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503-973830 主题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4-16 17:24
名 称: 东教体发〔2024〕15号 关于印发《东川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 控辍保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号: 关键字: 学生,控辍,学校,辍保,工作

东教体发〔2024〕15号 关于印发《东川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 控辍保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16 17:24
字号:[ ]




















东教体发〔2024〕15号 关于印发《东川区教育体育局 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东教体发〔202415


关于印发东川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

控辍保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中小学:

现将《东川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昆明市东川区教育体育局

                                                                                                         202435








东川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

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为持续常态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根据《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转发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通知》《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持续抓好控辍保学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通知》《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2023-2024学年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等要求,结合东川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健全党政联席联商机制,进一步完善控辍网格体系,层层签订包保责任书,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为学校控辍保学的第一责任人,全体教职员工都担负着控辍保学的重要责任,各学校要建立领导小组,将工作任务及职责落实到具体年级、班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个人。做到“四早”(早清查、早汇报、早家访、早劝学)、“六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时间到位、执行到位),压实工作责任,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全力落实“动态清零”的目标。

(二)抓细网格管理,认真开展“四查三比对”

年春秋学期开学一周后,组织乡镇(街道)、教育、公安、乡村振兴等部门,联合开展四查三比对行动,摸清东川户籍和外来随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数、国网学籍数、在校生数、脱贫户适龄儿童少年数,以及东川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区内和区外就读情况,并进行比对。精准掌握东川户籍和外来随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就读情况。

1.做好户籍和学籍的比对。各学校要积极与属地乡镇(街道)对接,将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和国网学籍进行比对,落实无学籍适龄儿童、少年就读情况和残疾儿童缓学情况。

2.做好学籍与实际在校情况的比对。区教育体育局组织学校将国网学籍与实际在校生进行比对,掌握疑似辍学和辍学学生情况。

3.做好辍失学学生与脱贫户及三类重点监测人员信息比对。区教育体育局会同乡村振兴局将辍失学学生与脱贫户及三类重点监测人员数据进行比对,摸排出脱贫户及三类重点监测人员辍失学情况。

四查三比对核查出未到校的学生,要及时查明原因和去向,以学校为单位建立未注册和未返校学生名册。确认为疑似辍学和辍学的,应及时纳入控辍保学台账管理,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查找和劝返,并上报区教育体育局。

(三)加强日常管理,完善“三线”报告制度

1.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开学第一周,各学校要及时统计未到校注册学生名单,摸清未到校学生去向、原因及家庭基本信息。把初中作为重点关注学段,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监测群体,建立工作台账,切实做到一生一案

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摸底排查,摸清脱贫家庭、流动和留守儿童、家庭变故等特殊群体学生,并分类建名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特殊群体学生关心关爱方案落实好关爱帮扶机制做好特殊群体学生思想动向跟踪工作,强化风险预警机制。

2.落实疑似辍学学生三线报告制度。各学校要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使用省教育厅统一格式的请假条,做到请假事实清楚,审批流程规范。针对未按时返校的学生,各学校要层层上报,班主任统计报告学校领导,及时安排部署、及时联系、查明原因、核实去向、跟踪记录。学校要对3天及以上无正当理由未到校的学生完成三线报告:一是运用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控辍保学服务事项端口上报学生信息二是书面报送所属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履行主体劝返责任,立即开展劝返工作;三是书面报送区教育体育局,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学生辍学的风险。

3.加强学籍管理和控辍保学平台运用。各学校要重视学籍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机制。对学籍管理员应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加强对学生在校情况的监管和转学手续的审核,学籍系统数据应与学生实际在校情况、控辍保学台账相一致。加强对学籍系统控辍保学台账、云南省义务教育在校生动态管理系统、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全国中小学生管理服务平台控辍保学台账等平台的使用和监督,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学籍管理员、班主任等要熟悉相关系统具体操作,知晓控辍保学政策。学校要严格落实学生日常考勤和抽样考勤管理工作,督促班主任于每个工作日1200前在云南省义务教育在校生动态管理系统中完成学生日常考勤,每个工作日1300-1700前完成学生抽样考勤工作;对未到校的学生,各学校要督促班主任及时联系家长,核实未到校原因;校长要对全校各班每天缺勤人数及缺勤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对3天及以上无正当理由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及时向学校报告,第一时间将有关信息通过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控辍保学服务事项端口上报。学校校长通过政府救助平台核证疑似辍学、辍学学生信息查清去向并开展劝返工作,非本地户籍的学生由区教育体育局向户籍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函告知辍学情况。

