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63041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
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63041号
提案答复的函
民建东川区基层委:
您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强化我区水利基础设施建管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川区境内地表年径流量(水资源总量)9.10亿立方米,境外流入水年均总量7.37亿立方米,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增加蓄水量5.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达21.67亿立方米,流出境外水量20.79亿立方米,净耗水量9242.96万立方米。东川区已建水库10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轿子山水库,坝塘水库);小型水库8座,2座小(1)型水库(野牛水库、水井山水库),6座小(2)型水库(花沟水库、龙潭水库、龙王庙水库、松坪水库、绿茂水库,迎新水库),总库容4493.572万立方米,在建水库1座(小河水库)。共计覆盖红土地、乌龙、铜都、碧谷、拖布卡、汤丹等6个乡镇(街道)15.02万人的生活用水及10.08万亩耕地灌溉用水。现状对农村人畜供水的水库包括轿子山水库、野牛水库、水井山水库。
已建城乡供水水厂共计17座。包含城区5座、集镇7座、集中式3座、在建3座。17座水厂中,依托水库供水的有7座,分别是拖布卡镇集镇供水水厂、拖布卡北部供水厂、乌龙集镇供水水厂、碧谷四方地水厂、乌龙北部四村供水厂、碧谷第五水厂、野牛水厂,城市第二水厂可依靠坝塘水库应急补水。覆盖城乡人口26.17人。其余10座均以山涧溪流或泉水作为原水供水。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314件,覆盖9个乡镇(街道)22.29万人。千吨万人工程6件,分别为拖布卡镇集镇供水工程、汤丹集镇供水工程、因民集镇供水工程、阿旺集镇供水工程、乌龙集镇供水工程、碧谷四方地供水工程。
全区在册中型灌区3个,总面积9.01万亩,其中团结渠灌区3.5万亩,坝塘灌区3.15万亩,拖布卡镇灌区2.36万亩。团结渠灌区依靠团结渠及坝塘水利枢纽进行灌溉,坝塘灌区依托轿子山水库、坝塘水库进行灌溉,拖布卡灌区依托水井山水库进行灌溉。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水库建设情况
1.花沟水库
水库建成于1966年,为小(2)型水库,2016年10月8日对花沟水库实施除险加固,2017年完工;2017年5月20日完成观测设施建设;水库正常运行发挥效益。
2.龙潭水库
龙潭水库建于2000年6月,枢纽区由拦河坝、溢洪道、卧管组成。水库坝高24米,总库容18.78万立方米,属小(2)水库,坝型为粘土心墙坝。
于2022年11月10日对龙潭水库实施除险加固,目前已蓄水发挥效益。
3.龙王庙水库
龙王庙水库于2009年2月兴建、2010年7月完工,坝型为浆砌石单曲拱坝。正常蓄水位为2069.50米,总库容10.11万立方米,正常库容为8.84万立方米,死库容为0.50万立方米,属小(2)型水库。
于2017年1月7日对水库实施除险加固,于2017年10月28日竣工开始蓄水发挥效益。
4.绿茂水库
绿茂水库于2010年3月动工兴建,2010年5月底完工,总库容6.5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67万立方米,死库容1.97万立方米,水库总供水量5.73万立方米(全为农业灌溉用水),设计灌溉面积190亩。
2017年6月开展绿茂水库扩建的设计工作,扩建后的绿茂水库是以农灌用水为主的小(2)型水库工程。最大坝高8.8米,坝顶长度为123米。水库总库容15.64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820亩,2022年从轿子山北干渠补水至水库,水库效益发挥良好。
5.松坪水库
松坪水库建于1958年,当时技术落后,坝体采用人工填筑,坝体土料不均,级配差,碾压质量差,坝脚及岸坡未设排水设施。水库建成蓄水后,初期水位高约5.0米、容积约6.16万立方米时,坝体渗漏严重无法蓄水,于1991年进行过局部加固处理,即在大坝迎水面下部做浆砌石(高约5米)墙防漏,但未能阻断库水漏失,水库仍未能正常蓄水。2009年进行大坝安全鉴定结论为三类坝,2011年针对枢纽建筑物进行除险加固处理,但由于该水库径流面积较小,主要靠上游水井山沟引蓄,2016年以后该水库上游修建水井山小(1)型水库后来水有限,近年来每逢雨季仅有部分降雨汇集于库底。
松坪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于2023年3月27日获得市水务局批复,计划2024年实施,本次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1.将原输水涵管进口位置延伸至库内,并对现有输水涵管进口进行改造。2.更换输水涵管出口控制闸,修缮闸阀室。3.为满足水库防洪安全,新建泄洪管。4.建立健全沉降、位移、量水堰等观测监测设施。5.进行全库区防渗。目前已开工建设。
6.坝塘水库供水保障工程
坝塘水库是跨流域引水的中型调节水库,设计引水流量4.0立方米/秒,总库容1841万立方米,水库每年供水量在4499.4万立方米以上。2022年鉴定为二类水库。于2024年5月15日开工实施东川区坝塘水库供水保障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库盆土工膜防渗处理区局部漏水点和塌陷区进行防渗处理,总投资2146.25万元,已开工建设。工程完工后,解决工业园区、东川区北部城区生产生活用水,碧谷片区耕地灌溉用水。
7.小河水库
项目位于小江左岸一级支流小清河的左支小河上游河段,小河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968万立方米,水库总库容245.0万立方米,水库最大坝高为79米,小河水库的工程任务主要是解决集镇生活、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水库建成后设计年供水量为610.1万立方米,审定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43亿元。小河水库工程于2022年10月23日正式下发开工令开工建设,2024年2月29日、2024年4月26日完成截流阶段验收、坝基和坝趾重要隐蔽工程验收,大坝已填筑28.1米,预计年底大坝封顶,明年下闸蓄水。2022年争取中央资金3863.74万元,2023年争取国债资金9500万元,市级到位资金1000万元。
(二)水库运行管理情况
