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预算公开
监督索引号53011300432600000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预算公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九、其他公开信息
第二部分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表
八、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表
九、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一、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三、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四、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五、新增资产配置表
十六、上级补助项目支出预算表
十七、部门项目中期规划预算表
十八、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部门预算
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1.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政策。
2.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
3.贯彻落实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
4.负责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工作。
5.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6.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
7.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
8.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
9.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
10.负责农业投资管理。
11.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2.负责农业农村人才工作。
13.牵头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工作。
14.完成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行政审批项目,以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为准。
(二)机构设置情况
我部门共设置内设16个科室,包括: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政策法规科、农田建设管理科、种植业管理科、养殖业管理科、协作帮扶科、农产品质量监管科、环境资源管理科、发展规划与科教科、乡村建设科、监督评价科、产业发展科、项目管理办公室、农办秘书科。
所属单位13个,分别是:
1.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机关)
2.昆明市东川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3.昆明市东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4.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5.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昆明市东川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7.昆明市东川区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监测站
8.昆明市东川区种子管理站
9.昆明市东川区植保植检站
10.昆明市东川区土壤肥料工作站
11.昆明市东川区畜牧科技推广站
12.昆明市东川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13.昆明市东川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重点工作概述
1.聚焦现代农业,抓特色农业“增效益”。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垦造耕地1000亩以上。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新建高标准农田5000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2.1万亩以上、产量5.5万吨以上。坚持农业产业“抓片区、片区抓”,新增设施农业1000亩以上,大蒜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提高5个传统万亩产业发展水平(洋芋、花椒、水果、蔬菜、中药材)。深化小江干热河谷现代种业示范基地“首创型改革”,发布东川区梯度生态种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区专项规划,推进现代智慧农业种业产业园建设,建成优质马铃薯、花生种业基地。加快建设东川渔谷二期、中毓蓝莓三期、春晓二期等项目。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引育农业龙头企业5户以上。新增认证“三品一标”3个。
2.聚焦重点人群,抓监测帮扶“守底线”。一是积极拓展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全面推广防返贫监测APP、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电话“一键报贫”等线上申报方式,将监测对象申报业务列入便民服务事项,提供常态化服务。二是优化“线下”排查方式。依托以村组干部、驻村队员、帮扶责任人为主体的监测微网格,充分发挥探头作用,综合运用“村级研判、线上问询、入户排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切实提高工作时效,确保不留“盲区死角”。三是强化筛查预警工作。建立“横向比对、纵向核实”的长效监测预警机制,每月定期开展行业预警信息比对和镇村微网格甄别核实工作。
3.聚焦持续增收,抓产业就业“增动力”。一是完善利益联结。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脱贫户,持续采取产业项目、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产业帮扶措施,长效带动增收,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争取财政衔接资金3.8亿元,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66个以上,确保用于产业资金比例不低于60%。二是提升特色产业。聚焦小江干热河谷资源发布种业规划开展招商,全面推进“培、改、调”措施,持续改善农业设施、加强主体培育、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三是强化就业帮扶。持续用好“六步法”就业举措(“网格闭环”摸底数、“敲门行动”问需求、“政企联动”找岗位、“订单培训”送技能、“三门连接”快转移、“优化服务”稳就业),努力扩大就业容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收入,切实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在5.2万人以上,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4.聚焦“千万工程”,抓统筹推进“促振兴”。一是选树推广典型。结合“五好”村(社区)创建成果,按照“典型示范、全域提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美美与共”的思路,积极开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二是加强绿美建设。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用好乡村建设规划“施工图”,推进龙洞、梨坪等24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85%以上。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农村公厕13座,改造户厕4000座以上,无害化户厕覆盖率达80%以上。打造绿美乡镇1个、“五好”村庄11个。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突出问题整治,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强化基层治理。加快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全面推行“网格长”“十户长”制度。建立“协商在基层”议事室和民情驿站,搭建居民议事会,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
5.聚焦深化改革,抓资源整合“添活力”。一是持续推动“三变五合”改革创新。以小江沿线为重点,推动实施“三变五合”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成立股份、土地、劳务、旅游、置业五个股份合作社,整合资源联动发展。建立政担合作机制,切实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帮扶资金、项目、资产一体化管理,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力争14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十万元、3个村超百万元。推动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工作扩面增效。三是探索科技引领创新。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团力量,推进“三带”促“三变”,通过科技带良种、大户带散户、企业带销售的方式,促种业变革、观念变革和营销变革,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3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3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单位1个;事业单位11个。截至2024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259人,其中:行政编制31人,工勤人员编制6人,事业编制222人。在职实有234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234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198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98人。
