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设有事业编制23人,实有人数19人,其中:站长1名,副站长1名;技术人员13人,技术工人3人,管理人员3人;退休人员11人,遗属1人。
(二)部门职能。
参与制定本区农机技术推广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农机技术的专业培训;提供农机技术、信息服务;对确定推广的农机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指导乡级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机专业户进行农机技术推广活动。
农机技术推广规范拟定,推广计划编写;农机技术新课题的确定;农机技术储备;新型农机具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基层推广机构业务指导;农机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
(三) 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全力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东川区共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3.13万元,完成资金总额的94.66%,补贴机具109台(套)其中:微耕机56台、谷物联合收割机1台、水稻插秧机1台、收获机4台、保鲜冷库1个、轮式拖拉机4台,脱粒机40台,饲草加工机械2台。受益户103户。
2、认真开展农机技术宣传培训工作
为切实加强农机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农机操作人员的农机操作水平,推进农业安全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2019年,市级下达东川的农机培训任务数为1200人次,在市农机化学校和区农业局的支持下,为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农机推广站积极与农机科、法规科及农机监理所联系,积极争取区农业局项目支持,截至10月15日,共培训697人次,其中:集中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机技术培训1期,培训人员50人次,开展农机安全培训1期50人,开展农机技术现场观摩示范培训143人,开展单位职工参加拖拉机复训培训4人,开展新购机农民现场培训450人次,主要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维修保养、农机深松、农机安全常识、秸秆还田技术与作用、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微耕机使用技术、青饲料切碎机安全操作常识等方面开展了培训。截至10月15日共发放宣传、技术资料、宣传品5000多份。
3、全力抓好农业机械试验示范项目工作。促进农业机械推广工作。
(1)抓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
抓好马铃薯机械化耕种收试验示范项目。2019年,东川区加大了马铃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引进马铃薯双垄播种机1台,在阿旺镇岩头村开展马铃薯机械化耕种收试验示范面积150亩,截至10月15日,借助示范共开展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和收获现场观摩培训会2次。抓好红土地镇炭房村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示范项目2019年以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红土地镇炭房村示范推广小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项目,共引进小型马铃薯收获机具14台,用于扶持红土地镇炭房村村集体经济组织,试验示范项目采取整村推进的形式进行,以期取得实效,载至10月15日14台小型马铃薯收获机已全部发放到炭房村,正在组织机手培训。通过示范,广泛宣传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在省时、省工、省力及促进农民节本增效增收方面的效益,从而带动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全面发展。
(2)抓好玉米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技术示范项目
2019年,东川区以阿旺镇岩头村为核心实施玉米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技术示范项目,全区示范面积250亩,主要在示范样板上实施玉米机械化耕整、机械化植保防治、机械化收获及秸秆切碎还田等技术措施,通过示范,广泛宣传玉米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在收获方面的省工、省时、省力等方面的效益和秸秆切碎还田后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减少秸秆焚烧的作用。
(3)抓好新机具新技术示范项目实施
2019年东川区以玉米机械化播种为主,引进玉米播种机1台,在阿旺镇岩头村开展玉米机械化播种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00亩。主要在示范样板上开展以玉米机械化播种为主,其他机械化技术为辅的玉米机械化种植试验示范工作,通过试验,努力促进东川玉米种植逐步向机械化种植发展。
4、抓好农机深松工作
农机深松技术是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农作物水、肥、气、热通透性的一项技术措施,截至10月15日,全区共完成农机深松面积200亩,预计补助农机深松资金0.5万元。
5、抓好面源污染工作
(1)、抓好移动源普查工作。为抓好农业机械移动源污染普查工作,农业局制定下发了农业机械普查方案,要求各乡镇(街道)开展农业机械普查工作,为面源污染移动源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2)、抓好秸秆污染源普查工作。主要抓好规模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利用秸秆的普查工作。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3)、抓好农作物秸秆台帐建设工作
一是对全区120户农户产生和利用秸秆情况进行抽查普查;二是对全区77家秸秆利用企业(合作社)进行秸秆利用普查。三是做好系统录入上报工作。
6、全面抓好党建工作
(1).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意识。
(2).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
(3).严格抓好“三会一课”工作。
(4).努力抓好“主题党日”工作。
(5).抓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6).抓好作风纪律宣传教育工作。
(四)部门管理制度。
我单位制定了预算业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19年,东川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总收入316.85万元。基本支出306.02万元,项目支出10.83万元。其中:2130104-农业事业机构支出302.06万元; 20805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6万元;2130106-科技转化及推广服务1.47万元;2130199-其他农业支出9.36万元。2019年总支出316.85万元, 其中:2130104-农业事业机构收入302.0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95.46万元,主要反映开支的在职职工的劳动报酬及为在职职工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商品和服务支出5.62万元,主要反映的是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公用经费的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98万元,主要反映的是对遗属生活补助的开支; 20805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3.96万元,主要反映为退休职工缴纳的医疗费和退休生活补助的支出。
(六)政府采购情况。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2019年报批政府采购审批一次,采购预算金额为12.7万元,实际完成政府采购一次,实际采购金额为10.6010万元,为政府招投标采购,其中:教室桌子和椅子,金额为1万元;电脑、扫描仪等金额为9.6010万元。
(七)固定资产情况。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2019年资产报废2批,分别为:2019年9月根据国资处字【2019】第DC-45号文件做了账务处理,处理金额为4.049万元,2019年12月根据国资处字【2019】第DC-68号文件做了账务处理,处理金额为1.102万元,其他资产增加了教室桌子和椅子,金额为1万元,评估入账车辆2张,价值3.347万元,新购电视2台,价值0.478万元,新购装订机1台价值0.46万元,乒乓球桌1张,价值0.2588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总体绩效目标(2018年-2020年期间):农机购置和深松的宣传、核实、档案管理工作,完成补贴资金25万;农机具试验示范、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宣传推广300台农业机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3期,合计130人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2019年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农机购置和深松的宣传、核实、档案管理工作,完成补贴资金20万;农机具试验示范、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宣传推广50台农业机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1期,合计30人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目的。