东川区已建水库10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轿子山水库,坝塘水库);小型水库8座,2座小(1)型水库(野牛水库、水井山水库),6座小(2)型水库(花沟水库、龙潭水库、龙王庙水库、松坪水库、绿茂水库,迎新水库)。其中2座中型水库由东川区水库管理所进行运行管理,8座小型水库由属地乡镇进行运行管理。目前在运行的10座水库管理单位按期编写《2024年水库调度运用方案》,2座中型水库报市水务局获得批复,8座小型水库报区水务局获得批复。
(三)河道治理情况
小江东川下段治理工程情况,工程治理河道总长度10.45公里,城区段治理河道长度为3.7公里,下游段治理河道长度为6.75公里,工程概算8004万元。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总体进度为70%左右。
小清河出口段治理工程情况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堤防9.1千米,新建排涝口19个,新建亲水台阶20座,河堤安全监测设备安装等。总投资2777.67万元,项目已全部完工,正在完善竣工资料待上级验收。
小江防洪提升工程由响水河河堤恢复370米,恢复小江沿线小李庄、木树朗、板河口等河堤650米,块河二级站至郭家山小河坝段河堤垮塌长1440米,工程投资概算1287.0万元。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70%进度。
(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
围绕2025年水土保持率目标44.09%,2035年水土保持率目标48.91%,包装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个(草海子小流域)、推进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1个(石楼梯小流域),整合林业、国土、农业农村等部门完成的治理项目,每月上报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完成水土保持目标任务。
东川区2024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目前完成24平方公里,完成治理任务的48%。整合国土、林业、农业农村、发改等单位实施的项目,确保完成治理任务。正常推进石楼梯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15万元,完成建设任务的50%。
(五)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情况
1.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
本项目通过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及农业水价改革实施后,将保证本次涉及到的灌区2.36万亩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5%,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0提高到0.80,大大提高了灌区农作物灌溉保证程度。项目于2021年7月13开始实施,现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
2.东川区团结渠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项目位于东川区铜都街道,灌区范围为团结渠与大白河中间台地,南至团结渠取水坝,北至营盘村,灌区总面积为3.50万亩。建设内容主要有,干渠的维修养护、改建分水闸渡槽、重建管理房、安装计量设施、重建输电线路及信息化建设等。
根据本项目主要工程措施,通过对续建配套和改造工程的节水改造,充分利用工程区的水资源,通过工程措施,改善现有灌溉面积,工程建设后,实施改造面积3.50万亩。项目实施后可以有效提高铜都街道达贝石羊片区的灌溉供水保证率及水利用系数提高节水能力。工程总投资2750万元,目前正在招标,计划本年度开工建设。
3.东川区乌龙中部农业产业配水工程
项目灌区总面积为2.70万亩,结合南干渠已布置的6个分水口,通过新建支管分水至各个受水区。灌区共布置9条支管,总长16.96公里,200立方米水池17座。工程总投资1346.5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
4.东川区铜都新村村达德村产业配水工程
项目位于铜都街道新村村达德村,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引水管道11.569公里、水池10座。在已建的野牛水库低涵出口处取水,将野牛水库多余水量引至金山水库(拟建)、迎新水库,以保障姑海、达德、新村、陷塘村的生活及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工程设计引水流量为0.048立方米/秒,引水规模为151.37万立方米/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7241人、4所学校916人、大小牲畜1.33万头,灌溉面积1140亩。工程批复总投资705.46万元。项目已开工建设。
(六)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
东川区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东川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东川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东川区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并发布《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川区农业水价定价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导推进东川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2023年12月14日,东川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区级验收。
《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水务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昆财农〔2023〕207号),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32万元。该笔资金用于坝塘水库灌区计量设施改造及管道维护,已完成支出。