车辆编制17辆,实有车辆23辆,超编6辆,超编原因是:农村卫生公厕吸粪车4辆及拖拉机驾驶培训业务教练车2辆无车编。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5年部门财务总收入184,380,525.30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81,483,837.10元,政府性基金2,432,900.0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00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00元,事业收入0.00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00元,上级补助收入0.00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元,其他收入463,788.20元。
与上年对比增加64,212,869.91元,增加原因是:2025年项目经费有所增加。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183,916,737.10元,其中:本年收入183,916,737.10元,上年结转收入0.00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81,483,837.10元(本级财力181,483,837.10元,专项收入0.00元,执法办案补助0.00元,收费成本补偿0.00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00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2,432,900.0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00元。
与上年对比增加64,212,869.91元,增加原因是:2025年项目经费有所增加。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支出184,380,525.30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183,916,737.10元,其中,基本支出49,194,450.86元,与上年对比增加2,396,153.69元,增加原因是:年度内人员增加、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工资调资等有所增加;项目支出135,186,074.44元,与上年对比增加61,816,716.22元,增加原因是:2025年项目经费有所增加。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如下:
20805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行政单位离退休”支出714,000.00元,主要用于保障退休人员的医保及公用经费。
20805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2,499,391.08元,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局事业性开支的退休经费。
20805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4,421,712.00元,主要用于全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20805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1,666,579.40元,主要用于全局职工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20808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抚恤-死亡抚恤”支出134,395.80元,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局死亡职工遗属补助支出。
20808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抚恤-伤残抚恤”支出179,490.00元,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局伤残人员的伤残抚恤及遗属补助支出。
2101101“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行政单位医疗”支出494,218.80元,主要用于公务员医疗支出。
2101102“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事业单位医疗”支出1,899,451.85元,主要用于事业人员医疗支出。
2101103“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2,219,727.18元,主要用于在职人员的公务员医疗支出。
2101199“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支出50,653.09元,主要用于在职人员的重特病支出。
2120816“城乡社区支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支出”支出2,432,900.00元,主要用于东川区2025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支出。
2130101“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行政运行”支出4,265,374.01元,主要用于保障农业农村局行政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
2130104“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事业运行”支出27,171,149.65元,主要用于保障农业农村局事业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
2130106“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支出5,134,320.00元,主要用于东川区村级农科员补贴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助,拖拉机驾驶技能培训成本经费支出。
2130108“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病虫害控制”支出4,927,103.72元,主要用于东川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生猪异常情况强制扑杀市级补助、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农业项目补助支出。
2130109“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支出130,000.00元,主要用于东川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项目补助支出。
2130111“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统计监测与信息服务”支出278,200.00元,主要用于东川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补助经费支出。
2130119“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防灾救灾”支出2,090,000.00元,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抗旱保苗救灾补助支出。
2130120“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稳定农民收入补贴”支出16,092,340.90元,主要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2130122“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农业生产发展”支出7,993,182.06元,主要用于农业发展专项、农业产业发展(肉牛冻精改良项目)专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农业相关转移支付等补助支出。
2130124“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农村合作经济”支出3,500,000.00元,主要用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家庭农场)补助支出。
2130125“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农产品加工与促销”支出10,000.00元,主要用于农产品加工与促销项目补助支出。
2130126“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农村社会事业”支出20,215,318.27元,主要用于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村庄清洁市级补助支出。
2130135“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支出10,401,420.00元,主要用于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渔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对下补助支出。
2130148“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渔业发展”支出300,000.00元,主要用于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支出。
2130199“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其他农业农村支出”支出10,000.00元,主要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专项经费。