4.开展家访活动开学季是加强控辍保学、密切家校联系的最佳时期。开学第一周,各学校要立即行动,对无故不及时回校的学生,要积极配合乡镇(街道)及时开展家访工作,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户,持续家访,直至劝返。

(四)落实好学籍续接,实现小升初无缝对接

升学季认真做好小学毕业生整班移交工作确保小学毕业生100%升入初中学校就读。

1.小学:国网学籍为六年级的毕业生均要报名参加考试,不得随意剥夺学生考试权利。精准掌握六年级毕业生去向,提前谋划制定整班移交工作方案联合属地乡镇(街道)做好整班移交工作,全部移交片区初中学校。对于到区外学校就读的,积极联系学生家长督促接收学校建立初中学籍。

2.初中学校:提前做好工作衔接无条件接收招生片区学生入学及时向移交学校反馈学生报到情况向区教育体育局报告整班移交情况特别要报告未按时到校注册的学生情况。

(五)精准施策,强化分类安置

各学校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做细、做实分类安置措施,精准安置劝返学生,确保留得住、有收获。对于因打工务辍学的学生,设置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活动,采取普职融合、单独教育的方式安置学生。对于因厌学辍学的学生,多举措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防止再次辍学。对于因病因残辍学的学生,做好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符合休学或缓学条件的,办理相关手续。对于因在家上学、入寺入教辍学的学生,对学生的学识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意见安置到相应的年级上学,同时,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对于早婚辍学的学生,采取单独教学、随班就读等方式安置学生。其他原因辍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科学研究安置方式。

(六)加强关心关爱,做好特殊群体保障工作

促进教育公平,充分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各学校根据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的建议,按照一人一案、分类安置的原则,采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逐一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各学校要重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扎实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对于需专人护理、不能到校随班就读的各类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学校要定期送教上门,保障送教质量。

(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依法控辍

1.抓好校内防辍宣传各学校要通过总结表彰、励志演讲、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广泛宣传知识决定命运,奋斗决定未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校内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班风、学风。

2.抓好校外防辍宣传。各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属地乡镇(街道)对接,联合乡镇(街道)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强化家长法律意识,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提高控辍的有效性。

3.用好媒体宣传防辍。各校、各班要通过学校公众号、家长班级QQ群、微信群等,向广大家长广泛宣传新时代读书的重要意义。尤其对存在辍学风险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开学期间要及时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反复对未及时回校学生家长进行家访,做好家长及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直至学生返校复学。

4.运用好四步法针对拒不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监护人或其他相关责任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按照宣传教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的顺序,依法执行四步法,确保劝得回。同时,要抓好四步法典型案例,以案促改,提升依法控辍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对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清醒认识到控辍保学仍是今后一段时间需要高度重视、长久坚持、久久为功的一项工作,扛牢控辍保学责任这根弦,进一步增强控辍保学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持续常态化抓好控辍保学工作。

(二)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校长为一把手抓控辍保学的政治责任,压实“双线四级”责任和任务分工,充分发挥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统筹和协调。强化落实控辍保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健全责任机制,加大督查检查力度

各校要认真履行控辍保学法定职责,落实好控辍保学“双线十二人制”、“动态归零督查制”和闭环管理机制,健全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学校、家庭多方联控联保责任制,以最严肃的态度、最严格的纪律压实责任。区教育体育局包保责任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定期对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准确掌握各校控辍保学工作情况、工作成果、存在问题等信息,并填写督查情况表,交由教育科汇总后报局主要领导。

(四)建立考核,强化监督问责

区教育体育局将对各学校控辍保学工作成效进行考评,实行通报。对控辍保学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及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在控辍保学工作中不用心、不作为、督导整改不落实的学校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将通报结果列为年度各种评优评先的考评依据之一。对领导不力、失职渎职,未能如期实现“动态清零”目标的,实行问责追责。

                     

         

                                                                      东川区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243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