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403-850271 主题分类: 财政预决算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3-22 15:20
名 称: 昆明市东川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预算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东川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预算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

发布时间:2024-03-22 15:20
字号:[ ]

昆明市东川区教育体育局2024预算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

一、项目名称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经费

二、立项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40 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教财〔2020〕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3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教发〔2020〕76号)和《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昆教体发〔2022〕 19号)精神,结合东川区实际,东川区制定《关于印发东川区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东政办发〔2023〕6号)文件。

三、项目实施单位

昆明市东川区教育体育局及下属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

四、项目基本概况

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中央和省市文件的要求,结合东川区实际,区人民政府制定《关于印发东川区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东政办发〔2023〕6号)文件,东川区的课后服务已于2021年9月开始实施,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校涉及向学生收取课后服务费及代收费的东川区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校,统一从2022年9月开始按现行标准执行。

五、项目实施内容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寄宿制学校比照非寄宿制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有条件的非寄宿制学校可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课后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一)合理安排自习辅导。各学校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以陪伴学生自主完成作业、阅读等为主,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推动实现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目标。不得借课后服务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集体教学或“补课”,严禁在课后服务期间上新课。,

(二)鼓励开展特色服务。各学校统筹好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科普、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对于当天没有体育课或体育锻炼九、资金安排情况活动时间未满1个小时的学生,学校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必要的体育锻炼活动,确保活动时间达标。

(四)组织劳动教育活动。学校结合劳动教育要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劳动专题教育等其他有益活动,活动安排要体现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

课后服务在学校上课日正常教学结束后开展,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学校原则上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下午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且合理需求的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寄宿制学校可将周五晚自习调整到周日晚上;非寄宿制初中可在教学日开设晚自习。严格落实睡眠管理要求,开设晚自习的学校,学生作业原则上不带回家或宿舍;寄宿制初中晚自习不超过21:30,其他学校晚自习不超过21:00。

六、资金安排情况

根据昆教体发〔2022] 19号文件要求,东川区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参照市级最低标准执行,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多种方式予以保障。一是分级落实财政补助。根据东川区的地方财力实际,纳入东川区财政年度预算,由区级财政给予补助。现阶段,东川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课后服务财政补助政策,参照全市最低标准(100元/生/学期)执行。二是据实合理收取费用。根据各学校课后服务实际开展情况和测算的服务费总额,分城区中学、城区小学、乡镇中学、乡镇小学4类组织实施,收取服务费总额依次为城区中学300元/生/学期、城区小学270元/生/学期、乡镇中学230元/生/学期、乡镇小学200元/生/学期在区级财政保障的基础上,由学生家长按实际参与情况缴费,各学校收取服务费用,最高不得超过300元/生/学期。三是落实减免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对东川区内义务教育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农村(含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免收费用,所需有关经费纳入区级财政保障。

七、项目实施计划

课后服务由家长和学生提出申请,班级收集汇总,学校根据各班统计情况,采取分类编组的方式开展课后服务。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条件,积极开展课后服务,也可协调校外资源联合提供服务。课后服务原则上以一学期为1个相对固定期。学校应与家长、学生签订告知书,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签字,明确各方责任,告知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内容和接送学生时间

八、项目实施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作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重要途径,作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责、家长支持、社会参与”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到2022年底,全区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管理机制、经费和人员保障机制、引入第三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补充机制;到2024年底,形成有特色、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体系,全面育人水平明显提高,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经济负担和家长精力负担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