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16﹞21号)和《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19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20〕3号)要求,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以下简称“铜都街道”)对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进行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能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铜都街道是东川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区政府的授权,对辖区的经济和社会事务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政府管理职能,组织开展辖区内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指导和支持村(居)民委员会行使自治职权。其主要职能是:
1、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决议、决定。
2、组织管理和监督街道预算内外各项财政收支,管理街道和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搞好街道的财源建设工作;做好街道协税、护税、统计、物价等工作;保护公民合法财产,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应有的自主权;监督企业和各种经济组织,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履行经济合同。
3、按照有关规定管理街道经济工作,指导街道经济发展,加大项目开发力度,指导、协调村(居)民委员会,发展经济,开展科技兴业,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
4、领导和开展辖区社会事务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计生政策,发展辖区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及卫生等服务事业,承担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民政、残联、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管理好辖区的各项社会事务,为辖区各类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5、指导、支持村(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实话社区管理,进社区建设,发挥村(居)委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 推进本辖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按照“一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管理职能,进行城镇市容管理,向辖区内各类单位布置有关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方便群众生活等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发挥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7、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或有关部门的委托,行使部分处罚权。
8、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扶贫会议精神,在2019年完成脱贫摘帽目标任务,压实责任、健全体制、汇聚力量、全力攻坚。
9、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和任务。
(二)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铜都街道共13个职能部门,分别是:经济发展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社会建设办公室、社会治安维稳综合治理办公室、扶贫开发办公室、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所。其中行政单位6个,其他事业单位7个。 截止2019年底,铜都街道在职在编实有人数224人,其中:财政全供养223人,离休人员1人;在编实有车辆3辆。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2019年铜都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形成了以脱贫攻坚为中心,以农村发展为抓手的工作重点,围绕中心全面发力,全街道经济、住房、产业、民生、安全等众多领域均有喜人发展,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2019年主要工作和完成情况如下表:
表1:2019年铜都街道主要工作和完成情况
序号 | 2019年主要工作 | 完成情况 |
1 | 紧盯经济目标,确保任务完成。 | 已完成。截止2019年9月份共有8个项目入统计库,完成固投上报48280万元,其中:工业39807万元,非公847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年目标任务是9.2亿元,1-9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236.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47%。招商引资1-10月份完成开工项目3个,到位资金950万元。 |
2 | 抓牢重点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 已完成。面条加工生产线项目,于2018年8月份开工,截至目前到位资金1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000万元,目前正在试运营阶段。梨坪村光伏提水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于2019年6月开工,截至目前到位资金450万元,该项目已完工待验收。块河村光伏提水建设项目,于2019年6月开工,截至目前到位资金400万元,已完工待验收。铜都街道李子沟三产业一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于2019年10月份开工,现已完成生态蛋鹅产业园区场平、挡墙、道路、主体预制件制作等工作。 |
3 | 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 已完成。2017至2019年经过多次严格筛选认真核查,最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C、D级)6572户,其中C级140户,D级6432户(建档立卡3228户、低保户736户、贫困残疾户126户、分散供养户70户、一般户2272户),涉及补助资金29972.6万元,已全部发放完毕。完成四方地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搬迁450户1370人,涉及房屋拆除工作已全部完成,发放房屋补偿款848.74102万元,安置费1068万元。街道现有建档立卡户5655户20502人(含2018年新增18户51人、返贫7户22人),2014至2018年累计已脱贫5500户20075人,2019年已标注脱贫155户427人。 |
