设,7月29日基本全部完工。
9.积极推进水利项目前期工作
组织开展小河水库、迎新水库、清水河水库、岔河水库、金山水库、岩脚水库等水利项目前期工作。
(四)生态保护工作
1.小江河道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以修复河道、恢复岸线、改善水质为工作重点,对小江河道采砂乱象进行集中整治,拆除小江沿线28家采砂企业河砂采筛设备92台(套)、传送带近5000余米,沿岸4个无证砖厂、3个无证搅拌站的相关设施设备全部拆除。对堆放的成品砂和弃料进行清理,对遗留采坑进行平整,对坝堤堤脚进行填筑保护,对进出河道的临时便道进行封堵。督促原河砂采掘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原生产区域进行绿化。经过半年整治,河道四乱工作被杜绝,小江水质有较大提升。
2.河道绿化工作正在推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兴水惠民决策部署,努力构建东川人水和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实现小江流域河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总体目标,结合小江河道整治工作,同步推进小江河道生态建设,在严格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小江河道岸线规划情况,督促原河砂采掘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原生产区域进行绿化。目前,沿河道岸线完成种植凤凰木、滇朴、三角梅、芒果等5000余株。
3.河长制工作有新改变
一是加强学习,明确职责。传达市委领导在2019年全市第一次河(湖)长会暨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推进会议上的主要讲话精神;二是高位统筹,稳步推进。牵头拟定《东川区小江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在区级层面成立小江河道综合整治指挥部,全面统筹小江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三是严格惩处,注重长效。坚持科学治理与严格执法并重,切实加强水务、环保、国土、公安等多部门协作,建立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河道巡查、执法工作机制,依法查处4起非法采砂行为和1起侵占河道行为,其中2起非法采砂涉嫌犯罪,已移送区公安局侦办。四是建立制度,长效管理。出台了区、乡镇(街道)、村级河长制实施方案,制定下发《东川区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等十项配套制度,区级河长制工作配套制度体系基本完成,各镇(街道)各项配套制度均已全部按要求编制下发。五是举一反三,效果显著。以小江河道综合整治为契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属地责任,加强多部门协作,大力开展河道整治。
4.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继续推进
根据昆明市政府对各县区的任务分解,2017年东川区应完成区级领导机构成立、完成《东川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东川区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试点实施方案》(三年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因东川区调编总规,目前未完成海绵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拟被列为先行示范区的项目:生态泄洪公园、湿地公园、石头公园等已完工,运行良好。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2019年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的新建项目共9个,已全部开工建设,建设面积:0.272km2,占东川区建城区面积(5.52 km2)的4.93%。
5.河湖岸线划定工作走在昆明市前列
根据市河长办要求,东川区水务局迅速组织人员,对主流河道河湖岸线和主要水源地岸线进行岸线划定,现已完成金沙江东川段50.42公里、小江东川区河段97.8公里、大菜园水源地、野牛水库水源地管理范围线划定,管理范围划定成果已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验收,并经区政府面向社会公告。
(五)水务重要职能工作
1.防汛抗旱工作
一是完成全区各乡镇(街道)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对乡村人畜饮水进行全面摸排,制定应急措施和抗旱保供水方案,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二是及时了解掌握旱情动态,主动收集上报旱情;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抗旱项目资金202.51万元。四是以防汛安全检查为重点、扎实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五是完成2018年度水利工程设施水毁修复工程,消了除防汛安全隐患;六是组织开展抢险工作。在大白泥沟、小白泥沟、陶家小河和团结渠抢险工作中,投入抢险人数210人次,物资消耗折算资金约40万元。
2.水土保持工作
2019年来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31km2,共计完成投资4170.48万元。林业部门完成投资2056.48万元,完成荒山造林预整地面积47.47km2,农业农村部门完成投资2114万元,完成土地整治面积2.84 km2。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完成水土保持行政许可12件,对8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项目出具了报备证明。对我区省级、区级开发建设项目进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检查共计15次,下达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6份,整改通知书8份,完成整改的开发建设项目5件,3件正在进行整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水土流失隐患问题,已督促建设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履行水土保持治理义务,完成治理措施。
3.供水管理工作
一是强化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和检漏工作。2019年来共改造水管1.5km,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同时,加大对城市供水输水和供水管网的巡查维护,有效降低人为造成的供水损失。二是加强自来水厂厂区运行及水源点监督巡查。2019年对水厂运行及安全进行巡查检查12次,现场查看了各水厂供水设施运行情况,目前完成二次应急演练;三是强化城市污水管理工作。2019年以来,为做好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工作,完成昆明市下达的环保减排工作任务。 4.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执行水资源建设项目论证制度。上半年下达行政许可决定书3家,注销取水许可证28本,变更1本,延续8本。二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印发《东川区水务局关于下达2019年取水户取水计划的通知》(东水发〔2019〕12号),完成东川区取水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联合市生态环境局东川分局或者自行对6家入河排污口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认真贯彻《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完成了该公司尾矿库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审批、登记的相关材料和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立卷、归档工作。按机构改革的要求完成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与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东川分局的移交。四是小水电站生态流量设施整改工作。印发《中小水电站生态流量设施改造及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东川区水务局关于全面完善小水电站取水许可及生态流量保障工作的通知》(东水发〔2019〕46号);五是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积极配合上级部门重点用水户国控监管,对全区各用水单位加强计量设施的安装,取水许可新办、延续要求用水单位必须安装计量设施。
