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监督索引号53011300432600401000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目录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责
二、单位基本情况
三、重点工作概述
第二部分 2024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财政拨款“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十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4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实施粮食生产科技措施,通过农业科技培训,进一步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户有效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依靠科技,集成绿色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主攻单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户种粮水平。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提高科技覆盖率,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设置7个内设机构,包括:主任室、副主任室、综合办公室、财务室、稻作组、旱作组、薯类组。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基层预算单位,无下属单位。
(二)决算单位构成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二级预算单位纳入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度部门决算编报范围。
(三)单位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末实有人员编制32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32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人员0人,非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尚未移交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0人(离休0人,退休0人);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24人(离休0人,退休24人)。
年末其他人员0人。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员0人,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员0人。年末学生0人。年末遗属0人。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车辆编制3辆,在编实有车辆3辆。
三、重点工作概述
2024年农技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区关于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严格按照《东川区2024年粮油生产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产量,通过组装配套先进设施、技术,充分发掘各农作物生产潜能,提高单产,运用科技措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大幅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减药减肥2%。组织了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为种植户及农产品经营者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农技推广服务满意度达90%。认真开展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增粮”的支撑作用。不折不扣的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围绕粮食作物总播面积和总产量2个底线指标,以主攻单产改善品质为重点,坚持示范带动,层层压实“稳面积促增产”责任把粮食安全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一)2024年市级下达东川区粮食底线目标任务22.1万亩。其中:小春粮食3.9万亩,大春粮食18.2万亩,任务产量不低于5.52万吨。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1万亩(油菜播种0.55万亩)。东川区全年实际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4.24万亩,其中夏粮(小春)4.17万亩,产量0.62万吨,秋粮(大春)20.07万亩,产量预计6.42万吨。在5个乡镇(街道)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实现玉米较净作未减产,每亩增收大豆40公斤;在7个乡镇(街道)推广油料种植1.13万亩,其中花生种植0.57万亩,亩产110公斤;油菜种植0.56万亩。
(二)2024年东川区优质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在乌龙镇进行试验、示范,选取优质稻云恢290和云粳37号两个品种,每个品种安排密度试验和肥料试验各一组,探索前控后促栽培技术参数,使技术本地化;每个品种建立水稻前控后促栽培技术百亩示范1个,辐射带动1509.6亩。样板区采用有机肥(农家肥)替代部分化肥和“前控后促水稻施肥技术”,核心示范区面积200亩,辐射带动1309.6亩,示范推广优质稻前控后促栽培技术1509.6亩,项目实施后化肥用量减施59.44%,减少农药用量50%以上。
(三)东川区2024年“东川大洋芋”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项目在碧谷街道李子沟村、红土地镇法者村、炭房村、舍块乡云坪村实施,完成面积2238亩。通过实施优良品种、级别种薯、等行高垄种植、马铃薯专用复合肥、病虫害统一防治(飞防)等技术措施。与非项目区相比,亩产达1982.86公斤,增产率48.2%,实现样板示范作用。
(四)东川区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项目计划实施1000亩,实际完成1106亩。其中,新田村核心区156亩,花沟村示范区940亩。种植模式以复合带宽1.8—2.0米,玉米大豆行比分别为2:2的间作模式,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百亩核心区统一玉米品种为川单99,大豆品种为齐黄34,核心区玉米平均单产550公斤以上,大豆平均单产60公斤以上,展示区玉米平均单产500公斤以上,大豆平均单产40公斤以上。
(五)东川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1.完成李子沟村基地核心样板种植开花洋芋850亩,平均亩产1749.6公斤;采用病虫害统一防治5100亩次(850亩6次);辐射带动完成良种示范种植3400亩,亩产达1600公斤;完成8个品种多点试验种植。项目通过市级验收。
2.指导完成大寨加工型马铃薯云薯304示范基地建设860亩,平均亩产2321.5公斤。
3.指导完成云薯304原种基地建设120亩,平均亩产达3000公斤以上,总产原种约230吨。
4.指导完成秋马铃薯云薯304种植700亩。
(六)东川区2024年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项目在拖布卡镇新店房村、大荒地村实施,涉及面积605亩,按照“品种合法,性状优良,生态适宜,农民接受”的原则,结合拖布卡镇生态环境、生产特点,选择米线原料专用品种桂朝二号、双科一号为主导品种,种植技术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经昆明市科技增粮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省内有关专家进行田间测产:“好”的田块亩产为756.1千克;“中”的田块亩产为717.4千克;“差”的田块亩产为598.1千克。示范片加权平均产量为703.6千克,完成目标任务,达到预期产量。
(七)试验示范工作。
1.通过在乌龙进行5个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C134 、声农4号、隆晶优蒂占、长粒香、22C—9。最终得出隆晶优蒂占抗逆性强,产量高,米质好,故决定在海拔1530米以下区域示范推广种植;声农4号、长粒香、22C—9 抗逆性强,产量较高,大米品质好,种植户反响好,故决定继续在海拔1500-1800米区域推广种植;C134因为杂株比较多,抗逆性较差,抽穗后部分剑叶容易枯死,故决定淘汰。