4 | 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 | 已完成。2019年培训任务合计94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7350人(建档立卡3000人),技能培训任务2050人(建档立卡培训1250人):完成引导性培训7350人(其中,建档立卡完成3800人,完成126%);完成技能培训205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00人,完成100%,,技能培训建档立卡完成1451人,完成116.08%)。组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参加集中招聘会至少3次;组织参加区就业局召开招聘会6次,参加招聘会人数2000人次;组织铜都街道专场招聘会10场,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0份,150家区内外用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600余个。 |
5 | 脱贫人口“回头看”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 | 已完成。按照《东川区2019年脱贫人口“回头看”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9查”、“四查”工作,对未脱贫户、建档立卡人员变动情况及基础信息摸底调查,经过本次动态管理现有建档立卡户5646户20555人,其中自然增加227人,自然减少179人(含9户1人户),区内转入4户,区外转入3户(未操作),区内转出1人,家庭成员补录3人,家庭成员清退1人。 |
6 | 围绕绿色发展,狠抓生态环境整治。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绿色发展。 | 已完成。2019年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43万元,涉及户数5369户;2011年至今实施各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1.3万亩,涉及补助农户1.2万户(其中建档立卡4163户)。201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核桃提质增效1800亩,完成腊利河小海沙坝边坡绿化,栽植凤凰、云南樱花、榕树等各类植物800余株。 |
7 | 保障农牧产业发展稳固。 | 已完成。2019年生猪出栏16065头,猪肉产量1927.8吨;出栏肉牛922头,牛肉产量98.2吨;出栏肉羊7184只,羊肉产量172.5吨;禽类出栏19727只,禽肉产量384吨;禽蛋产量245.7吨。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070.4亩,其中:水稻7755亩、玉米21591亩、薯类11271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4209亩,其中:蔬菜23502亩、花生3224亩、绿肥17483亩;粮食作物总产量9763.6吨。 |
8 | 加强城市管理。 | 已完成。2019年查处涉及违法违章建筑物45宗,拆除总面积247060.4平方米,易地搬迁拆除25宗,拆除面积134265平方米。完成两违存量的调查摸底,以区、市城管局下发的卫星扫描图为基准,对街道辖区开展摸底排查,收集相关材料,报送区城管局。 |
9 | 稳固社会保障。 | 已完成。2019年铜都街道共有城市低保户8451户14657人,月发放保障金737.84万元(其中保障失地农转非3643户6369人,含营盘社区1665户3768人);农村低保对象共有2885户3540人,月发放金额1295080元;共发放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892人,发放救助金613.0399万元,其中救急难6人15.7万元。对辖区内的受灾群众、特困供养人员发放大米45.07吨、棉被829床、衣服300套、大衣200件,救助的人群达5205人次。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定期生活补助金1015人,共954.6万元。 |
10 | 维护社会稳定。 | 已完成。2019年加强宣传,积极营造氛围,悬挂横幅576条、固定宣传标语187条、张贴宣传画5000份、宣传栏190块、发放公开信及通告3万余份,并进行文艺汇演7场、主题宣讲10场,结合为民服务站综合服务平台和远程教育平台,持续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开展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活动7次,共发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宣传资料4500余份;安全生产月宣传手提袋4000余个,纸巾4000余盒,纸杯4000余个,衣服1500余件。注重交通安全宣传,营造氛围,全年共举办宣传教育活动36次、悬挂宣传标语18幅,并在各村(社区)出入口处喷涂固定宣传标语4条、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发送交通安全提示短信4000多条。 |
11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已完成。2019年扎实开展教育,建立主题教育周例会制度,发放3640本,学习记录本3410本,举办2期主题教育读书班。举办两期集中轮训培训班、建立55个微信交流群、新发放及更换“小蜜蜂”282个,送学上门200余次,发送学习资料500余份,培训覆盖党员3600余人。落实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完成对1513人在职村(组)干部进行资格联审,其中,清理不符合任职资格的干部52名,诫勉谈话96名,调整不在状态的社区干部2名。完成22个村(社区)空缺干部补选工作,其中,选举产生支委委员7名,村(居)委会主任7名,副主任5名,村委委员10名,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3名,主任5名。 |
(四)部门管理制度
铜都街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制定《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内部控制基本制度》、《铜都街道预算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铜都街道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东川区乡镇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把控资金支出,规范费用报销手续,保障资金安全。
经办人填制《费用报销单》,按规定填写项目名称、支出内容、支出金额等,并附有相关原始凭证,由部门负责人和业务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报由规划财务处审核,最后报领导审批后方能报销,重大事项和重大经济支出需通过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
铜都街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资金审批程序完整,拨付手续基本完全,适时进行跟踪监控,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及时上报监控情况,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预算情况分析
2019年铜都街道年初预算收入7,373.4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427.78万元,包含:工资福利支出4,345.65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43.9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538.16万元;项目支出945.70万元,其中转移支付794.76万元。
2019年初结转167.84万元,支出决算18,416.48万元,本年结转结余1,165.37万元。决算收入与支出具体情况如下:
(1)基本支出
基本支出年初预算7,373.49万元,预算追加调整数8,261.42万元,决算支出8,261.4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261.42万元,包含:工资福利支出3,993.8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365.9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877.56万元、资本性支出24.05万元
(2)项目支出
