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008-313899 主题分类: 预决算绩效管理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8-18 17:08
名 称: 昆明市东川区土壤肥料工作站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东川区土壤肥料工作站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18 17:08
字号:[ ]

昆明市东川区土壤肥料工作站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19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20〕3号)文件精神,我单位及时对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进行了全面综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昆明市东川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简称东川区土肥站,成立于2007年3月,是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独立的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服务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事业编制人数12人,专业技术人员11人,专业技能人员1人,截止2019年12月31日止在职职工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专业技能人员2人,退休人员4人。

(二)部门职能。

主要职能是负责农业生产中土壤、肥料、节水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指导及推广,为合理利用土、肥、水资源提供技术与监测服务;土壤资源调查、规划、改良、利用;土壤、肥料、节水技术管理指导及推广;新肥料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有机肥资源调查利用;土肥水资源监测、分析评价;农田用水、农田废弃物、农田环境监测、分析评价;土肥水技术培训。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实施了“东川区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在全区8个乡镇(街道)集中连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4.8万亩以上,其中:选择6个粮经药作物生产的重点乡镇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万亩以上。在全区范围开展取土化验54个,统筹安排田间试验8个,完成54个调查点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取样和化验分析工作,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通过项目实施,力争实现“三个促进”,即促进耕地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促进长效机制建设。

2.开展耕地质量例行监测

配合昆明市农业农村局能环处开展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例行监测点7个点位的监测任务。“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已开展多年,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优先保护区、严格管控区、安全利用区所布设点位定点进行定点监测。通过采集土壤及农产品上交检测机构进行分析检测动态掌握耕地质量变化(检测结果本站无权掌握)。2019年改进了采样方式,通过手机APP进行现场采样监控任务跟进,所以此项无纸质佐证。

3.启动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前期工作

为有序推进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清单,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结合我区农用地土壤质量环境类别划分及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土肥站开展了“东川区农用地土壤污染区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协同监测”工作。本项工作东川区共需要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区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协同监测点位269个采样任务,共覆盖全区六镇一乡一街道88个村委会,需采集农产品样品269份,土壤样品30份上交上级部门进行分析检测,检测结果在2020年作为我区农用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的重要依据。

采样工作自2019年9月13日开始至10月13日共采集流转了农产品样品92个、土壤样品11个,点位核实共98个。由于东川海拔高差大种植结构多样加之任务下达晚,预计能采的全部采完需到明年下半年预计采样任务需到2020年5月才能完成。

4.完成省级长期定点耕地地力监测工作与NE(专家推荐系统)施肥参数校正试验

同样以化肥使用减量为目的,土肥站第二年与省农科院环资所合作开展“NE(专家推荐系统)施肥参数校正试验”并长期定点对试验地地力指标进行监测,项目安排在铜都街道李子沟村实施。试验方案与2018年一样,2019年9月27日进行测产,试验报告需待省农科院环资所检测后出具。

5.绿肥种植推广

紧扣我区耕地地力提升、化肥减量工作要求主线,积极探索适宜我区技术方案并加以推广。2017年以来土肥站与云南省农科院环资所实施《国家绿肥体系建设项目中子项目绿肥产业化新品种筛选与大田种植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东川项目县工作。

项目结合今年前期干旱救灾绿肥种子60吨发放(由仔种站实施),预计下半年全区绿肥(以光叶紫花苕为主)可达3万亩左右,占全区耕地1/16,可有效减少氮磷肥使用10%,折合化学纯减氮55200公斤、减磷24000公斤。

绿肥的种植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在一定程度钝化土壤重金属活性。

6.肥料销售与利用监管

2019年以来,为维护农民的利益和保障农资市场的安全,土肥站主要围绕城区化肥经营市场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根据《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局关于印发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通知》(东农发〔2017〕3号)精神,《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要求,土肥站主要开展对市区7家肥料经销商每年6次的随机检查工作。7家肥料经销商为:①昆明盾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②昆明光芬农资销售有限公司;③东川区昆明正大饲料批零门市;④云南东川利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⑤云南东川利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庄稼医院一门市;⑥云南东川利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庄稼医院;⑦东川区欣禾丰农资经营部。

重点抽查检查所销售肥料产品的肥料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包装标识是否规范、是否有夸大产品功效,是否存在销售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肥料登记证等情况。执法人员同时要求销售商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共同维护良好的肥料经营秩序。

2019年全年不定期对城区市场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1人次,对7家肥料销售主体进行了147人次抽查检查,通过抽查检查,没有发现违规经营的现象。二是全区多个肥料批发或零售销售门市及神瑞农业有限公司和懿堂春科技有限公司两个生产厂家进行肥料检查,检查了肥料三证是否齐全并随机抽取了10个复合肥,3个有机肥,1个水溶性肥共5个样品送土肥站化验室检验。通过执法检查,确保了农民群众肥料使用安全。三是:围绕城区化肥经营市场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和项目涉及的各乡镇完成项目工作的同时,还就地开展农资市场打假宣传活动,2019年共开展农资市场打假宣传8次150人次。

