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工科信局2019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东川区工科信局2019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摘要
一、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职责
东川区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局是主管全区工业和科学技术工作的区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工业、中小企业、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方针政策;研究拟订相关办法和措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编制工业经济、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乡镇外企业经济年度运行调控方案;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在问题;建立和完善产业预警机制。
(3)研究提出引导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的政策措施;负责组织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项目引进;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的技术和引进技术的出口 与再出口;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企业智力引进工作。
(4)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管理;拟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规章和产业技术政策,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工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5)调查分析相关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供需情况;负责能源及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工作;负责协调铁路、公路重点物资运输工作;负责电力供需的协调工作,组织协调电网建设和电力管理工作;负责盐业行政管理工作。
(6)负责节能行政执法和节能监督工作;指导和督促企业抓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指导和推动企业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清洁生产。
(7)拟订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规划、政策、措施 ,推动建立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技术创新机制。
(8)拟订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维护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9)负责科技改革、科技政策、重大科技项目的调研论证,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建议;负责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负责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保密和技术市场管理;组织实施全区的科普工作。
(10)负责信息产业行业管理,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事件。
(11)承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年度重点工作
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7574万元,民营经济增加值51.18亿元,民营经济从业人员数1-12月完成5.98万,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6.31亿元,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项目22项,投入研发经费11430.27万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3990.84万元。
(三)预算收支总额
2019年财政拨款收入2308.59万元,财政拨款支出2185.98万元,结余为122.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12.28万元,占总支出的41.73%,项目支出1273.70,占总支出的58.27%。
(四)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预算下达数876.25万元,全年实际预算执行数2308.59万余,完成率263.46%。
二、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2019年财政拨款收入2308.59万元,财政拨款支出2185.98万元,结余为122.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12.28万元,占总支出的41.73%,行政事业类项目(补助企业)支出1273.70万元,所有财政拨款资金通过财政一体化平台管理,收入、支出须经过财政授权支付,人员工资完全进入工资统发,从源头上杜绝随意发放各种补贴,项目(补助企业)支出,严格按照上级指标文件要求及东川财政资金拨付程序,及时足额兑付至受补助企业,减轻了企业的生产负担,带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为巩固和提高了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经验、问题和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基本支出经费保障水平较低
综合近几年我局批复预算看,预算执行基本围绕保人员经费、保机构正常运转进行,人均4000元的公用经费无法满足保障单位运转需要,各种矛盾凸显,基本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
(2)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几年来,财政改革日新月异,逐步凸显电子化平台的优越性,但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远远跟不上财政体制改革带来的工作需求,且对许多政策一知半解,故而形成执行相关政策时参差不齐,不利于今后财务工作的有序推进。
2.改进措施及建议
(1)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
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按政策规定及本部门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预算草案,避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划分不准或预算支出与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执行中确需调剂预算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二)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经费审批和控制,规范支出标准与范围,并严格执行。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及时登记、更新台账,加强资产卡片管理,确保账账、账实相符。
(三)加强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新预算法学习培训
加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一是制定和完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各项支出标准,严格按项目和进度执行预算,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二是落实预算执行分析,及时了解预算执行差异,合理调整、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东川区工科信局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
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1.机构情况
东川区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局是独立核算单位。现下设非独立核算二级单位2个,其中: 1个科研所(科技信息中心)、1个监察大队(节能监察大队)。
2.人员情况
东川区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局现有行政编制20人,工勤人员6人。事业编制19人(科技信息中心11人、节能监察大队8人);单位上年末人数114人,其中:在职42人,离休1人、退休71人。本年年末人数112人,在职职工2019年调出2人(行政2人),调入2人(行政2人),新录用1人,退休1人,故年末在职人数为42人;离休人员年末数1人;2019年退休1人,死亡3人,故年末数为70人。
(二)部门职能
东川区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局是主管全区工业和科学技术工作的区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工业、中小企业、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方针政策;研究拟订相关办法和措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编制工业经济、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乡镇外企业经济年度运行调控方案;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在问题;建立和完善产业预警机制。
(3)研究提出引导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的政策措施;负责组织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项目引进;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的技术和引进技术的出口 与再出口;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企业智力引进工作。
(4)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管理;拟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规章和产业技术政策,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工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5)调查分析相关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供需情况;负责能源及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工作;负责协调铁路、公路重点物资运输工作;负责电力供需的协调工作,组织协调电网建设和电力管理工作;负责盐业行政管理工作。