项目支出年初预算100.30万元,决算支出10155.06万元,本年结转结余1,165.37万元。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19年铜都街道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财政部令18号】、【财政部令74号】、《云南省政府采购条例》、《昆明市政府采购暂行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府规定,经批准,2019年政府采购计划资金266.03万元,政府采购实际支出564.44万元,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2:2019年铜都街道政府采购支出情况(金额:万元)
序号 | 采购类别 | 金额 |
1 | 货物 | 564.44 |
2 | 工程 | 0 |
3 | 服务 | 0 |
小计 | 564.44 |
(七)固定资产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实际再用固定资产原价4,421.27万元,其中:房屋及构筑物金额为2,955.30万元,通用设备123.97万元,专用设备8.70万元;图书档案0.71万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216.87万元。比2018年固定资产原值4,319.18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02.09万元,增幅2.36%。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2019铜都街道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聚焦“三美东川、创业铜都”的定位,以脱贫攻坚为主、文化建设为辅,抓紧“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及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等机遇,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抓实城乡产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紧盯街道整体“脱贫出列”这一目标,苦干实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立下愚公志,坚定脱贫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战,圆满完成脱贫出列任务。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铜都街道2019年部门项目计划目标包括五大类,分别是巩固脱贫攻坚、加强民生建设、抓牢安全生产、持续生态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包括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综合交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产业发展项目等,共涉及 21个二级项目。
由于铜都街道部门整体工作涉及面较广,涉及项目较多,此次绩效评价根据部门职能职责和重点任务安排情况,兼顾管理部门、项目具体实施单位,拟采取抽样评价的方式实施绩效评价,抽样选点考虑的主要因素为:
1. 财政资金安排比重较大的项目。选取项目资金安排量较大的项目,对项目支出情况、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2.项目类型全覆盖。本次选取的项目类型按照《关于下达东川区2019年纳入区级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单位主要工作目标的通知》(东考通〔2019〕1号 )和《中共铜都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铜都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铜发〔2014〕102号)文件重点领域,覆盖经济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生态建设方面和文化建设方面。
3. 重点项目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每种类型的项目中选取重点项目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进行项目抽样时选取“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大寨、汪家箐窄路面加宽工程”、“块河片区三村引水工程”、“2018年农村公路通达工程”、“自然能提水工程”、“李子沟村万羽生态蛋鹅旱养”、“肉兔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宜居农房集中建设)”等项目,抽样项目类型全覆盖。
具体抽样项目类型和绩效目标情况如下(金额单位元):
表3:2019年铜都街道重点项目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金额 | 项目类型 | 绩效目标 |
1 |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 | 1,776,710.00 | 基础设施 | 解决铜都街道42户安全住房问题。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数量>=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面积>=5040平方米;改造后房屋满足基本居住功能需要比例>=100%;改造后验收合格率( 100% )。 |
2 | 大寨、汪家箐窄路面加宽工程 | 930,000.00 | 基础设施 | 完成大寨公路10公里窄路面加宽及汪家箐公路3.205公里窄路面加宽。新增贫困村硬化路里程>=13.205公里;贫困地区建制村通客车率>=100%;贫困地区居民出行平均缩短时间>=1小时。 |
3 | 块河片区三村引水工程 | 6,185,800.00 | 基础设施 | 新建或改善贫困村饮水设施数量5个;新建引水管道16441米;饮水设施改造后水质达标率>=80%;项目(工程)完成及时率>=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
4 | 2018年农村公路通达工程 | 1,214,500.00 | 基础设施 | 通达公路总里18.594公里;道路补助标准项目10万元/公里;(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制村通客车率98%;居民出行平均缩短时间>=0.5小时。 |
5 | 自然能提水工程(块河、梨坪) | 7,440,400.00 | 基础设施 | 块河村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铺设φ133mm无缝钢管(输水管)3900m,φ76mm无缝钢管(输水管)6500m;自然能提水设备两套(一套为老麦地高位水池输水,每天800m3;另外一套为大包谷地输水,每天200m3)。 |
6 | 李子沟村万羽生态蛋鹅旱养 | 2,876,316.87 | 产业发展 | 新建鹅舍总面积为6368.28㎡,其中:825.61㎡鹅舍3座,486.25㎡鹅舍4座,389.29㎡鹅舍5座。土方开挖15669.3m3。挡土墙915.13m3。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2057人;项目运行持续时间10年;资产入股贫困人口满意度95%。 |
7 | 肉兔养殖产业扶贫项目 | 9,185,480.00 | 产业发展 | 在铜都街道5个村建设9000平方米肉兔养殖厂,标准为1900元/平方米。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77.24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4067人;资产入股贫困人口满意度90%。 |
8 | 乌蒙巅峰养殖及肉品加工产业链建设项目 | 9,577,584.00 | 产业发展 | 建设标准化养殖猪舍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租赁方式取得收益(收益率>=5%),增加村集体和贫困人口收入。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58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数和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997人;项目持续运行时间10年;资产入股贫困人口满意度95%。 |