通过对我单位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了解我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收集部门(单位)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部门(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东政发〔2015〕104号)、《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16〕169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东政办发〔2017〕24号)、《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东政发〔2017〕110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东政发〔2017〕111号)、《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昆财绩〔2018〕60号),部门(单位)2019年度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批复(含预算调整追加)文件,部门(单位)三定方案、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及中长期规划,专项资金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部门(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央、省、市、区相关政策规定等。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为纳入区级部门预算管理的东川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总收入316.85万元。其中:2130104-农业事业机构支出302.06万元(工资和福利支出295.4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6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9828元); 20805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6万元(医保3.36万元,公用经费0.6万元),2130106-科技转化及推广服务1.47万元;2130199-其他农业支出9.36万元。
评价时段为: 2019年12月28日前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我单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评价结果:根据《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19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19〕8号)的相关要求,开展了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通过自查自检,查缺补漏,完善项目实施,严格按要求完成各项科技措施和资金补助,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通过自评,我单位评价得分98分。
(二)具体绩效分析。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
1、部门决策方面35分,得分35分:
(1)部门目标方面12分,得分12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明确合理;年度工作目标设定合理明确;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目标一致;部门整体目标和部门职能、年度工作目标一致;整体绩效指标依据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绩效指标可衡量。
(2)部门职能方面10分,得分10分:职能界定明确科学,有相关文件;部门所设定的具体目标与部门职能相适应;部门年度各类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相匹配;部门内设科室具体职责明确。
(3)资源配置方面13分,得分13分:年度基本支出预算根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标准进行合理编制。现有办公资源能满足部门日常工作需求。
2、部门管理方面20分,得分18分:
(1)预算管理方面7分,得分6分:预算完成率≥95%,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为200%,扣1分。
(2)财务管理方面6分,得分6分: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完整,部门使用预算资金符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
(3)人力资源管理方面2分,得分2分:在职人员控制率为87%,人力资源管理健全规范。
(4)资产管理方面2分,得分2分: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完整,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为100%。
(5)业务管理方面3分,得分2分: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程序、采购方式规范,为加强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执行而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未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定期考核扣1分。
3、部门绩效方面45分,得分45分:
(1)部门产出30分,得分30分: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均超过100%,完成购机补贴资金比率331.6%,完成推广农业机械比率108%,完成农机技术培训比率101%。
(2)部门效果10分,得分10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意度和可持续影响等方面实现较好。
五、主要经验做法
坚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原则,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根据相关规定,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加强部门资金的使用管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按制度办事,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细、严、实。
对项目资金管理在遵照《会计法》和农业局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项目指定的专门用途和使用范围使用,做到专项资金实行专项报告、专款专用、主管领导把前监督、项目主持人掌握使用,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稽核相结合,形成多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格局,尽量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避免和减少损失,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我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其中既有面上普遍存在的,也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个性问题。
1、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认识不够。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效、责任、透明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本单位还要进一步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性,高度统一思想,全力支持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
2、预算绩效总体目标建设有待于进一步细化
对本部门预算绩效目标量化指标应进一步适应形势,指标分解还不到位,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工作计划、配套措施还不健全;预算绩效目标及绩效指标还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
3、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加上缺乏系统的培训,部分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了解、不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由此造成绩效评价工作还未摆脱财务考评或竣工验收的影响。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1、努力提高专业素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事务所的新业务,虽然部分工作方法与现有的审计业务类似,但工作目标、评价内容都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人员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确保绩效评价质量。
2、多组织交流学习,加强同行业交流。采取网上案例展示,行业学习培训等方式,加强与财政部门和行业内专家的互动,进一步统一认识,充实业务知识。建议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难点、重点多组织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