7.开展农户施肥调查

按照昆明市土肥站部署安排,2019年东川土肥站根据种植区域、土壤气候类型、耕作制度及栽培模式、施肥水平等,按照重点区域重点调查、点面结合的原则,开展了施肥情况调查,填写农户施肥调查表1400份。

(四)部门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单位为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制定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规范》《合同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收支管理内部控制规范》《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19年我站预算安排总收入196.9551万元。其中2130104-农业事业机构收入195.3238万元, 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收入1.6313万元。

2019年我站财政拨款总收入为251.8789万元,从财政款项来源分:2010399-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收入215.9786万元;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收入7.8621万元(其中: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1.6221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补助6.24万元),项目收入:2130104-羊肚菌和绿肥品种筛选试验示范经费(非同级财政拨款)10万元;2130126-农村公益事业收入4.8万元;2130135-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收入8万元;上年末项目结转5.2382万元(其中:2110399-其他污染防治1.8082万元、2130104-农业局土肥站等3家基层站所新搬办公室改造资金3.43万元)。

2019年我站财政拨款总支出为250.5656万元,从财政款项来源分:2010399-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收入215.9786万元;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收入7.8621万元(其中: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1.6221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补助6.24万元),项目支出:2110399-其他污染防治1.8082万元;2130104-羊肚菌和绿肥品种筛选试验示范支出(非同级财政拨款)8.6867万元、结转结余1.3132万元;2130104-农业局土肥站等3家基层站所新搬办公室改造资金支出3.34万元;2130126-农村公益事业收入4.8万元;2130135-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收入8万元。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9年公务接待费0.103万元,产生原因:省农科院付丽波研究员一行20人,到东川落实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示范及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防控模式攻关及应用。

(2)会议费支出情况:2019年无会议费支出情况。

(3)培训费支出情况:2019年无培训费支出情况。

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2019年末无事业结余。项目结转:2130104-羊肚菌和绿肥品种筛选试验示范经费(非同级财政拨款)1.3132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中。

(六)政府采购情况。

(七)固定资产情况。

我单位资产合计5.7125元,其中:银行存款1.6302万元,固定资产35.0238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折旧31.4287万元,无形资产1.27万元,无形资产累计摊销0.7827万元;负债合计0.3169万元,其中:其他应付款为0.3169万元;净资产合计5.3955万元,其中:累计盈余5.3955万元。与2018年相比,银行存款减少4.3778万元,固定资产减少2.478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单位按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绩效考核的个性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加强对“三公”经费控制、固定资产管理、公开预决算;项目实施前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方案中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涵盖了产量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实施项目测产验收后对绩效总目标完成情况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构建起较清晰、较细化、较合理、基本可衡量的部门预算支出绩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土肥站将负责农业生产中土壤、肥料、节水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指导及推广,合理利用土、肥、水资源提供技术与监测服务;农田用水、农田废弃物、农田环境监测、分析评价;土肥水技术培训。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

1、前期准备:按照要求自评小组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了认真学习,根据部门整体收支情况制定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实施方案,设计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问卷调查表。

2、组织实施:核查2019年财政预算批复执行及部门整体支出情况,着重核查“三公”经费及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3、分析评价:依据设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形成了综合性书面报告。

(二)评价目的。

通过收集部门(单位)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部门(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根据《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19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20〕3号)我单位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评价小组采取座谈等方式听取情况,检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并根据报送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是2019年纳入区级部门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

自评时间:2019年4月16日至5月13日。

我单位成立绩效评价小组,组长:堵川;成员:宋艳、黄惠、聂胜勇、雷毅、谭静。绩效评价小组在单位进行绩效自评工作中认真阅读相关指标,按要求认真收集、准备相关材料,分析研究,核实相关资料,按指标要求规定内容进行绩效评价,提高绩效评价水平和评价结果的认可度,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权威性。确保报送数据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根据《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19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20〕3号)的相关要求,我站开展了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通过自查自检,查缺补漏,完善项目实施,严格按要求完成各项科技措施和资金补助,严格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

2.主要绩效。

①实施“东川区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在全区8个乡镇(街道)集中连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4.8万亩以上,其中:选择6个粮经药作物生产的重点乡镇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万亩以上。在全区范围开展取土化验54个,统筹安排田间试验8个,完成54个调查点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取样和化验分析工作,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通过项目实施,力争实现“三个促进”,即促进耕地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促进长效机制建设。

开展耕地质量例行监测

配合昆明市农业农村局能环处开展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例行监测点7个点位的监测任务。“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已开展多年,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优先保护区、严格管控区、安全利用区所布设点位定点进行定点监测。通过采集土壤及农产品上交检测机构进行分析检测动态掌握耕地质量变化(检测结果本站无权掌握)。2019年改进了采样方式,通过手机APP进行现场采样监控任务跟进,所以此项无纸质佐证。

启动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前期工作

为有序推进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清单,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结合我区农用地土壤质量环境类别划分及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土肥站开展了“东川区农用地土壤污染区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协同监测”工作。本项工作东川区共需要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区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协同监测点位269个采样任务,共覆盖全区六镇一乡一街道88个村委会,需采集农产品样品269份,土壤样品30份上交上级部门进行分析检测,检测结果在2020年作为我区农用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的重要依据。