9 | 龙潭社区冷库建设 | 6,490,500.00 | 基础设施 | 建设10000立方米冷库1个,完成冷库封顶彩钢瓦安装,档墙浇筑,钢结构安装,基础回填夯实,垫底钢筋制安,消防水池,配电房一层基础,墙体钢筋模板制安,清洗车间基础钢筋模板制安。4月初计划完成采购设备进厂安装,冷库隔热板安装,浇筑冷库垫层和消防水池、配电房,清洗车间墙体浇筑及封顶。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2057人;项目运行持续时间10年;资产入股贫困人口满意度95%。 |
10 | 起嘎电子元件加工扶贫车间项目 | 1,042,285.03 | 产业发展 | 项目起始时间2019年9月,项目完工时间2019年12月,购买加工组装设备100000元/户(套),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360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50人。 |
11 | 起嘎社区易地搬迁扶贫市场及超市建设 | 658,896.99 | 基础设施 | 拆除原有建筑工程;场地平整工程,新建扶贫市场超市综合楼一座(建筑面积281.42平方米)。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2057人;项目运行持续时间10年;资产入股贫困人口满意度95%。 |
12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宜居农房集中建设) | 9,275,000.00 | 基础设施 | 使铜都街道紫牛村204户,箐口99户,李子沟100户,岩脚60户,共计463户贫困户有安全、稳固、完善的集中建房场地。贫困村村庄饮水设施改造数量4处,贫困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数量8处,贫困村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点4个,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
13 | 新能源垃圾车 | 1,600,000.00 | 基础设施 | 改善民生保障及提升人居环境,注重人才培养,培育特色产业,创建互助发展。项目覆盖社区数量12个;受益群众人数26800人;受益群众户数8900户;清运垃圾2880吨。 |
14 | 串户路项目 | 8,975,304.51 | 基础设施 | 完成2017年、2018年铜都辖区入户道路续建项目,为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出行提供便利的、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新增贫困村硬化路里程90.459公里,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 >=100%,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通硬化路率>=100%。 |
15 | 龙洞村光伏提水 | 162,500.00 | 基础设施 | 通过太阳能提灌站把水抽到高位水池,解决龙洞村人饮及灌溉用水。完成安装潜水泵1个,高压柱塞泵1个,多晶硅光伏组件240块,光伏水泵控制逆变器1个;新建DN100主管道1900米,5立方米取水井一件,500立方米山顶水池一件。 |
16 | 绿茂村50亩蔬菜基地建设项目 | 240,446.75 | 产业发展 | 在绿茂村建设50亩蔬菜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及村集体经济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万元;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10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558人。 |
17 | 梅子村正大5500头育肥猪场引水工程 | 953,104.74 | 基础设施 | 建设引水设施以保证养猪场建成后能投入运行,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新建小型水源数量>=2处;解决育肥猪用水5500头/只;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项目(工程)完成及时率>=80%。 |
18 | 民族团结示范镇创建工程项目(老村、木树朗、小新街) | 3,000,000.00 | 基础设施 | 新建文化陈列室63.2平方米;文化长廊1120米;场地硬化1240平方米;新建新建钢筋混凝土牌坊三座;新建民族大舞台96立方米;翻新一座牌坊;新建遮阳钢大棚763平方米;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30户;新建普通钢大门3*2.4米;新建标志石碑3座。 |
19 | “李子沟开花洋芋”绿色种植示范基地 | 762,000.00 | 产业发展 | 建设李子沟开花洋芋绿色生产基地500亩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7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245万元;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78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463人。 |
20 | 新村村皎皎穿云月蛋鹅养殖改扩建项目 | 256,500.00 | 产业发展 | 新建标准化养殖厂房,推进养殖业发展,养殖厂按财政投入扶持资金的5%进行收益分配给村集体,连续分配10年。同时养殖厂通过务工带动、粪污消纳用地、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对村集体及贫困户的带贫带动,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提升新村村集体及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加产业发展收入。 |
21 | 2019年农村公路硬化建设项目 | 7,895,300.00 | 基础设施 | 2019年集中建设点通组公路道路硬化11.279公里,为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出行提供便利的、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 100%,项目(工程)完成及时率100%,贫困地区居民出行平均缩短时间0.3小时。 |
小计 | 80,498,628.89 | |||
项目资金总额 | 101,550,617.35 | |||
抽取项目占项目资金总额的比例 | 79.27% |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
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目的
通过收集铜都街道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铜都街道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东政发〔2015〕104号)。
3、《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16〕169号)。
4、《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东政办发〔2017〕24号)。
5、《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东政发〔2017〕110号)。
6、《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东政发〔2017〕111号)。
7、《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19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20〕3号)。
8、《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昆明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费管理暂行办法》。