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示范。示范面积10亩,地点红土地镇花沟村,示范玉米品种10个,大豆品种4个。小面积玉米新品种示范种植10个,玉米示范品种为:荃玉898、荣玉88、FD787、红单22号、云岭玉3号、云瑞408、高康2号、东单1331、老品种、川单99,大豆示范品种4个:川鲜豆1号、川豆155、奎鲜5号、齐黄34。
3.玉米密植高产攻关试验示范。试验地位于洒海村小江桥,试验面积10亩。一是开展小区试验,品种为迪玉2号,设置不同增密处理,以3500株/亩密度为基础,梯次亩增500株,在保证单株施肥量不变情况下开展单因素处理试验,设(3500株/亩、4000株/亩、4500株/亩、5000株/亩、5500株/亩、6000株/亩)6个处理,开展三重复试验,每小区面积30m3。经实测验收,4000株--4500株密度比较合理,产量较高;二是从文山州农科院、中种集团云南种业有限公司、先正达、云南迪玉种业有限公司、云南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引进罗单 2309、文天 67、正大 822、先达 901、迪玉 2 号、北玉1521、大天 809等7 个中低海拔品种进行示范种植,亩产超 700kg 以上的品种有 3 个,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大天 809,理论亩产 772.71kg,迪玉 2 号,理论亩产758.7kg,正大 822,理论亩产 714.56kg。3 个品种可以推荐作为昆明市 1400m 海拔以下增密种植适宜品种;三是联合云南季季丰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同步开展一组肥料高质高效利用试验,减少施入量,增施镁肥、叶面肥。试验面积 200㎡,种植密度 5000 株/亩,播种时按每亩 25 公斤增施了缓释镁肥,其余管理措施与增密种植试验一致。试验结果:田间调查的情况看,施用镁肥的处理在植株的抗倒伏性及持绿性方面,略比施用普通三元复合肥的处理要好一些。测产结果为:实测面积 130.5㎡,鲜穗重 186kg,出籽率 80.5,籽粒含水量 29%,折标准含水率亩产 681.8kg,较未施镁肥的处理亩产多 50.63kg,增产 8.02%。
4.东川区2024年“东川大洋芋”种植项目在铜都街道李子沟村、红土地镇法者村、红土地镇炭房村和舍块乡云坪村进行试验示范种植。选取优质品种开花薯1号、绿树洋芋、青薯9号、威芋3号、云薯108、合作88号、E15-30、E27-172、E37-2、E78-16、E80-3、AC-37等多个品种(系),每个品种示范一组,在红土地镇法者村进行。通过新品种(系)试验示范种植,了解马铃薯新品种(系)在东川区的抗逆性、丰产性、成熟期、产量及商品性等综合性状,客观评价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东川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和下步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八)开展技术培训。坚持高产创建与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结合起来,整合项目,聚集力量,认真落实规范化栽培、科学施肥、科学管水、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要领,使示范区生产形成了“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优良品种推广达到100%,科学施肥推广100%,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100%。重点对“东川大洋芋”种植技术规范、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术,利用培训、现场指导或赶集日机会,培训15期,2800余人次,田间指导35余次,累计发放技术资料2800余份。
第二部分 2024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第三部分 2024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 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收入合计7,025,888.22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245,235.05元,占总收入的88.89%;无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780,000.00元(含教育收费0.00元),占总收入的11.10%;无经营收入;无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653.17元,占总收入的0.01%。
与上年相比,收入合计减少2,658,806.27元,下降27.45%。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减少3,439,459.44元,下降35.51%;无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增加780,000.00元,上年无此项收入;其他收入增加653.17元,上年无此项收入。2024年收入较上年减少的原因:基本支出减少129,992.77元,是本年在职人员减少及工资和社保缴费增加;项目支出减少2,528,813.50元,一是财政拨款收入项目收入减少3,309,466.67元,二是非财政拨款项目收入增加780,653.17元,是与昆明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作实施东川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经费780,000.00元、上缴国库单位自有资金利息653.17元。
二、 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支出合计6,982,100.02元,年末结转非财政拨款项目资金43,788.20元。其中:基本支出6,245,235.05元,占总支出的89.45%;项目支出(非财政拨款项目支出)736,211.80元,占总支出的10.54%;无上缴上级支出;无经营支出;无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653.17元,占总支出0.01%。
与上年相比,支出减少2,702,594.47元,减少27.91%。其中:基本支出减少129,992.77元,下降2.04%;项目支出减少2,572,601.70元,下降77.73%。 2024年支出较上年减少的原因:基本支出减少是本年在职人员减少及工资和社保缴费增加;项目支出减少一是2024年末支付财政拨款项目资金,二是非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增加736,864.97元,其为支付东川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资金736,211.80元、上缴单位资金收支专户利息653.17元。
(一) 基本支出情况
2024年度用于保障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6,245,235.05元。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5,989,204.25元,占基本支出的95.90%;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256,030.80元,占基本支出的4.1%。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4年度用于保障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736,864.97元。其中:非财政拨款项目支出-东川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支出736,211.80元、非财政拨款项目支出-上缴单位资金收支专户利息653.17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数为6,245,235.05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89.45%。与上年相比减少3,439,459.44元,下降35.51%。减少主要原因是财政拨款项目资金减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2.外交(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3.国防(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5.教育(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023,231.7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6.38%。主要用于退休人员的生活补助支出及公用经费支出。