5.水政监察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水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积极营造全社会水法制氛围。上半年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主城区和各乡镇悬挂横幅布标28条,张贴宣传画60张、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二是认真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加大水事案件查处及水事纠纷调处。截止12月对河道执法检查巡查94次,执法人员282人次,对非法盗采河砂安排应急民兵驻守固定犯罪物证2个点计180天共720多人。办理市长热线办交办件4件,处理举报17件,制止河湖违法行为17件,非法采砂行刑案件移交2件,行政处罚案件6件,对河道采砂企业涉乱现象(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开展现场物证登记确认;三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2019年1~11月对城市集中式重点饮用水源地深沟大菜园水源保护区、野牛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了13次巡查检查,共查处影响野牛水库水源点水质违法行为2起。四是行政征收情况,截止2019年12月,共征收水资源费77.97万元,收取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1.0575万元,行政处罚11.08万元。
6.计划用水与节约用水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节水宣传,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为契机,进入到社区、学校、广场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期间悬挂布标4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约1100余份;二是认真开展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审查工作,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今年来共组织开展了3个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审查工作并出具了审查意见。完成了8件节水措施备案工作;三是努力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工作,完成创建节水型单位4家。四是认真开展计划供水与定额管理工作,规模以上非居民用水户估计180家,截止2019年共现纳入计划用水户共80家,计划用水73.4万m3,实际用水61.1 m3,节水12.3 m3,根据自来水公司统计数据,2019年度非居民用水199.85 m3,计算得计划用水率为36.9%;五是加大城市污水处理率及再生水利用率。自2012年至2019年12月,由区节水办审查节水工“三同时”的项目共43件,其中,应建设分散式再生水设施的项目共15个,处理规模共2100 m3,截止2019年12月31日,通过验收的分散式再生水设施0件。2019年区节水办已按要求下达整改通知共8份,督促应建分散式再生水设施的小区按要求建设,并完成验收。
7.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主要对水务局在建工程轿子山水库工程、集镇供水工程、绿茂水库工程、山区小水网工程、水井山水库工程,对水利运行管理单位坝塘水库、野牛水库、团结渠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自来水公司,生活区、办公区域等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019年以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50次,消防检查18次;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进行安全生产宣传。举办水务系统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三是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6月初,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对如何预防火灾知识、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发生火灾时自救措施、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等进行讲解,并进行实地逃生演练。四是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轿子山水库管理局、自来水公司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总结急救援演练经验。
8.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水利部及省、市有关工程质量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监督工作,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有序进行;二是开展水利工程验收工作,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块河除险加固工程、集镇供水工程完成4件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100%;三是新开工工程质量备案率达到100%,对参建各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资质、人员资格以及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核查,今年新开工小(Ⅱ)型水库绿茂水库、山区小水网工程,已履行了备案手续,经过审核,备案手续齐全,符合备案要求。四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查,积极开展好各项督察、检查工作,开展检查20次,质量监督备案4项工程,单元划分审批4项。
(四)部门管理制度
已制定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实施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规定、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定向化保障车辆管理规定等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各相关制度均得到有效执行。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19年部门决算收支完成情况:
1、收入构成、支出构成、年初预算完成情况
项目名称 | 收 入 | 支 出 | ||
预算数 | 决算数 | 预算数 | 决算数 | |
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 | 0 | 23702260.17 | 0 | 23702260.17 |
行政单位离退休 | 87973 | 360373 | 87973 | 360373 |