2130153“农林水支出-农业农村-农田建设”支出34,533,400.00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障碍修复等支出。
2130504“农林水支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9,900,000.00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障碍修复等支出。
2130505“农林水支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生产发展”支出21,800.00元,主要用于花生、高山中药材、番茄等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攻关试验与示范项目支出。
2130599“农林水支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其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支出”支出1,000,000.00元,主要用于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经费支出。
2130701“农林水支出-农村综合改革-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补助”支出2,930,000.00元,主要用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项目支出。
2130803“农林水支出-普惠金融发展支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支出12,822,301.29元,主要用于农业保险补助支出。
2210201“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住房公积金”支出3,478,308.00元,主要用于在职人员的公积金支出。
五、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无对下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40个,政府采购预算总额221,968.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221,968.00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0.00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00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238,800.00元,较上年增加1800.00元,增长0.76%,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00元,较上年无变化。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与上年持平。
(二)公务接待费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46,800.00元,较上年增加1800.00元,增长4.00%,国内公务接待批次约为130次,共计接待约950人次。
增加原因是:2025年与2024年相比单位人员增加9人,公务接待费相应有所增加。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192,000.00元,较上年增加0.00元,增长0%,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00元,较上年增加0.00元,增长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92,000.00元,较上年增加0.00元,增长0%。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7辆。
与上年持平。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机关2025年重点项目公开89个,分别为:
1.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费,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任务,提高全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全区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2.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经费,完成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兑付,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耕地地力保护,推动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2023年中央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家庭农场)补助,按照文件要求从符合遴选条件的家庭农场中评定11家家庭农场予以补助支持,其中一家为云南省家庭农场培优提质试点创建项目。目的在于完善家庭农场管理制度(含财务制度),促进家庭农场加强经营,增加家庭农场收入,持续发展并带动周边家庭农场增产增收,通过示范带动提升东川区家庭农场整体水平。
4.东川区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0200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0.95万亩,提质改造0.07万亩。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率。
5.高标准农田建设经费,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率。
6.东川区柑橘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攻关试验与示范项目,以柑橘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培训企业科技骨干和农户50人次以上;建设标准化种植技术核心示范基地面积约200亩;形成适宜当地柑橘水肥管理技术规范1套、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1套。重点针对小江河谷干热气候造成蓟马、红蜘蛛、潜叶蛾发生严重的情况推广矿物油使用2000亩。
7.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经费,完成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任务,确保取得的成果能够长期保持并不断发展。
8.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专项资金,一是用于农村公厕摸排问题整改;二是用于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后期管护;三是用于补助常住农户100户以上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建设;四是用于农村公厕安全隐患整改;五是用于农村粪污处理试点;六是农村公厕管护制度牌及户厕改造示意图制作;七是用于购置4辆吸粪车(含落户)。
9.草原禁牧补助与草畜平衡奖励经费,完成草原禁牧补助与草畜平衡奖励经费兑付,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社会稳定,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10.第二批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完成第二批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兑付,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
11.2025年村庄清洁区级补助资金,完成2025年村庄清洁区级补助资金兑付,开展垃圾清运处理,引导农村居民提升环境意识和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12.2024年中央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动物防疫补助)经费,完成2024年中央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动物防疫补助)任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
13.2024年省级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专项资金,2024年省级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专项资金1.82万元,延长农田使用寿命,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农田设施正常进行。
14.渔业资源保护经费,完成渔业资源保护任务,防止非法捕捞活动的发生,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5.东川区农业保险保费补助资金,完成水稻拟投保1.2万亩、小麦拟投保2.1万亩、玉米拟投保15.8万亩、油料作物(油菜)拟投保1.0万亩、马铃薯拟投保3.5万亩、能繁母猪拟投保0.9万头工作。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目标2:中央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
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16.第二批中央农业产业发展对下资金,完成第二批中央农业产业发展对下资金项目建设,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奖补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增进农民增收。
17.东川区阿旺镇2025年芋头塘村岩脚小组、功山良子小组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完成东川区阿旺镇2025年芋头塘村岩脚小组、功山良子小组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改善村小组基础设施条件,使村民受益。
