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301-660473 主题分类: 2022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3-01-29 08:36
名 称: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61120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6112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1-29 08:36
字号:[ ]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

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61120号

提案的答复

民革东川基层委:

您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东川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建议》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加强我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内容。区应急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努力构建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管理机制。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强化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为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区人民政府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区长任主任的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作为我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机构。下设办公室在区应急管理局,承办区灾委会应对一般及以上灾害指挥部日常工作。下设了4个专项指挥部应对抗震救灾、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能职责。

(二)全面落实责任,完善应急救援管理机制

1.健全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机制。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按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定,规范报送程序,强化报送纪律;截至目前,未发生突发事件信息迟报、瞒报、漏报等问题。

2.形成部门联动机制。把日常值班和应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建立了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应急联动机制。

3.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每年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类隐患点、隐患区域进行调查、监控,制定整改措施。

4.推进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能力建设。目前,已建成以区卫健局医疗救援应急指挥中心为枢纽,纵向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院前急救机构和应急队伍等节点,横向与公安、交通、应急管理、气象、各乡镇(街道)等多部门协作联通的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体系。加强部门间、跨区域的协调与配合,强化信息沟通与措施联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三)扎实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救援队伍实战能力

2021年全区共举行各类应对灾害演练40余次,共计1500余人参与。

1.开展洪水灾害应急救援处置演练。2021年4月16日上午,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务局在东川区拖布卡镇格勒村共同组织了洪水灾害应急救援处置演练。演练以“东川区拖布卡镇格勒村白鹤滩水电站水库因持续降雨,降雨量达每小时120毫米,蓄水已超过水位警戒线,发现库区西南岸渗水,极有可能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为情景。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到并核实上述情况后立即组织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务局、东川区拖布卡镇水管所、白鹤滩水电站水库巡查人员、拖布卡镇格勒村林业站等单位人员和部分居民共60余人开展现场救援。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间的互联互通、协调联动能力,锻炼了防汛抢险队伍现场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了人民群众遇到灾害时的自救能力、逃生能力和防灾避灾意识。

2.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演练。2021年8月18日,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在白鹤滩水库东川港格勒货运码头举办了防汛应急演练。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200余人参加本次演练。演练重点检验预警及响应机制、防汛指挥调度、应急组织协调和应急抢险等方面,分别组织了人员疏散、人员搜救、塌方埋压车辆救援、滑坡面埋压救援、水面提升救援、水域救援以及伤病员转移急救等演练科目,各部门配合紧密,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试验装备的目的,为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积累了实战经验。

3.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演练及拉练活动。12月1日,昆明市应急管理局在东川区辖区范围内,开展模拟5.6级地震情况下,市、区两级指挥体系融合,队伍派出、救援过程中的通讯保障等实战化演练。模拟地震发生后,东川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区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了震情通报,按照预案设置了十二个工作组,部署了初期救援工作,同时向市应急管理局请求救援队伍支援,并进行了市、区两级的视频震情会商。区应急管理局接到震情通报后,立即组织区公安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卫生应急分队、区应急直属大队、区红十字救援分队、区社会救援分队、区通信保障分队、区供电保障分队等10余支队伍共计200余人在东川区和平广场进行队伍集结,随后赶赴阿旺镇大白泥沟,建立前线指挥部。12月2日,以因地震造成建筑倒塌和道路中断,车辆无法前往震中为背景,市级3支救援队和东川区级救援队共80余人开展了从东川区森林公园至李子沟滑翔伞基地约12公路的徒步行军拉练,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军,全体人员按时抵达了目的地,锻炼了队伍从1200米左右的低海拔地区至3000米左右高海拔地区的适应能力,圆满完成了拉练任务。

(四)拟定《东川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待区政府审核通过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 号),《关于加快推进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通知》(云消〔2019〕171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坚持“整合资源、按需分配、规范管理、合理保障”的原则,充分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区应急管理局拟定了《东川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已上报区政府,待审核通过后执行。