抚恤 | 318552 | 318552 | 318552 | 318552 |
事业单位离退休 | 724159.8 | 1098932 | 724159.8 | 1098932 |
项目支出 | 1929700 | 106389500 | 1929700 | 77941178.63 |
合计 | 23970451.8 | 311752845.14 | 23970451.8 | 231569310.04 |
2019年部门年初预算收支2397.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04.08万元,项目支出192.97万元;部门决算总收入27998.38万元,部门决算总支出23156.9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488.53万元,项目支出20668.4万元。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112.91%,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10710.68%。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19年昆明市东川区水务局无政府采购预算。
(七)固定资产情况
年末固定资产为22612104.34元。其中房屋及建筑面积为4189.65平方米,价值1246297.75元,其他固定资产21365806.59元 。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1.招商引资
2019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为2亿元,完成2.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
2.脱贫攻坚
一是认真做好迎接云南省2018年贫困县退出检查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工作。制定印发《迎接云南省2018年贫困县退出检查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工作方案》,积极对接相关迎检工作。并圆满完成我区2018年脱贫摘帽省检及国家抽查工作。二是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普查。普查涉及7个乡(镇、街道办),103个村委会(社区),884个村小组,17.9647万农村人口。经普查,全区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均达到标准要求;三是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2019年投资1922万元,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查缺补漏工程;投资1299.02万元,实施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解决7个乡镇68个村委会66461人的饮水安全。四是全力做好抗旱应急供水工作。制定下发《东川区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应急保障方案》,科学调度,从实际出发,抓好抗旱应急供水工作,实施完成4个抗旱应急保供水项目。开通农村供水服务热线,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困难。五是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印发《关于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的通知》,明确责任。东川区水务局组织制定《东川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六是完成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查缺补漏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涉及全区7个乡镇(街道),涉及22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33289人,总投资800.85万元。七是切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对口帮扶贫困户642户2862人。
3.河(湖)长制(海绵城市)工作
一是按照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全面深化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水务局切实开展河(湖)长制工作,并组织完成对区级成员单位的考核工作,考核情况已上报。二是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拟被列为先行示范区的项目:生态泄洪公园、湿地公园、石头公园等已完工,运行良好。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2019年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的新建项目共9个,已全部开工建设,建设面积为0.272平方千米,占东川区建城区面积(5.52平方千米)的4.93%。
4.食品安全工作
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切实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一是加强城乡供水和饮用水源地监管。2019年开展督促检查12次,改造供水管网14处,改造469户,改造管线43524米。持续开展供水市场整顿工作,完成大菜园、野牛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划分、界标、警示标志、隔离防护设施设置及水源区管理工作。二是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指导。组织8支队伍40余人分赴8个乡镇(街道)进行业务指导,促进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落实。三是加强供水应急管理。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切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能力。组织开展氯气泄漏应急救援和反恐应急等2个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为49000万元,完成41424.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4.54%。
6.向上争取资金
2019年向上争取资金任务为19404万元,完成20856.3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7.5%。
7.项目工作
2019年来,水务局认真抓好项目工作。一是东川区水务局重点建设项目涉及东川区轿子山水库工程、拖布卡镇水厂输水工程、东川区农村饮水有保障查缺补漏(排查新增)项目、绿茂水库工程、汤丹镇田坝村红土地镇松毛棚片区山区“小水网”建设工程、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小江流域河道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程、东川区小河水库工程、白鹤滩水电站东川库区移民搬迁项目等9个工程,并按要求完成年度任务。二是完成项目包装10个,其中500万以上项目6个,3000万以上项目4个,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8.完成牵头负责的市对区考核目标:河(湖)长制工作。
区水务局现已按照市级河(湖)长制各项考核评分要求,完成2019年度东川区河长制考核自评报告及考核台账上报工作,待市级考核评分结果公布,区水务局将在第一时间反馈考核情况。
9.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2个,持续巩固6个镇(街道)31个村42450人的饮用水安全,启动铜都金山水库、岩脚水库前期工作,抓好轿子山水库、绿茂水库续建项目。
一是投资517.36万元,完成2019年东川区汤丹镇山区“小水网”建设项目,建成“五小水利”工程276个。二是2019年度轿子山水库完成投资2212万元,绿茂水库完成投资619万元,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饮水安全、金山水库和岩脚水库其他项已作表述)