18.东川区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0200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0.95万亩,提质改造0.07万亩。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率。
19. 2023年中央农业防灾(动物防疫补助)资金,完成2023年动物防疫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
20.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成东川区畜牧业发展专项任务及资金兑付。完成品种改良,实现年出栏仔猪、肥猪稳步增长,保障肉产品有效供应。
21.2023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第三批),完成2023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及补助,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奖补等工作,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22.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大农险)补贴专项资金,完成2024年中央农业保险(大农险)预算188.54万拨付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目标2:中央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
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23.2023年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0200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0.95万亩,提质改造0.07万亩。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率。
24.2023年村庄清洁市级补助资金,农村公厕日常管护到位,村庄清洁常态化开展。开展垃圾清运处理,引导农村居民提升环境意识和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25.东川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补助经费。按要求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普查土壤剖面数量32个,表层样数量814个),全面掌握全区土壤分布类型与质量,分析土壤资源利用及现状变化规律,科学评估土壤资源可利用率,为土壤保护和修复政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26.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大农险)补贴资金。完成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大农险)补贴资金拨付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目标2:中央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27.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完成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不含市本级部分)655万元补助。
28.东川区2023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补助资金。全区2023年计划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面积7000亩;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科普宣传、科技培训。
29.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经费。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任务,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示范基地与主体建设、特聘农技人员,推广全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30.东川番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攻关试验与示范项目资金。通过项目建设,引进新品种,解决番茄种植品种比较杂乱,地域适应性不明显,商品性参差不齐,产品市场竞争不强的问题;通过土壤调理示范,引导广大种植户重视土壤保护,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通过对主要难防性害虫白粉虱的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极大降低病毒病的发生率,提高全区整体种植效益。引进番茄品种10个以上,开展标准化育苗,番茄新品种更新换代100亩;防治土传病害综合防治200亩;白粉虱大范围统防统治、绿色防控2000亩训基层农技人员、种植户100人次。
31.2023年第二批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完成2023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开展厕所革命“回头看”、户厕改造技术培训宣传,提高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提高群众满意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2.2023年中央动物防疫补助经费。完成2023年中央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兑付,确保区域内不发生重大疫病。
33.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经费。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提高群众农业技术水平,开阔眼界,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34.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地方优势特色保险)专项资金。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目标2:中央和省级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35.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特色险)补贴资金。完成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特色险)补贴资金拨付,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目标2:中央和省级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36.村庄清洁工作市级补助经费。完成村庄清洁工作市级补助经费兑付,开展垃圾清运处理,引导农村居民提升环境意识和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37.2023年度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完成2023年度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支付任务。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目标2:中央和省级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38.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资金。完成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费,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田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39.畜牧业发展经费。完成畜牧业发展任务,改善养殖设施条件,推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推动全区养殖发展。
40.2024年省级农村厕所改造建设专项资金。完成2024年省级农村厕所改造建设专项任务。开展公厕后期管理,农村厕所革命粪污收集处理,“回头看”宣传培训,农村公厕、户厕问题整改,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41.农业产业发展(肉牛冻精改良项目)专项资金。根据能繁母牛的养殖数量、肉牛冻改点配置情况和东川区2023年中央农业产业发展资金肉牛冻精改良项目要求,采取政府采购等方式采购优质西门塔尔牛精液不低于14000份,由全区具备冻改技术的冻改员在全区范围内改良能繁母牛不低于13000头,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冻改员参与肉牛冻改的积极性,同时保障冻精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对参与的冻改员给予液氮补贴。
42.2023年市级粮食生产抗旱保苗救灾资金。通过防控措施的实施,有效开展草地贪夜蛾等病虫疫情防控,确保重发生区域病虫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不出现大面积绝收成灾,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丰收。
43.2024年市级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专项资金。完成2024年市级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专项资金拨付,延长农田使用寿命,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农田设施正常进行。
44.2023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第三批)(直达资金)。2023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第三批)(直达资金)兑付。
45.东川区2024年度中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率。
46.2024年中央粮油生产保障资金(第二批)专项经费。完成2024年中央粮油生产保障资金(第二批)专项经费兑付。
