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昆明市东川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52号建议答复的函
关于对昆明市东川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第52号建议答复的函
徐忠菊、熊子东二位代表:
您们在昆明市东川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黄水箐流域河道治理项目实施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黄水箐沟发源于石将军,流经汤丹镇风景村、兴隆村、同心村、姑庄村、洒海村于犀牛山汇入小江。主河道长度19.5千米,汇水面积93.5平方千米,流程短,纵坡大。多年平均流量为1.2 立方米/秒,是一条山间河流,沿河有公路,两岸无河漫滩。流域内采选企业和大棚房较多,人为活动频繁。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黄水箐流域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山洪卷走地表大量肥沃土壤,破坏地表完整,地力下降,土壤肥力减弱造成农民减产减收,直接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条件;二是黄水箐流域泥石流频发冲毁河流周围的大面积农田和和房屋对两岸农户、生产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三是河道内泥沙连年淤集,河床逐年上升,植被生长茂盛,占用河道加剧洪涝灾害,交通设施被严重破坏,雨水季节严重影响农户出行;四是黄水箐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使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加快实施黄水箐流域河道治理项目也是迫在眉睫。
通过以工代赈等方式,加快实施黄水箐河道治理项目实施进度,保障沿线和流域范围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项目规划和资金保障等方面予以保障。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黄水箐沟是东川区主要的山洪沟之一,汇水面积小于200平方千米的流域冲沟均称为山洪沟,目前重点治理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山洪沟,东川区共有9条,均已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线。黄水箐沟是重点需要治理的山洪沟。区水务局根据近年来全国和周边频发的山洪灾害情况,分析研判,提前谋划山洪沟治理工作。于2022年开始,委托编制单位对东川区主要山洪沟进行现场踏勘,并积极主动对接省市水利部门,于2023年11月9日完成了东川区山洪沟防洪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取得区发展改革局的批复,批复投资11503万元。并上报至市水务局和省水利厅,纳入特别国债项目清单。黄水箐沟属东川区山洪沟治理项目17条中之一。目前,已完成5条的初步设计,完成初步设计评审2条,其余12条初步设计正在按市水务局要求开展初步设计编报和评审工作。另外,区水务局已积极对接区发展改革局,了解了以工代赈小流域治理申报渠道,以工代赈小流域治理申报金额200万元至800万元期间,治理方向主要是泥石流治理、拦挡坝工程、防洪堤工程申报。区水务局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尽快对黄水箐沟进行防洪治理。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加快东川区山洪沟项目黄水箐沟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及时申请市级评审,积极申报项目,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尽快实现黄水箐沟的防洪治理。
衷心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东川区水务局
202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