9、《东川区铜都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10、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内部控制基本制度、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预算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收支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项目管理制度。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纳入区级部门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
评价时段为2019年度。
(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铜都街道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了部门决策、部门管理、部门绩效3个 一级指标,并根据铜都街道部门整体特性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部门目标、部门职能、资源配置、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部门产出、部门效果和部门可持续发展11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解为44个三级指标,其中28个共性指标,16个个性指标。
1. 部门决策:主要考核铜都街道绩效目标设置明确性、科学性,基本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以及人力等资源投入合理性。
2. 部门管理:主要考核铜都街道在预算执行、管理和财务、人力、资产、业务管理方面的内容。
3. 部门绩效:根据铜都街道2019年部门的主要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及履职情况进行指标设定,考核农业基础设施、综合交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产业发展项目5个方面是否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反映部门整体支出达到的效果,包括保障民生,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脱贫人口增长率,农村经济收入增长率,社会保障覆盖率,部门内部人员满意度。
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各级指标依据其指标权重确定分值,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最终得分由各项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到。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优(得分≥90 分);良(80 分≤得分<90 分);中(60≤得分<80分);差(得分<60 分)。绩效评价指标设置情况参见附件3。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铜都街道2019年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综合得分:93.00分,等级为“优”。
2.主要绩效
(1)经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正大集团昆明东川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已完成青年鸡场1-6栋、蛋鸡场1-18栋主体工程建设项目;二是面条加工生产线项目已在试运营阶段;三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营盘社区和集义社区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建设;四是梨坪村光伏提水建设项目已完工待验收;五是块河村光伏提水建设项目,已完工待验收;六是铜都街道李子沟三产业一中心建设项目主体预制件制作等工作。
(2)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完成对辖区25个村、13个村改居社区进行农村经济收入预测,2019年三季度预测经济总收入66011.6万元,同比去年增长6%,人均纯收入7752.1元,同比去年增长8%。
(3)紧抓乡村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森林管护、生态护林、林业产业、营造林等生态补偿和造林工程项目,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2019年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43万元,涉及户数5369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核桃提质增效1800亩,完成腊利河小海沙坝边坡绿化,栽植凤凰、云南樱花、榕树等各类植物800余株;义务植树20万株;完成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1.1万亩。组织召开了铜都街道护林员、封山守卡人员培训会议。
(4)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人居环境品质明显提升
严格按照“冻结存量、杜绝增量、长效控制”的原则,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查处涉及违法违章建筑物45宗,拆除总面积247060.4平方米,易地搬迁拆除25宗,拆除面积134265平方米。街道因地制宜,明确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办法,完成绿茂垃圾处理厂建设;购买垃圾集装箱216个,垃圾转运车15辆,垃圾桶320个,垃圾收集三轮车13辆,已投入各村使用。创建美丽宜居型村庄4个,提升改善型村庄4个。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1400个。
(5)巩固脱贫攻坚,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建设美丽乡村,对龙洞、梅子、中殿、奔多和小牛厂5个村进行道路硬化、场地硬化、村庄亮化和环境卫生整治,每个村(社区)投入补助资金45万元,共计投入225万元;开展“雨露计划”补助,2019年春季补助331人,补助资金49.65万元;发放贷款2164万元,惠及农户448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C、D级)6572户,其中C级140户,D级6432户(建档立卡3228户、低保户736户、贫困残疾户126户、分散供养户70户、一般户2272户);完成实际搬迁1822户6770人,其中建档立卡1201户4442人,同步搬迁621户2328人。
(6)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
完成技能培训205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00人,完成100%,技能培训建档立卡完成1451人,完成116.08%)。完成转移就业8235人,完成率105 %(其中建档立卡任务数1309人,完成100%);组织就业招聘会,组织参加区就业局召开招聘会6次,参加招聘会人数2000人次,组织铜都街道专场招聘会10场。
教育事业,劝返辍学学生50人。组织捐款资助了26名学生;发放城市低保户8451户14657人;发放农村低保2885户,3540人,月发放金额1295080元。养老保险现有参保人数18196人,目前完成参保11882人,已领取待遇人员5311人;50个村(社区)完成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7289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52人,共发放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892人,发放救助金613.0399万元;街道48个村(社区)文化室建设已做到全覆盖。
(二)具体绩效分析