结合我区实际,组建区、镇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设立东川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下设一支分队(昆明市矿山救援队东川分队),三支中队(新村林场、法者林场、二二二林场中队);设立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中队(9支),加挂乡镇专职消防队,拖布卡镇和因民镇中队下设水上救援队

1.东川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编制90人,其中昆明市矿山救援队东川分队30人(东川编制20人,石林鑫鼎矿业有限公司救护队10人),新村林场中队、法者林场中队、二二二林场中队各20人。

2.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中队(乡镇专职消防队)。编制115人,其中铜都街道、碧谷街道、汤丹镇、拖布卡镇、因民镇各15人,阿旺镇、乌龙镇、红土地镇、舍块乡各10人。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增配队员,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总数不低于230人,满足实战要求。

(五)多方协调、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通过评审

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由三院智慧防灾与应急行业工程技术中心(航天科工海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指挥决策业务系统、应急指挥大厅、应急救援装备建设等三部分。其中:应急救援指挥决策业务系统整合东川区各委办局现有应急相关业务系统,实现各平台对外功能业务的统一基本管理和展现,可以实现应用间的统一集成,单点登录、个性化展示,统一系统操作;不仅使得管理高效化,更能实现不同业务、机构、用户的个性化展示,满足系统时效性、统一性的要求,具备与昆明市应急局应急指挥联动系统的联通,并实现对于市局系统基础应急业务数据的获取和治理,为后续应急指挥本地化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应急指挥大厅主要为东川区在区域应急指挥救援过程提供高效的联动协调能力,建设内容包括大屏、音视频会议系统、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机等。应急救援装备建设目标是提升应急救援中的现场通信指挥能力,建设内容包括数字集群通信、无人机图传系统、应急通信装备和应急指挥车改造等内容。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一是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政府应急预案体系,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明确政府各部门在事故灾害应急救援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落实施救人员、装备,一旦发生事故灾害,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行动,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协同作战,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

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建立考核问责体系,提高各级政府对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区、镇、村三级应急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体制顺畅、职责明确、精简高能的应急救援体系,并做到机构、编制、职责、人员、资金“五落实”。

三是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现有的各种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等资源状况,尽快建立区、镇级应急资源数据库,全面掌握应急资源,积极推进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统一指挥、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体系;分类组建事故应急救援专家队伍,组织专家参与事故救援,指导、协助事故救援现场指挥部制定救援方案,搞好救援组织工作,使救援工作科学、有序、有力。

(二)积极争取资金,建设区应急指挥中心

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由航天科工海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现已通过评审。区应急管理局积极向省、市争取资金,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310万元,其中:向航天科工集团申请定点帮扶资金255万元、区政府投资3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应急指挥车、应急救援指挥决策业务系统建设、应急指挥大厅场所、装修以及办公家具、计算机等投入,已签订《设备采购合同》,共计金额285万元;向昆明市应急管理局申请资金补助25万元,用于应急救援装备采购以及应急指挥联动系统部署。

(三)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强化应急救援演练

加强对各企业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培训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演练工作计划,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及时总结演练工作经验和教训,对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修改、完善,以提高应急救援的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督促有关部门、企业针对存在问题及时修订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和正确性,并确保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序运转,减少因盲目施救扩大事故。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与主管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重大灾害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将指挥部成员单位纳入应急救援联席单位,定期召开政府应急救援联席会议,研究和决定全区应急救援工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战例研讨,提高部门间的协调和组织指挥能力。

二是结合我区实际,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尽可能以现有的企业救援队伍为基础,补充装备,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库,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扩展技能,建设一专多能的应急救援队伍,使其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施救,为外来救援争取时间,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

三是加大应急队伍业务培训工作力度,加强训练和实战演练,组织指导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对服务范围内企业的预防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引导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企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申报、监控等工作,使之熟悉各类企业的安全状况,不断提高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

                          2022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