10.强化“河长制”管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改造并投入运行,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重要水功能区水质100%达标。
一是强化“河长制”管理工作。编制《东川区全面深化河(湖)长制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2019年工作重点,细化各部门工作任务,夯实河(湖)管控基础,全面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召开全区总河湖长会议,签订2019年东川区河(湖)长制目标责任书;2019年,区级河长共计巡查河道200余次,各镇(街道)级河长共计巡河600余次,村级河长巡河共计1000余次。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水源地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大菜园水源地保护工程和野牛水源保护区标志工程。新建加固取水井1座,围网305米,监控摄像8台,围护隔墙20.1米,布置防护网6221米等。强化巡查检查,2019年对水源保护区进行了15次巡查检查,地下水巡查检查2次。东川区环境监测站每月对大菜园、野牛水库水源地水质进行例行监测,《昆明市重要水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评价2019年报》评价为100%达标。三是完成污水处理厂相关工作。目前,一级B标段由国祯污水处理厂运行,一级A标段从2019年4月中旬开始运行,由昆明滇池水务集团公司进行技术支持。
11.抓好小江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建设河道生态护岸8公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兴水惠民决策部署,努力构建东川人水和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实现小江流域河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总体目标。根据《东川区林业生态建设暨城乡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小江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继续统筹推进小江流域生态建设,结合小江河道岸线规划情况,2019年,东川区水务局完成建设河道生态护岸8.3公里河道绿化种植,完成目标任务的103.8%。
12.启动小河水库项目建设。
小河水库工程由枢纽工程和灌溉供水工程两大部分组成。工程估算总投资为22060.6万元,2016年9月委托云南天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汤丹小河水库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计任务。2019年5编写完成水资源论证报告并通过审查,2019年6月19日对《东川区小河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目前完成进场公路的修建,全长6.6公里,完成投资58万元。
13.开展岩脚水库、金山水库、清水河水库、岔河水库、迎新水库前期工作。
一是岩脚水库、金山水库前期工作情况。均完成库区、取水口及引水管线的测量工作;水文资料收集齐全,最终成果已完成;完成钻孔进取样工作;完成工程布置,并进行图纸的校核、审查;施工已初步选定渣场、料场及道路布置,现正进行内业图纸处理及报告编写;以及渣场、料场的实地复核等。二是清水河水库前期工作情况。完成水文章节的设计报告已提交项目组校审;工程任务及规模章节报告已提交项目组校审;水库枢纽建筑物布置及选择已完成,供水工程线路基本拟定;其它相关专业同步进行着相关的设计工作。三是岔河水库前期工作情况。完成水文章节的设计报告已提交项目组校审;工程任务及规模章节报告已提交项目组校审;水库枢纽建筑物布置及选择已完成,供水工程线路基本拟定;其它相关专业同步进行着相关的设计工作。四是迎新水库前期工作情况。完成初设批复、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专题报告审批、环评专题报告审批、林业、清水许可等前期工作。完成施工招标工作,预计2020年3月可开工建设。
14.完成小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大纲。
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小江流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19年4月东川区政府组织开展小江流域综合治理,该项工作由东川区水务局牵头,区发改局、环保局、国土局、农业局、林业局等单位和部门配合,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规划的编制工作。2019年4月底完成大纲编制,2019年9月,完成了《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
15.完成小江河道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划定。
区水务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完成《东川区小江主流河道岸线规划》。按要求组织召开小江主流河道岸线规划(拖踏沟至达朵沟)听证会。9月14日引入合作方云南润晶工程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月7日完成金沙江岸线和小江岸线初步划定工作,于10月30日上报常务会议研究讨论,现已完成金沙江、小江东川区河段管理范围线划定,管理范围划定成果已经东川区水务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验收,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通过,划定结果已予以通告。
16.完成主城区自来水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收费。
一是按照印发的清理整顿工作相关方案持续开展城区供水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完成取用非法供水水源用户分类工作,对区自来水供水有限公司四个自来水厂进行供水保障能力检查,督促其制定清理整顿工作后的供水解决保障方案。开展供水用水和饮水安全健康宣传工作,对洗尾嘎村450户居民进行了城市合格水源换装工作。对腊利、尼拉姑、深沟社区村级自建供水设施进行了供水范围限定。二是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情况。与区自来水公司签订《东川区城市污水处理费代收代缴协议》。督促自来水供水有限公司严格落实污水处理费与售水量捆绑收费制度,做到城市污水处理费应收尽收。据统计,2019年1月1日至12月20日缴纳污水处理费1731422.4元。
17.完成全区列入河道体系的18条主要河道“一河一策”的方案编制;制定小江主河道综合治理方案,争取纳入国家长江保护治理项目。
一是完成东川区主要河道“一河一策”的方案编制。市河长办已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了设市级河长金沙江东川段《“一河一策”方案》和小江东川段《“一河一策”方案》,区河长办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了设区级河长的深沟河、小清河、大桥河、坝塘水库、野牛水库等《“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二是2019年4月东川区政府组织开展小江流域综合治理,现已完成《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
18.开展“清除河道违建和清除河道违占”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河道采砂清理工作,取缔所有河道范围采砂企业,整治河道沿岸未经批准的混泥土搅拌站,恢复河道。