通过对铜都街道提供的2019年工作总结和实地评价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铜都街道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如下表:
表4:2019年铜都街道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评分情况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得分 | 指标解释 | 指标评分细则 | 评分说明 |
A部门决策(35分) | A1部门目标(12分) | A11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2分) | 2 | 部门(单位)中长期规划目标的设定情况;中长期规划目标应设定明确,应与政府中长期规划目标相适应,且应与部门职能相适应。 | ①设定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得0.25分;②设定的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明确,得0.5分;③能够适应《东川区“十XX五”规划》,得0.25分;④能够与部门职能相适应,得0.5分。 | |
A12年度工作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2分) | 2 | 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的设定是否明确合理 | ①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是否明确设定,得1分;②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一致,得1分。 | |||
A13年度工作计划与年度工作目标的一致性(2分) | 2 |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是否与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相一致。 | 将部门详细工作计划与年度工作目标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2分。 | |||
A14绩效目标合理性(3分) | 3 |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年度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 ①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1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1分;③与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相一致计1分。 | |||
A15绩效指标明确性(3分) | 3 | 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依据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绩效指标是否可衡量。 |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1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0.5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0.5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1分。 | |||
A2部门职能(10分) | A21部门职能的明确性与科学性(1分) | 1 | 考察部门职能界定是否明确科学,是否有相关文件。 | ①职能明确、设定依据充分,得1分;②有“三定”文件,但职能描述不明确,得0.5分;③没有职能设定的文件依据且职能不清,得0分 | ||
A22年度工作目标与部门职能的适应性(4分) | 4 | 部门所设定的具体目标是否与部门职能相适应。 | 将部门详细工作目标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4分。 | |||
A23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的匹配性(4分) | 4 | 部门年度各类具体工作是否与部门职能相匹配。 | 将部门年度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对应匹配,视匹配情况酌情得0-4分。 | |||
A24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的明确性(1分) | 1 | 部门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是否明确 | ①有职责文件制度规定部门各科室及下属单位具体职责,得0.5分;②具体职责明确,得0.5分。 | |||
A3资源配置(13分) | A31基本支出预算合理性(2分) | 2 | 用以反映部门年度基本支出预算是否根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标准进行合理编制。 | ①如实核定人员基数,得1分;②根据基本预算标准进行编制,得1分。 | ||
A32项目支出预算合理性(4分) | 4 | 用以反映部门年度项目支出预算程序、预算依据、适用范围的合理性。 | ①预算程序合理,得1分;②预算依据充分,得2分;③符合资金使用范围,得1分。 | |||
A33人力资源投入合理性(2分) | 2 | 用以反映部门核定人员的编制与部门工作内容的合理性 |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视匹配情况得0-2分。 | |||
A34办公资源投入合理性(2分) | 2 | 用以反映部门现有办公资源能否满足部门日常工作需求。 | ①办公资源经费保障充足,得1分;②办公资源配置合理,得1分。 | |||
A35重点项目资源分配合理性(3分) | 3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 根据重点项目资源分配,对重点项目完成实施的保障程度进行评分。能够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全面完成当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得满分,每有一项重点项目因资金不足无法完成,则权重(3分)的1/3扣分,扣完为止。 | |||
B部门管理(20分) | B1预算管理(7分) | B11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1分) | 1 | 部门基本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基本支出决算/部门基本支出预算×100%。决算数:部门本年度基本支出实际支出资金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数以及当年批复的调整数。预算完成率≥95%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权重进行扣分。 | |
B12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4分) | 2 | 部门项目支出本年度决算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程度。 | 预算执行率=部门项目支出决算/部门项目支出预算×100%。决算数:部门(单位)本年度项目支出实际支出资金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单位)项目支出预算数以及当年批复的调整数。预算完成率≥95%得满分,未到按权重进行扣分。 | 项目支出年初预算项目支出945.70万元,决算支出10,155.06万元。 | ||
B13“三公经费”控制率(1分) | 1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控制率≤100%得满分,≥120%得0分,区间内按权重进行扣分。 | |||
B14预算调整情况(1分) | 1 | 用以反映预算单位是否根据年中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合规进行预算调整。 | ①根据年中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申请预算调整,得0.5分;②按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得0.5分 | |||