9.卫生健康(类)支出567,263.7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08%。主要用于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缴费支出。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12.农林水(类)支出4,211,041.6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7.43%,主要用于本单位的机构运行。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1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19.住房保障(类)支出443,698.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11%。主要用于在职人员的住房公积金缴费支出。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23.其他(类)支出0.00元, 年初无此项预算。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年初无此项预算。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4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42,600.00元,决算为36,00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4.51%;支出决算较上年增加8,911.61元,增长32.90%。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元,决算为0.00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元,决算为0.00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年初预算为36,000.00元,决算为36,000.00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100%,完成年初预算的84.51%;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为6,600.00元,决算为0.00元。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较上年增加0.00元,上年无本项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较上年增加0.00元,上年无本项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较上年增加13,751.61元,增长61.81%;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较上年减少4,840.00元,上年无本项支出。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4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42,600.00元,支出决算为36,00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4.51%,支出决算较上年增加8,911.61元,增长32.90%。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元,决算为0.00元;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元,决算0.0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年初预算为36,000.00元,决算为36,00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为6,600.00元,决算为0.00元。2024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年无公务接待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上年无本项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上年无本项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增加13,751.61元,增长61.8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4,840.00元,本年无本项支出。2024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本年无公务接待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实物量的具体情况:
1.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购置车辆0辆。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3辆,主要用于本单位农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下乡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安排国内公务接待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
(三)需要说明的事项
不存在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元,上年无此项支出。主要原因是: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4年末,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资产总额8,000,657.67元,其中,流动资产84,957.49元,固定资产4,305,887.55元(净值),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50,000.00元,无形资产原值988,049.68元(净值),其他资产0.00元(净值)(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153,918.06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28,313.00元、无形资产减少12,500.00元、流动资产减少113,105.03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00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详见附表)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单位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5,002.37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25,002.37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00元,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00元。
四、单位绩效自评情况
单位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无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本文中公开的财政拨款“三公”经费相关数据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相关经费,不含非财政拨款部分。
(四)本文所称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数是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或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售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缴纳的所得税以及从非财政补助结余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等。
基本支出:指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
监督索引号530113004326004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