一是印发《东川区小江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成立小江河道综合整治指挥部,全面统筹小江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二是通过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共拆除筛砂设备92台(套),传送带5000余米;沿线4个无证砖厂、3个无证搅拌站的设施设备已拆除;对有资质的5个搅拌站及5个高速公路搅拌站责令限期迁移。三是根据职能职责,围绕排污口设置、侵占河道、非法采砂等全方位开展违法行为排查和依法查处工作,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清除通知书》17份、《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8份。依法查处7起非法采砂行为、1起侵占河道行为,其中2起非法采砂行为涉嫌犯罪(逮捕6人),按行刑移送程序移交区公安局侦办,共行政处罚4人、2家企业,行政罚款11.08万元;判处实刑5人,共处罚金50万元,赔偿国家矿产资源损失114.6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16万元。
19.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确保河湖污染可防、可控、可治。
一是按照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全面深化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编制《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东川区全面深化河(湖)长制2019年工作要点》,细化各部门工作任务,明确2019年工作重点,夯实河(湖)管控基础,全面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出台了区、乡镇(街道)、村级河长制实施方案,制定印发《东川区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等十项配套制度,区级河长制工作配套制度体系基本完成,完成“三级河长四级治理”责任体系建设。二是印发《东川区政协2017—2020年河长制督查方案》,成立区政协河长制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乡镇(街道)河长制工作督察检查。三是开展小江河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排查整治小江河道及沿线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侵占河道等突出问题,严厉查处违法排污、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偷挖滥采、违法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全区排查出的河湖“四乱”问题21处(乱占5处、乱堆7处、乱建9处),目前已全部整治到位。五是2019年,水务局继续统筹推进小江流域生态建设,强化小江流域河道绿化,结合小江河道岸线规划情况,东川区水务局完成建设河道生态护岸8.3公里河道绿化种植。六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相关会议要求,河道采砂由区住建局牵头负责,区水务局作为责任单位配合开展好河道采砂(河道清淤)规划,现已初步选定布局2处“采选搅”一体河道采砂点,在板河口物流园中建设砂厂,正在安装生产设备。
20.完成人大建议办理工
2019年,我局共收到东川区人大建议5件(主办),截止7月,已完成办理,并上报相关台账资料。
21.完成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2019年,我局共收到东川区政协提案4件(主办3件,协办1件),截止7月,已完成办理,并上报相关台账资料。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1.启动小河水库项目建设、开展岩脚水库、金山水库、清水河水库、岔河水库、迎新水库前期工作。
2.完成小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大纲。
3.完成小江河道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划定。
4.开展“清除河道违建和清除河道违占”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河道采砂清理工作;
5.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6.完成河长制(海绵城市)工作。
7.强化“河长制”管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8.完成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改造并投入运行,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重要水功能区水质100%达标。
9.抓好小江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建设河道生态护岸8公里。
10.完成2019年东川区汤丹镇山区“小水网”建设项目,建成“五小水利”工程276个。
11.完成2019年度轿子山水库完成投资2212万元,绿茂水库完成投资619万元。
二、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绩效评价目的
对2019年区水务局部门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评价,考核部门资金的产出与绩效,了解、分析、检验部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有效,为今后安排部门预算提供依据,总结经验、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项目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暂行办法》(昆财绩〔2018〕60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东政发〔2015〕104号)、《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16〕169号)、《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东政办发〔2017〕24号)、《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东政发〔2017〕110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东政发〔2017〕111号)、部门(单位)2019年度预算绩效目标批复、2019年度决算报表、三定方案、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单位内控制度等文件规定
(三)绩效评价思路及工作工程
我局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全局系统绩效评价工作。按照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思路,评价小组采取调查、座谈等方式听取情况,检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并根据各部门报送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2018年纳入区级部门预算管理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全部资金。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评价组通过数据采集、问卷调查及获得的相关资料,并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对东川区水务局2019年整体支出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最终得分为96.5分,绩效评分为“优”。
2.主要绩效
我局2019年在增强防洪除涝减灾能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水利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具体绩效分析。