(6)负责节能行政执法和节能监督工作;指导和督促企业抓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指导和推动企业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清洁生产。
(7)拟订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规划、政策、措施 , 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重要的改革试点,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指导科技体制改革主作,推动建立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技术创新机制。
(8)拟订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维护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9)负责科技改革、科技政策、重大科技项目的调研论证,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建议;负责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负责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保密和技术市场管理;负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织实施全区的科普工作。
(10)负责信息产业行业管理,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组织协调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负责协调有关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事件。
(11)承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76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51.18亿元,民营经济从业人员数1-12月完成5.98万,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6.31亿元,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项目22项,投入研发经费1.14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40亿元。
(四)部门管理制度
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并实施的制度有《区工科信局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区工科信局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区工科信局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和民主决策制度》、《区工科信局财务管理制度》、《区工科信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区工科信局物品采购制度》等。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19年财政拨款收入2308.59万元,财政拨款支出2185.98万元,结余为122.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12.28万元,占总支出的41.73%,项目支出1273.70,占总支出的58.27%。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19年政府采购计划50万元,全部为货物采购,实际货物采购47.04万元,主要货物为太阳能路灯。
(七)固定资产情况
2019固定资产余额241.50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94.02万元,通用设备81.07万元,专用设备45.02万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21.39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在区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支持下,确保工业企业产值达到上级指标,积极培育规上企业,继续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稳定原东川国有企业改制职工队伍,继续扶持小微企业,带动城乡居民创业,提高就业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1. 保障原东川区地方商贸(粮食)企业离退休235人、留守组人员10人各项社会保险费,遗属抚恤人员16人。安置组工作人员10人生活补助等。
2. 保障原东川区国有特困企业留守人员、离退休人员387人社会保险缴费;留守人员10人生活补助、社会保险缴费,遗属29人生活补助,葡萄酒厂精神病人1人护工费等。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目的。通过收集部门(单位)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部门(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东政发〔2015〕104号)、《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16〕169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东政办发〔2017〕24号)、《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东政发〔2017〕110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东政发〔2017〕111号)、《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昆财绩〔2018〕60号),部门(单位)2018年度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批复(含预算调整追加)文件等。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2019年1-12月财政预算拨款。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2019年东川区工科信局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自评为:良。
2.主要绩效。
(1)经济性。2019年财政拨款收入2308.59万元,财政拨款支出2185.98万元,结余为122.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12.28万元,项目支出1273.70。增加了受补助企业年营业利润率,为东川区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作出了一定贡献。
(2)效率性。2019年逐月按时发放离退休人员及在职工作人员工资,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按照上级指标文件要求及时兑付政策性企业补助资金。
(3)效益性。逐月按时发放离退休人员和在职工作人员工资及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保障了离退休和在职人员基本工作生活支出需求,让离退休同志在发挥余热的同时无生活后顾之忧,让在职职工在各种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及时兑付政策性企业补助资金,进一步融洽了政企关系,持续减轻受补助企业经济负担,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性扶持力度,带动的各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间接增加企业用工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劳动就业率,助力全区扶贫脱贫攻坚战略,为东川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二)具体绩效分析
(详见2019年东川区工科信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主要经验做法
无。
六、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支出经费保障水平较低
综合近几年我局批复预算看,预算执行基本围绕保人员经费、保机构正常运转进行,人均4000元的公用经费无法满足保障单位运转需要,各种矛盾凸显,基本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
(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几年来,财政改革日新月异,逐步凸显电子化平台的优越性,但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远远跟不上财政体制改革带来的工作需求,且对许多政策一知半解,故而形成执行相关政策时参差不齐,不利于今后财务工作的有序推进。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
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按政策规定及本部门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预算草案,避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划分不准或预算支出与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执行中确需调剂预算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二)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经费审批和控制,规范支出标准与范围,并严格执行。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及时登记、更新台账,加强资产卡片管理,确保账账、账实相符。
(三)加强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新预算法学习培训
加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一是制定和完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各项支出标准,严格按项目和进度执行预算,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二是落实预算执行分析,及时了解预算执行差异,合理调整、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