采样工作自2019年9月13日开始至10月13日共采集流转了农产品样品92个、土壤样品11个,点位核实共98个。由于东川海拔高差大种植结构多样加之任务下达晚,预计能采的全部采完需到明年下半年预计采样任务需到2020年5月才能完成。

完成省级长期定点耕地地力监测工作与NE(专家推荐系统)施肥参数校正试验

同样以化肥使用减量为目的,土肥站第二年与省农科院环资所合作开展“NE(专家推荐系统)施肥参数校正试验”并长期定点对试验地地力指标进行监测,项目安排在铜都街道李子沟村实施。试验方案与2018年一样,2019年9月27日进行测产,试验报告需待省农科院环资所检测后出具。

绿肥种植推广

紧扣我区耕地地力提升、化肥减量工作要求主线,积极探索适宜我区技术方案并加以推广。2017年以来土肥站与云南省农科院环资所实施《国家绿肥体系建设项目中子项目绿肥产业化新品种筛选与大田种植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东川项目县工作。

项目结合今年前期干旱救灾绿肥种子60吨发放(由仔种站实施),预计下半年全区绿肥(以光叶紫花苕为主)可达3万亩左右,占全区耕地1/16,可有效减少氮磷肥使用10%,折合化学纯减氮55200公斤、减磷24000公斤。

绿肥的种植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在一定程度钝化土壤重金属活性。

肥料销售与利用监管

2019年以来,为维护农民的利益和保障农资市场的安全,土肥站主要围绕城区化肥经营市场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根据《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局关于印发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通知》(东农发〔2017〕3号)精神,《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要求,土肥站主要开展对市区7家肥料经销商每年6次的随机检查工作。7家肥料经销商为:①昆明盾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②昆明光芬农资销售有限公司;③东川区昆明正大饲料批零门市;④云南东川利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⑤云南东川利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庄稼医院一门市;⑥云南东川利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庄稼医院;⑦东川区欣禾丰农资经营部。

重点抽查检查所销售肥料产品的肥料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包装标识是否规范、是否有夸大产品功效,是否存在销售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肥料登记证等情况。执法人员同时要求销售商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共同维护良好的肥料经营秩序。

2019年全年不定期对城区市场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1人次,对7家肥料销售主体进行了147人次抽查检查,通过抽查检查,没有发现违规经营的现象。二是全区多个肥料批发或零售销售门市及神瑞农业有限公司和懿堂春科技有限公司两个生产厂家进行肥料检查,检查了肥料三证是否齐全并随机抽取了10个复合肥,3个有机肥,1个水溶性肥共5个样品送土肥站化验室检验。通过执法检查,确保了农民群众肥料使用安全。三是:围绕城区化肥经营市场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和项目涉及的各乡镇完成项目工作的同时,还就地开展农资市场打假宣传活动,2019年共开展农资市场打假宣传8次150人次。

开展农户施肥调查

按照昆明市土肥站部署安排,2019年东川土肥站根据种植区域、土壤气候类型、耕作制度及栽培模式、施肥水平等,按照重点区域重点调查、点面结合的原则,开展了施肥情况调查,填写农户施肥调查表1400份。

(二)具体绩效分析。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

1、经济性分析

成本(预算)控制按照规定,对于基本支出中的工资福利支出(人员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按照实际在编人员及进度均衡支付;对于商品及服务支出(公用支出)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实现内部报告审批制度,实时监控支出情况;对于项目支出的经费使用按实际人员进行补贴。

2、效率性分析

2019年各项日常性工作正常有效开展,支出预算执行进度为100%。我单位较好地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和相关的各项重点工作,在各项支出中,严格按财经纪律保证了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有效。

五、主要经验做法

我单位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根据相关规定,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加强部门资金的使用管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按制度办事,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细、严、实。

项目资金管理在执行《会计法》和农业局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项目指定的专门用途和使用范围使用,做到专项资金实行专项报告、专款专用、主管领导把前监督、项目主持人掌握使用,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稽核相结合,形成多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格局,尽量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避免和减少损失,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

1.基本支出经费保障水平偏低。综合近几年我单位批复预算看,预算执行基本围绕保人员经费、保正常运转进行。从决算情况看,基本支出比重比较大。

2.预算拨付资金滞后。每年项目经费下达晚,到位就更晚,要年底才到实施单位;导致项目工作无法及时推进和正常开展。

3.职工年龄偏大,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化验分析检测没有专业人员,专业知识落后,实践操作水平低下,存在后备不足,断档的现象。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科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预算的编制;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的审核,严格按照实际使用用途进行资金支付项目的列报,严格按照实际的费用支出内容进行财务核算,控制超支现象的发生。

3.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严格“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流程,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及时登记、更新台账,加强资产卡片管理,年终前对各类实物资产进行全面盘点,确保账账、账实相符。

东川区2019年土肥站区镇配肥站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