我局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了部门决策、部门管理、部门绩效3个 一级指标,并根据水务局部门整体特性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部门目标、部门职能、资源配置、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部门产出、部门效果和部门可持续发展11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解为43个三级指标,其中30个共性指标,13个个性指标。
部门决策:主要考核水务局部门绩效目标设置明确性、科学性,基本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以及人力等资源投入合理性。
部门管理:主要考核水务局在预算执行、管理和财务、人力、资产、业务管理方面的内容。
部门绩效:根据水务局2019年部门的主要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及履职情况进行指标设定,考核水务局在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向上争取资金、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等5个方面是否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反映部门整体支出达到的效果,包括解决贫困群众安全饮水难题、饮用水源、河流、水库水资源保护力度、水土流失治理能力、防汛抗旱能力提升、供水节水工作力度、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单位职工满意度。
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各级指标依据其指标权重确定分值,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最终得分由各项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到。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优(得分≥90 分);良(80 分≤得分<90 分);中(60≤得分<80分);差(得分<60 分)。具体绩效评价分析如下: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得分 | 评价及分析 |
A部门决策(35分) | A1部门目标(12分) | A11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2分) | 2 | 有责任清单、年度工作计划、三定方案、部门职能文件,并与《东川区“十三五”规划》和职能部门相适应,得分2分 |
A12年度工作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2分) | 2 | 有责任清单、年度工作计划、三定方案、部门职能文件,目标明确,并与《东川区“十三五”规划》和职能部门相适应,得分2分 | ||
A13年度工作计划与年度工作目标的一致性(2分) | 2 | 年度工作计划与工作目标对应匹配得分2分 | ||
A14绩效目标合理性(3分) | 3 | 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与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相一致,得分3分 | ||
A15绩效指标明确性(3分) | 2 | 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有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匹配,得2分;部门项目资金未全部纳入区级部门预算,造成绩效指标与部门预算资金不匹配,扣1分 | ||
A2部门职能(10分) | A21部门职能的明确性与科学性(1分) | 1 | 职能明确、设定依据充分,得1分 | |
A22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职能的适应性(4分) | 4 | 部门详细工作目标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得4分 | ||
A23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的匹配性(4分) | 4 | 部门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得4分 | ||
A24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的明确性(1分) | 1 | 有职责文件制度规定部门各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具体职责明确,得1分 | ||
A3资源配置(13分) | A31基本支出预算合理性(2分) | 2 | 如实核定人员基数根据基本预算标准进行编制,得2分 | |
A32项目支出预算合理性(4分) | 4 | 预算程序合理,预算依据充分,符合资金使用范围,得3分。 | ||
A33人力资源投入合理性(2分) | 1 | 通过访谈调研,部分科室站所人员分布不均衡,工作量大,工作时间偏长,扣1分 | ||
A34办公资源投入合理性(2分) | 2 | 办公资源经费保障充足、办公资源配置合理,得2分 | ||
A35重点项目资源分配合理性(3分) | 3 | 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全面完成当年工作目标任务,得3分 | ||
B部门管理(20分) | B1预算管理(7分) | B11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1分) | 1 | 2018年部门年初预算收支2146.0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095.52万元,项目支出50.5万元;部门决算总收入21322.99万元,部门决算总支出18146.0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444.73万元,项目支出15701.35万元。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116.67%,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31091.78%。 |
B12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4分) | 4 | 2018年部门年初预算收支2146.0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095.52万元,项目支出50.5万元;部门决算总收入21322.99万元,部门决算总支出18146.0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444.73万元,项目支出15701.35万元。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116.67%,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31091.79%。 | ||
B13“三公经费”控制率(1分) | 0 | 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7550元,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65034元,超过120%,扣1分 | ||
B14预算调整情况(1分) | 1 | 按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得1分 | ||
B2财务管理(6分) | B2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1分) | 1 | 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
B22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 | 4 | 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专题论证,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得4分 | ||
B23财务监控的有效性(1分) | 1 | 制定明确有效的财务监控监督措施,得1分 | ||