《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水务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省级水利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昆财农〔2023〕181号),提前下达省级水利转型资金34万元,专项用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该笔资金计划用于东川区中型灌区精准补贴,目前精准补贴具体兑付方案正在按照相关规定制定中。
(七)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9-2023年共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约17287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约10.91万亩,全区高标准农田上图面积达到18.6万余亩。东川区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9500亩、提质改造700亩,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级已下达任务新建0.5万亩(含新建高效节水0.18万亩),改造提升0.2万亩。目前,正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初步设计工作,设计过程中将结合东川区现有团结渠灌区、坝塘灌区及拖布卡镇灌区3个中型灌区及东川区小型灌区,依托现有轿子山水库、坝塘水库、水井山水库及团结渠等水利设施。
(八)项目储备情况
水务局精心谋划包装一批支撑东川区高质量发展的水源工程项目,目前清水河水库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已出,正在编制用地、林地、环评报批;岔河水库可研评审意见已出,完成用地预审报批;雪岭水库完成可研报告专家评审;岩脚水库完成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和评审。完成东川主城区自来水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可研报告技术审查及立项。完成农村水源地保护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团结渠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审批;有序推进野牛水厂改扩建工程用地要件的办理。
1.2025-2026两年储备及前期工程相对成熟项目
我局按照上级各部门项目储备要求积极做好近期项目储备及前期工作,储备项目包含水源工程、灌区工程、连通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洪工程等前期工作相对成熟的项目共计14件,总投资18.9亿元。
2.已申报超长期国债项目
我局按照上级各部门超长期项目储备要求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及申报工作,储备项目包含水源工程、灌区工程、连通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洪工程等项目共计18件,总投资40.38亿元。
3.中长期储备项目
我局积极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储备项目包含水源工程、灌区工程、连通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洪工程等项目共计30件,总投资51.82亿元。
三、下步工作方向
(一)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大中小型水库建设,重点推进续建水利工程、新开工项目和储备项目。发挥水库在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中的基础作用,加快推进大中小型水库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需求。
(三)加强中小河流项目建设,实施河道污染治理工程,恢复农村河道生态、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基本功能,修复农村河道空间及其水域岸线,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
(四)强化区域水网监测调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水利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水资源监控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五)结合国土三调数据积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工作。根据《昆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东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1-203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0万亩,改造提升1.80万亩。积极争取各级高标准农田专项管护资金,东川区自然条件恶劣,每年雨季农业基础设施都会存在自然损毁现象,区级财政基础薄弱争取省市高标准农田管护维护资金至关重要。创新管护机制以专项债券项目建后管护运营模式为契机,进一步探索高标准农田多渠道融资建设模式。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在项目建成区内按政策要求开展农业生产,引入农业生产企业和种植大户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
(六)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七)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水利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衷心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东川区水务局
202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