47.2024年第二批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对下资金。完成2024第二批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对下资金兑付,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发展。
48.2024年第二批中央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动物防疫补助)对下资金。完成2024年第二批中央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动物防疫补助)对下资金兑付,不发生区域内重大动物疫病。
49.2024年省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完成2024年省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兑付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目标2:中央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50.2024年中央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项目资金。完成中央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项目资金兑付补助,促进农业稳步发展。
51.东川区村级兽医人员补贴资金。完成发放村级兽医员补贴资金,推动全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52.2025年中央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动物防疫补助)资金。完成2025年中央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动物防疫补助)资金兑付,不发生区域性重大病、疫病。
53.2022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完成2022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兑付,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54.高素质农民培育经费。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提高群众农业技术水平,开阔眼界,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55.东川花生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攻关试验与示范项目资金。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基地1个,示范面积300亩,开展特色食用花生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及鉴定,引进10个省外的花生品种在本地进行筛选、鉴定;开展特色种皮颜色(彩色、紫色、黑色)食用花生新品种的杂交及后代材料鉴定筛选,完成10个杂交组合及20余个杂交后代筛选;研究本区域花生根腐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种植户100人次。
56.2024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省级配套资金。完成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由养殖企业(场)在无害化处理系统里进行上报,由乡镇监督员进行审核后上传系统,确认无害化处理数量为3352.5头,集中处理61头,自行处理3291.5头,按处理数量兑付无害化处理省级补助资金。
57.2024年第二批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完成2024年第二批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兑付,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58.2023年第二笔省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023年农业保险保费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目标2:中央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59.2024年第二批省级农业发展对下补助专项资金。完成2024年第二批省级农业发展对下补助专项资金兑付,开展农业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安全提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60.中央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第二批)。完成中央农业防灾减灾补助兑付,开展灾后重建,降低农民经济损失。
61.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项目专项资金。通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建设试验示范基地,精选培育科技示范主体,招募特聘农技员,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62.2024年中央(第三批)和省级(第五批)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完成2024年中央(第三批)和省级(第五批)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兑付。
63.2023年第二批省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完成2023年第二批省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兑付,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64.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项资金。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提高群众农业技术水平,开阔眼界,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65.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省级统筹)经费。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各项任务。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率。
66.2022年度和2023年度农业保险市级财政保费(大农险)补贴资金。完成2022年度和2023年度农业保险市级财政保费(大农险)补贴资金拨付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目标2:中央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67.2024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新建自然村公厕27座、新建或改造农村户厕8260座、农村公厕和户厕摸排问题整改、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后期管护、农村厕所革命粪污收集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宣传培训、农村厕所革命“回头看”等7个方面。
68.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费,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田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69.东川区村级农科员补贴资金。完成发放150名村级农技推广员补贴资金。推动全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70.东川区高山优质中药材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攻关试验与示范项目资金。选育出高产优质品种1个;辐射带动脱贫户30户以上;品种选育后使全区木香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亩产增加100公斤;制定东川区云木香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推广300亩;云当归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100亩,亩产增产100公斤;提升农业技术部门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
71.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省级补助资金。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5000亩(含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00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2000亩。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率。
72.2023年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粮食生产59万,畜牧业生产发展13万,长江禁渔与水生物资源保护12万,高原特色现代化发展0.93万,农产品质量安全19万,市场信息化补助5万,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及统计监测6万,农机化发展及购置补贴3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延包试点19.6万,农村合作社与农村经济统计(含宅基地)1万,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精品村奖励10万,农业科技教育1万元。
73.2023年省级农村厕所改造建设专项资金。开展2022—2023厕所革命户厕改造回头看工作;制定厕所革命明白卡在全区8个乡镇(街道)开展宣传,提升群众厕所革命政策知晓率、参与率。开展农村公厕无害化改造,建设粪污处置试点,提升粪污处置能力。