B3人力资源管理(2分) | B31在职人员控制率(1分) | 1 | 在职人员135人,编制数143人,在职人员控制率94.4%,得1分 | |
B32人力资源管理执行情况(1分) | 1 | 有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文件或参照文件,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对各类型人员进行管理和考核,得1分 | ||
B4资产管理(2分) | B4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1分) | 1 | 已制定合法、合规、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使用办法,并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
B42固定资产在用率(1分) | 1 | 固定资产用率100%,得1分 | ||
B5业务管理(3分) | B51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1分) | 1 | 已制定合法、合规、完整的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得1分。 | |
B52政府采购规范性(1分) | 1 | 政府采购方式、程序都规范,得1分 | ||
B53监督考核情况(1分) | 1 | 有定期指导记录、考核结果,得1分 | ||
C部门绩效(45分) | C1部门产出(18分)(说明:该指标主要反映部门(单位)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 C11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资金任务2亿元(3分) | 3 | 2019年完成招商引资2.1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得3分 |
C12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任务:4.9亿元(3分) | 2.5 | 201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4.54%。按权重扣0.5分 | ||
C13完成向上争取资金任务19404万元(2分) | 2 | 2019年完成向上争取资金20856.32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5%。 | ||
C14重点项目完成情况(4分) | 4 | 岩脚水库、金山水库前期工作情况。均完成库区、取水口及引水管线的测量工作;水文资料收集齐全,最终成果已完成;完成钻孔进取样工作;完成工程布置,并进行图纸的校核、审查;施工已初步选定渣场、料场及道路布置,现正进行内业图纸处理及报告编写;以及渣场、料场的实地复核等。 清水河水库前期工作情况。完成水文章节的设计报告已提交项目组校审;工程任务及规模章节报告已提交项目组校审;水库枢纽建筑物布置及选择已完成,供水工程线路基本拟定;其它相关专业同步进行着相关的设计工作。 岔河水库前期工作情况。完成水文章节的设计报告已提交项目组校审;工程任务及规模章节报告已提交项目组校审;水库枢纽建筑物布置及选择已完成,供水工程线路基本拟定;其它相关专业同步进行着相关的设计工作。 迎新水库前期工作情况。完成初设批复、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专题报告审批、环评专题报告审批、林业、清水许可等前期工作。完成施工招标工作,预计2020年3月可开工建设。 汤丹小河水库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计任务。2019年5编写完成水资源论证报告并通过审查,2019年6月19日对《东川区小河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目前完成进场公路的修建,全长6.6公里,完成投资58万元。 2019年4月底完成大纲编制,2019年9月,完成了《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 已完成金沙江、小江东川区河段管理范围线划定,管理范围划定成果已经东川区水务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验收,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通过,划定结果已予以通告。 共拆除筛砂设备92台(套),传送带5000余米;沿线4个无证砖厂、3个无证搅拌站的设施设备已拆除;对有资质的5个搅拌站及5个高速公路搅拌站责令限期迁移。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清除通知书》17份、《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8份。依法查处7起非法采砂行为、1起侵占河道行为,其中2起非法采砂行为涉嫌犯罪(逮捕6人),按行刑移送程序移交区公安局侦办,共行政处罚4人、2家企业,行政罚款11.08万元;判处实刑5人,共处罚金50万元,赔偿国家矿产资源损失114.6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16万元。 | ||
C15 2019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2分) | 2 | 做好迎接云南省2018年贫困县退出检查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工作,圆满完成我区2018年脱贫摘帽省检及国家抽查工作;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普查,普查涉及7个乡(镇、街道办),103个村委会(社区),884个村小组,17.9647万农村人口;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2019年投资1922万元,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查缺补漏工程;投资1299.02万元,实施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解决7个乡镇68个村委会66461人的饮水安全;抓好抗旱应急供水工作,实施完成4个抗旱应急保供水项目;完成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查缺补漏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涉及全区7个乡镇(街道),涉及22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33289人,总投资800.85万元;切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对口帮扶贫困户642户2862人。得2分 | ||
C16河长制(海绵城市)完成情况(2分) | 2 | 区水务局现已按照市级河(湖)长制各项考核评分要求,完成2019年度东川区河长制考核自评报告及考核台账上报工作,待市级考核评分结果公布,区水务局将在第一时间反馈考核情况。本项得分2 | ||
C17完成区人代会分解任务(5分) | 5 | 1.2019年共完成五小水利260件,50立方水池7个、100立方水池9个;2.2019年汤丹镇田坝村、红土地镇松毛棚片区山区小水网建设项目于2019年12月6日完成单位工程验收,分别移交汤丹镇、红土地镇人民政府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3.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三个标段已全部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工程进度为71.2%,共完成总投资924.91万元。现部分村组已完工,计划于2020年1月完工;4.2019年农饮安全查缺补漏建设项目由各乡镇(街道)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程序组织实施,截至目前,6个乡镇均已完成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1922万元;5.已完成金山水库库区、取水口、及引水管线的测量工作,水文资料收集齐全,最终成果已完成;6.已完成岩脚水库库区、取水口、及引水管线的测量工作;水文资料收集齐全,最终成果已完成;现场完成5个钻孔进尺共计130.5米,16个钻取土样,取土样、水样,岩芯样,块石样,现场钻孔已全部完成,现正进行内业图纸处理及报告编写;7.轿子山水库工程批复概算总投资为66419.34万元,开工至今累计完成投资69422万元(含土地报件规费),本月完成投资200万元,2019年年初至2019年12月10日完成投资2212万元。8.绿茂水库大坝填筑封顶,已完成大坝枢纽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填筑方量约7700m3,项目批复投资为1362.34万元,已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619.25万元。 | ||
