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303-683693 主题分类: 2022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3-03-30 11:14
名 称: 东川区司法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 东川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61122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关键字:

东川区司法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 东川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6112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3-30 11:14
字号:[ ]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

东川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61122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基层委:

您在东川区政协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已交区司法局、区乡村振兴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下,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法律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引领、规范、保障和推动作用。您着眼于东川的长远发展,针对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提出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非常有建设性。

二、提案建议办理情况

区司法局主办意见

1.强化基层治理,抓好干部队伍,法治建设“规范化”助推乡村振兴。一是每年按时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复核创建工作,2022年,全区共复核民主法治村(社区)150个,新创建7个,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个,通过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全社会法治化水平。二是从公安、司法等部门选聘“一村(社区)一法律服务员”工作法律服务员73名依托政法队伍专业法律人才,深入村(社区)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意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等。三要和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普法“上讲堂”的通知》,要求各村(社区)干部上讲堂,开展法治授课,增强村(社区)干部的法治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村。

2.深化法治宣传,提升法治素养,法治建设“常态化”助推乡村振兴。一是东川区司法局印发了《昆明市东川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每村(社区)从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中选派3-5名“法律明白人”,目前全区共有“法律明白人”511名。二是印发了东川区《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昆明市东川区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把深入宣传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及年度普法要点,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大力宣传涉及促进乡村振兴相关发展的法律法规。三是成立了东川区“八五”普法讲师团,联合区法学会大力开展“普法基层行”活动,组织普法志愿者进乡村开展法治宣传、法律讲座。

3.优化法律服务,树立维权意识,法治建设“标准化”助推乡村振兴。一是优化法律资源,建设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目前已建立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65个。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和东川太乙律师事务所签订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法律咨询服务合同,聘用专业律师深入村(社区)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意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开展法律培训三是在偏远乡村安装170台“法律机器人”(法律咨询自助一体机),为出行不便的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二)区乡村振兴局办理情况

1.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科学决策、矛盾纠纷化解、便民服务和党风政风监督检查等制度机制。加快形成领导有力、功能完善、运转有序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改善村(社区)党的领导,巩固村(社区)党组织在其他基层组织、各方力量和一切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工作机制,着力推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方式从包办型、指令型向核心型、引导型转变。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进一步提高村(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做到基层服务设施“五有”,尽快实现全区170个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逐步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成立乡贤、村民议事会,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的村级事务决策机制,确保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农村“十户长”制度,持续增强社会动员能力,激活基层神经末梢。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实施农村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弘扬向上向善的政风,通过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三讲三评三诚信”教育和“四讲一改”(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治、改陋习)活动,引导群众抵制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破除陋习,引导农村文明理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培育文明乡风,弘扬时代新风。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创建一批全国、全省、全市的文明示范村和卫生村,评选一批“敬老村”、“诚信村”等先进典型。持续推动农村群众移风易俗,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农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3.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安全问题综合整治,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邪教组织,积极开展农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工作,保证农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80%以上。加强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大对村级网格员的管理和培训,每年组织村级网格员培训不少于1次,探索创新推行网格化管理“4468”工作法。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针对的引领、熏陶作用,继续建设具有东川的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利用住宅小区、广场、村(居)委会公共场地等空间,打造更多法治文化阵地,推动法治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机融合,方便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法治文化活动。

开展干部群众法治教育。加强对全区511名“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按时开展培训,发挥 “法律明白人”带头学法普法作用补足群众法治“钙片”,提升和拓展“法律六进”等普法活动成效。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司法局

                         202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