74.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完成2024年中央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兑付,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耕地地力保护,推动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75.结算2022年度和下达2023年第二笔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目标2:中央和省级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76.东川区村级农科员补贴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助资金。发放并购买150名村级农技推广员补贴及人身意外保险,一是制定区、镇(街道)两级的“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考核暂行管理办法”;二是村级农技人员与村(社区)委会签订工作协议;三是对全区150名村级农技人员进行年度考核,进行评分。通过层层监督与管理,有效促进村级农技人员的科技推广积极性与作用性,为农村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77.2022年第二批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完成2022年第二批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兑付,促进全区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活水平。
78.2023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目标1:引导和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目标2:中央和省级财政主要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目标3: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目标4: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
79.中央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完成2024年中央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中央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率。
80.2022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农村公厕建设项目)专项资金。2022年东川区新建无害化卫生公厕14座,具体任务分配如下:铜都街道2座、碧谷街道3座、阿旺镇2座、乌龙镇3座、汤丹镇2座、拖布卡镇2座,着力解决100户以上自然村没有无害化卫生公厕的问题,通过公厕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的如厕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81.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经费。通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建设试验示范基地,精选培育科技示范主体,招募特聘农技员,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82.东川区村级兽医员补贴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助资金。发放170名村级兽医员补贴,并为每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推动全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层层监督与管理,有效促进村兽医员的科技推广积极性与作用性,为农村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83.2023年中央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资金。购置渔政执法快艇一条,执法艇进行金沙江(东川段)50多公里水域日常巡逻,防止非法捕捞活动的发生,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84.2023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完成农村户厕改造6340座,新建100户以上农户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公厕14座;开展农村公厕无害化改造,建设粪污处置试点,提升粪污处置能力。
85. 东川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中央资金,筛选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 2 个,制定 2-4 项马铃薯高效生产技术规范,提出 2-3 套马铃薯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新模式;建立 1 个 800 亩以上马铃薯高标准节本增效示范基地,示范区内脱毒种薯普及率达 90%以上,亩增产20%,商品率达85%以上,亩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技术培训 2000人次。
86.东川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专项经费,健全完善乡镇农村土地承包调解委员会和村级调解工作小组,培训一支能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队伍,有效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切实开展好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工作。
87.东川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专项补助经费,完成东川区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一是以省级下发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第二轮动态调整数据(保密资料)为基础完成第二轮动态调整地块调查(安全利用区和严格管控区)一个,含地块边界、面积、措施落地、种植结构现状、非耕地情况、新增非耕地现状等调查工作,到2025年底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落地完成率为100%;二是以省级下发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第二轮动态调整数据(保密资料)为基础完成东川区2025年重金属农产品协同监测采样省控点位(安全利用区和严格管控区)任务一批,包含点位布设、点位核查、采样、制样、流转、送样昆明等工作,到2025年底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
88.东川区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专项资金,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对恢复农业生产为灾区提供了最急需最有力的物资(种子)供应。该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减少和抵御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为顺利开展农业生产救灾和粮食生产应急提供保障,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保持水土不流失,极大地坚定农民抗灾救灾的决心,对稳定粮食生产起到积极作用。2025年全区玉米计划播种面积10.5万亩,按播种面积3%测算储备用种量,算出需储备3150亩玉米用种量,每亩需种子2千克,需要6300千克玉米种,每千克玉米种按45元预算,需要资金28.35万元;水稻计划播种面积1.5万亩,按播种面积3%测算储备用种量,算出需储备450亩水稻用种量,每亩需种2千克,需要900千克水稻种,每千克水稻种按60元预算,需要资金5.4万元,杂交玉米及水稻共需要储备资金33.75万元。
89.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专项经费,完成2025年生猪定点屠宰检疫4.5万头(预计),确保生猪定点屠宰入场前“非洲猪瘟”检测、入场查证验物、屠宰检疫、产品出场合格率、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率等五个率达100%。指导全区9个动物检疫申报点开展产地检疫相关工作,确保产地检疫受理率达100%;完成东川区2025年动物卫生监督相关工作。完成2025年动物检疫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培训费和其他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机关运行经费安排45,708,318.18元,与上年对比增加22,248,222.18元,增加原因是:2025年安排的项目支出中机关运行经费有所增加。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资产总额322,022,562.72元,其中,流动资产55,054,818.11元,固定资产10,352,939.6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245,962,233.47元,无形资产10,652,571.54元,其他资产0.00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57,117,219.72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401,629.98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元;资产使用收入0.00元,其中出租资产0平方米,资产出租收入0.00元。鉴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精准数据,需在完成2024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此处公开为2025年1月资产月报数。
监督索引号530113004326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