C2部门效果(21分)(说明:该指标反映部门(单位)的工作效果。 | C21饮用水源、水资源保护力度(3分) | 3 | 一、1.东川区“河长制”管理工作自评工作已完成,自评分100分,圆满完成;1000人以下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界标、警示标志、隔离防护设施设置及水源区管理工作划分报告已经完成,待组织专家评审后报区政府批复。2.对城市集中式重点饮用水源地深沟大菜园水源保护区、野牛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了15次巡查检查共出动巡查车辆22次,巡查人次70人次。3.东川区人民政府与昆明滇池水务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22日签订委托协议,对东川区国祯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单元进行改造修复,于2019年2月改造完成并试运行。东川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国家一级B标准,每天污水收集量及处理量在8000m3左右,距离设计处理规模还差12000m3/日,出厂水排放标准为一级B标准,且在出水口安装有出水在线监测装置,出水数据实时传输至各级环保部门的实时在线监控系统,严格接受各级环保部门的实时监督。 二、结合小江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继续统筹推进小江流域生态建设,强化小江流域河道绿化,在全区河道、沟渠、坝堤两侧适宜绿化区域不少于10米范围内种植杨树、凤凰木、蓝花楹等速生树种,形成优美的河道绿化景观带和防护林带,重点实施小江流域河道绿化。为巩固整治工作成效,同步推进小江河道生态建设,在严格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小江河道岸线规划情况,东川区水务局已完成建设河道生态护岸8.3公里河道绿化种植。本项得3分 | |
C22小江及其他河道治理能力(2分) | 2 | 2019年4月底完成大纲编制,2019年9月,完成了《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 已完成金沙江、小江东川区河段管理范围线划定,管理范围划定成果已经东川区水务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验收,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通过,划定结果已予以通告。 共拆除筛砂设备92台(套),传送带5000余米;沿线4个无证砖厂、3个无证搅拌站的设施设备已拆除;对有资质的5个搅拌站及5个高速公路搅拌站责令限期迁移。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清除通知书》17份、《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8份。依法查处7起非法采砂行为、1起侵占河道行为,其中2起非法采砂行为涉嫌犯罪(逮捕6人),按行刑移送程序移交区公安局侦办,共行政处罚4人、2家企业,行政罚款11.08万元;判处实刑5人,共处罚金50万元,赔偿国家矿产资源损失114.6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16万元。本项得2分 | ||
C23防汛抗旱能力提升(2分) | 2 | 一是对广大乡村人畜饮水进行全面摸排,对可能出现饮水困难的地区及早制定应急措施。认真落实“一村一策、一镇一策、一县一策”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措施完成东川区2019年蓄水任务。二是成立汛前、汛期检查组深入八个乡镇(街道办)进行安全生产相关工作检查。三是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及抢险队伍建设。四是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五是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做好信息上报、防洪调度、巡坝查险、应急抢险等各项防汛工作,确保了2019年安全度汛。本项得2分 | ||
C25供水节水工作力度(2分) | 2 | 一是做好节水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进入到社区、学校、广场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认真开展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审查工作,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努力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工作。加大城市污水处理率及再生水利用率。 二是清理整顿供水用水市场涉及较多城市弱势居民群众,主要以宣传保障居民饮水安全为原则、动员居民用水户主动配合换装城市合格水源,其次对4个村级供水主管单位进行规范化管理和供水范围限定,再次对政府用水单位、企业、经营户采用行政管理措施,督促其进行城市合格水源换装,最后督促城市供水企业严格按照其售水量收取城市污水处理费。 本项得2分 | ||
C26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4分) | 4 | 发放调查问卷22份,满意度达 90 %以上,得4分 | ||
C27单位职工满意度(4分) | 4 | 发放调查问卷22份,满意度达 90 %以上,得4分 | ||
C3部门可持续发展(6分) | C31队伍建设情况(2分) | 2 | 完成1次万民党员进党校培训,得2分 | |
C32信息共享、公开情况(2分) | 2 | 按规定内容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绩效信息及其他信息,各处室、下属单位及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得2分 | ||
C33长效管理创新情况(2分) | 1 | 不够完善,扣1分,得1分 | ||
合计 | 100分 | 96.5 |
五、主要经验做法
根据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思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
六、存在的问题
因部门整体支出的资金安排和使用上具有不可预见性,在科学设置预算绩效指标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年初编制的预算不够精确,编制范围不太全面,预算执行情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有关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部门整体绩效水平,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明确由相关部门牵头,各部门参与的绩效评价管理,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创造好的条件。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要抓好绩效评价管理部门的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加强业务培训。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把绩效评价作为日常工作,建立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考核的长效机制。
东川区水务局
2020年5月
昆明市东川区水务局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