B2财务管理(6分) | B2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1分) | 1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 ||
B22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 | 4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1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1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专题论证,1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1分;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一旦存在该指标不得分。 | |||
B23财务监控的有效性(1分) | 1 | 用以反映部门财务监控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包括监控、监督措施的制定及执行等方面。 | ①制定明确的财务监控监督措施,得0.5分;②监控、监督措施执行有效,得0.5分; | |||
B3人力资源管理(2分) | B31在职人员控制率(1分) | 1 |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人员编制数。在职人员控制率≤100%得满分,有超出不得分。 | ||
B32人力资源管理执行情况(1分) | 0.5 | 考察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健全性及执行规范性,包括在编、派遣、临时员工的管理,包括招聘、培训、工资发放及考核等。 | ①有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文件或参照文件,得0.5分;②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对各类型人员进行管理和考核,得0.5分 | 未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文件 | ||
B4资产管理(2分) | B4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1分) | 1 |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使用而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使用办法等管理制度,得0.25分;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得0.25分;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得0.5分。 | ||
B42固定资产在用率(1分) | 1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程度。 | 固定资产在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固定资产在用率达到95%以上得满分.每降低1%扣权重分(1分)5%,扣完为止。 | |||
B5业务管理(3分) | B51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及执行情况(1分) | 1 | 部门为加强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执行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业务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已制定或具有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制度,得0.25分;②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0.25分;③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得0.5分。 | ||
B52政府采购规范性(1分) | 1 | 考察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程序、采购方式的规范性 | ①政府采购方式、程序都规范,得满分;②采购方式、程序中每有一点不规范,扣0.5分,扣完为止。 | |||
B53监督考核情况(1分) | 1 | 考察部门是否对各所属单位或项目实施主体进行工作监督和定期考核。 | 有定期指导记录、考核结果,得1分,缺少项按权重进行扣分。 | 未提供定期记录。 | ||
C部门绩效(45分) | C1部门产出(18分) | C11脱贫攻坚项目完成情况(4分) | 3 | 美丽乡村建设、“雨露计划”补助发放、小额贷款项目、农村危房改造(C、D级)等项目的完成情况 | ①完成铜都街道对龙洞、梅子、中殿、奔多和小牛厂5个村进行道路硬化、场地硬化、村庄亮化和环境卫生整治项目计划目标,得1分; | 2019年春季补助331人,补助资金49.65万元,秋季学期补助工作正在申报中;截止8月30日,已发放贷款2164万元,惠及农户448万元,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开展中。 |
C12生态环境建设完成情况(2分) | 2 | 考察退耕还林、森林管护、生态护林、林业产业、营造林等生态补偿和造林工程项目等项目完成情况 | ①完成兑付5369户生态补贴,得0.5分; | |||
C14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情况(4分) | 3 | 考察提升农村服务能力,增强广大农村群众活动场所、完善卫生管理体系等情况 |
|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营盘社区和集义社区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建设; | ||
C15城市坏境卫生建设完成情况(2分) | 1.5 | 考察铜都街道城市规范和净化环境卫生工作完成情况。 | ①完成铜都街道城市规范相关指标,得1分;②完成净化环境卫生计划指标得1.0分; | 无害化卫生户厕任务数为2030个,已完成1400个。 | ||
C16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完成情况(4分) | 4 | 考察劳务输出、教育事业、计生工作、社会保障、基层文化完成情况 。 | ①进行技能培训9400人,转移就业人数7773人,组织就业招聘会至少3次,得1分; | |||
C17考核任务完成率(2分) | 2 | 本年度铜都街道考核达标实际工作数与铜都街道考核达标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考核目标执行情况 | 考核完成率=(考核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考核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上级部门(或同级政府)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考核完成率达到100%得满分,未达到按权重进行扣分。 | |||
C2部门效果(21分) | C21脱贫人口增长率(4分) | 4 | 本年度铜都街道脱贫人口数与上年度铜都街道脱贫人口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铜都街道对脱贫成效的努力程度。 | 铜都街道脱贫人口增长率=(2019年铜都街道脱贫人口数-2018年铜都街道脱贫人口数)/2018年铜都街道脱贫人口数;2019年铜都街道脱贫人口增长率大于零得2分;小于等于零0分。 | 2014至2018年累计已脱贫5500户20075人,2019年已标注脱贫155户427人。 | |
C22农村经济增长率(2分) | 2 | 考察铜都街道办事处2019年度脱贫攻坚项目实施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对农民人均年收入的影响情况。 | 铜都街道2019年农村经济增长率=(2019年铜都街道农村经济收入总数-2018年铜都街道农村经济收入总数)/2018年铜都街道农村经济收入总数;2019年铜都街道脱贫人口增长率大于零得2分;小于等于零0分。 | 2019年三季度预测经济总收入66011.6万元,同比去年增长6%,人均纯收入7752.1元,同比去年增长8%。 | ||
