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川区应急管理局普法责任清单
按照区普法办《关于印发〈昆明市东川区区直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的通知》要求和安排,结合我局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现制定2024年度应急管理局普法责任清单: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追求,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头等大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应急管理,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学习宣传活动,举办全区应急系统普法和依法行政培训班,突出加强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培训,提升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普法工作的能力。
二、深入开展普法学习宣传工作
(一)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持久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强化全社会对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法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事实认同。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自觉履行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二)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结合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加大党内法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坚持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带头模范遵守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坚持将民法典学习宣传作为重点工作,大力宣传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宣传民法典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阐释好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结合人民群众普法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展“以案释法宣传”,推动以民法典为主题的民生保障类法律法规的普法常态化。
(四)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政治法律制度,提高人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和水平。大力宣传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增强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大力宣传依法行政领域的法律法规,增强各级行政机关“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促进绿色发展。大力宣传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各类主体依法规范网络行为,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大力宣传诉讼、行政复议、仲裁、调解、信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利。
(五)深入学习宣传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围绕保障安全生产,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充分发挥法治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围绕强化自然灾害综合治理,大力宣传防震减灾法、防洪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防汛条例、抗旱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把握普法重点对象
(一)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健全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专题会议学法等制度,推进领导干部述职述法评议,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年度述法制度。推动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坚持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
(二)深入开展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落实企业从业人员学法守法用法制度,深化“法律进企业”,加大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治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安全培训考核,促进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完善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从业人员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开展重点时间节点主题普法
抓好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普法,结合“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国家安全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当地广场、公园、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公共场所等地设置咨询台,采取专家现场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发放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普及读物、举办应急管理法治成果展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把履行职能、文明管理、严格执法的过程变成生动有效的普法实践活动。
五、推动法治文化建设
开展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积极推进灾害事故科普宣教、安全体验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等安全文化场所建设,突出社区普法阵地,设置固定的社区安全宣传栏、橱窗、楼宇电视,加强社区安全文化场所建设,将安全常识、应急知识、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充分融入公园、广场、商圈,积极投放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安全微视频、公益广告、动漫作品等,编印安全手册、海报、挂图、横幅等宣传品在社区张贴和向居民发放,增加宣传亲和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法治文化建设,促进企业严格依法依规安全生产,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组织开展以案释法和事故警示教育,鼓励和引导从业人员举报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员参与支持安全生产、群防群控群治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