C23森林火灾降低率(2分) | 2 | 考察铜都街道办事处通过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后,铜都街道办事处2019年森林火灾减少情况。 | 森林火访降低率=(本年度森林火灾发生数-上年度森林火灾发生数)/上年度森林火灾发生数×100%,森林火灾降低率≤0得满分,超过按权重进行扣分。 | 2019年度火警、火情发生次数较2018年度降低,森林火灾降低率≤0。 | ||
C22社会保障覆盖率(2分) | 2 | 考察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情况 | 考察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临时救助覆盖情况,酌情得0-2分 | 铜都街道50个村(社区)全部覆盖 | ||
C25历行节约、充分利用资金(3分) | 2 | 考察农村水利工程项目、道路工程项目、农村集体活动设施、农村生活环境等基础设施覆盖率 | ①完成铜都街道水利工程项目计划目标,得1分; ②道路工程项目完成计划目标,得1分; ③农村集体活动设施得到完善,得1分; ④农村生活环境有明显改善,得1分。 | 铜都街道已经在农业水利、道路硬化等方面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但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导致部分村(社区)在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 ||
C26街道部门工作人员满意度(4分) | 4 | 铜都街道部门相关人员对部门的满意情况。 | 根据满意度线性统计取加权平均分值。满意度达到85%,得满分;满意度低于85%,每降低1%,扣权重分5%。 | |||
C27铜都街道人民群众满意度(4分) | 4 | 铜都街道人民群众对铜都街道工作的满意情况。 | 根据满意度线性统计取加权平均分值。满意度达到85%,得满分;满意度低于85%,每降低1%,扣权重分5%。 | |||
C3部门可持续发展(6分) | C31队伍建设情况(2分) | 1 | 考察部门管理人员是否定期接受培训,熟悉政策、提高业务能力。 | 部门全体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业务或政策等培训,酌情得0-2分。 | 非全体部门人员均接受过相应培训,此项扣减1分。 | |
C32信息共享、公开情况(2分) | 2 |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绩效信息及其他信息,是否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信息公开透明及信息共享情况。 |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绩效信息及其他信息,得0.5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绩效信息及其他信息,得0.5分。③各处室、下属单位及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得1分。 | |||
C33长效管理创新情况(2分) | 2 | 考察部门是否在鼓励处室改进管理、提高效率方面建立了新举措,比如人员绩效考核机制、信息化建设、数据库管理等,是部门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管理创新机制和措施明确,且有相应工作及产出。酌情得0-2分。 | |||
合计 | 100分 | 93 |
五、主要经验做法
铜都街道2019年完成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履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职责,在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铜都街道办事处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尚未制定详细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问责机制,预算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待进行针对性逐一完善。
(二)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细化
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办〔2013〕129号),该办法规定“预算部门对照财政部门批复的绩效目标,收集、审核、汇总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绩效跟踪监控运行情况,撰写绩效运行跟踪分析报告…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实际执行中铜都街道办事处对部分可量化的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了监控,但未对全部的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汇总,分析绩效目标与执行情况的差异,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偏差,并编制绩效运行监控报告。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强化制度建设,细化绩效管理
一是强化制度性建设。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内控体系建设和财务管理新要求,以绩效目标为导向,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使得预算申报、执行和绩效管理有章可循,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二是细化绩效过程管理。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定期采集和分析绩效运行信息,及时掌握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预期效果,发现预算支出绩效运行与原定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情况严重的暂缓或停止项目执行。铜都街道应组织对所属单位预算绩效目标进行阶段性进度报告,并重点关注部分资金规模较大和社会公众关注的民生类项目。
三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作为部门次年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建议铜都街道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问责机制,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被评价单位,对绩效好的予以表彰,对绩效差的及时进行调整或退出。
(二)完善预算管理工作
一是充分结合铜都街道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市委市政府的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及部门年度绩效目标,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对项目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预算编制更加精细,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对资金使用性质、管理特点类同,支持对象相近的专项资金进行归并或整合。
二是加强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台账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月报制度,及时收集和汇总本部门的预算下达、项目实施、资金支付等信息,按月对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妥善解决,形成有效台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