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城市管理局关于对区政协第六届一次会议第61130号提案答复
夏菱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东川城区公厕的常态化管理的建议》提案,已交区城市管理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厕数量。东川区建成区共建有126座市政公厕,二类公厕85座,三类公厕41座。
(二)分布情况。公厕大多分布于城区主次干道、老旧小区、公园、广场、村社区。区城市管理局直管46座,铜都街道管辖35座、碧谷街道管辖29座、区级各部门管辖15座、以商养厕1座。
(三)使用情况。免费开放113座,关闭停用13座(欠水电费及管养费)。
(四)管理情况。一是直管公厕。区城市管理局直管环卫公厕46座,委托3家公司及建厕方维护管养。昆明鑫淼城市服务有限公司管理34座公厕;沐森红公司管理和平广场、湿地公园6座公厕;润野农业有限公司管理生态泄洪公园2座公厕;建厕方管理4座。二是村社区公厕。铜都街道管辖35座,其中腊利社区7座;木树朗社区2座;达贝社区6座;尼拉姑社区4座;炎山社区7座;集义社区1座;金桥社区2座;碧云社区1座;桂苑社区1座;单位管理3座(石油公司、维稳中队、万盛物资公司);私人管理1座。碧谷街道管理29座,其中桥北社区管理5座;起嘎社区5座;糯谷田社区1座;洗尾嘎社区6座;鲁嘎箐搬迁点1座;新街社区2座;小新街6座;龙潭社区3座。三是区级各部门管辖15座:区住建局管理8座;区政府办1座;区政务中心1座;桥北养护段1座;区林草局1座;区教体局1座;区交运局1座(已封闭);区工科信局1座。四是以商养厕1座。白云街园丁小区公厕。
二、提案办理情况
自接到正式交办通知后,区城市管理局高度重视。制定《昆明市东川区城市管理局关于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方案》,实行领导负责制,严格落实“五个一”要求,定期向领导汇报办理进展情况,确保重点建议办理达到预期效果。
(一)开展实地调研。
1.直管公厕。在创卫复审、美丽县城创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等工作期间,因昆明鑫淼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未按照相关质量要求,进行管理。如:保洁不到位、未达到“三无三有”标准(无粪便、无臭味、地面无水渍,有手纸、有洗手液、有香薰),维修不及时、未按时缴纳水电费等管理不善,2021年5月收回其管理的34座城市公厕。区城市管理局认真履行职责,围绕“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更新管理理念,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从仅能维持工资发放和街道清扫、垃圾清运等重点业务支出的环卫经费中安排资金70.39万元,支付12人公厕保洁员工资15.45万元、公厕维修费14.16万元(昆明鑫淼城市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未维修)、公厕水费1.6万元(不含昆明鑫淼城市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所欠水电费)、公厕三有物资39.18万元,较好地提升了东川区公厕档次,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便捷的如厕环境。根据东川区公厕分布点多、面广的特点区城市管理局环卫站将其进行网格化管理,安排12个环卫工人每日不少于保洁3次,针对重大节日等迎检活动,临时增加保洁频次。并针对区级暗访组和社会举报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环卫站每日派出专职管理人员对辖区公厕卫生进行卫生督查,使城市公厕达到“三无三有”(即无粪便、无臭味、地面无水渍,有手纸、有洗手液、有香熏)的管理标准,并每月对公厕进行2-3次不定期的综合抽查。通过以上日常管理工作,区城市管理局为辖区广大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如厕环境。
2.村社区公厕。公厕管理采取公岗加自聘人员每日2次对公厕进行保洁。自筹资金支付自聘人员工资(500-1000元/月不等)、公厕水电、维修等相关费用。村社区厕所管养经费1600元/月/座,全年需1.92万元/座。当前,普遍反映水费太高已无力支付。如小新街社区6座公厕欠水费4.2万元;起嘎社区1座公厕欠水费3.2万元。因筹措资金困难,如炎山社区公厕、鲁嘎箐搬迁点公厕已关闭,没有正常向市民免费开放。
3.区级各部门管辖公厕。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形成联合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对公厕管理重视力度不够,并未达到公厕管理标准。如区工科信局管养公厕卫生保洁不到位,市民多次上访。
4.以商养厕。铺面租赁难,租金低,市场不景气租户经营不稳定,朝开晚闭。管理方倍感压力,微薄的租金管养公厕时捉襟见肘。
(二)管理困难,环境堪忧。当前,导致公厕运营困难和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和保障资金严重不足,以及来自公民的社会公德素养差异等方面的压力所造成的。比如,昆明鑫淼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已拖欠公厕5个月高达9万元的水电费。其他单位、村社区管理的公厕处于半关闭状态,卫生保洁不到位、维修不及时、拖欠水电费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探究养厕模式。
1.“以商养厕”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采取公厕与相应商业门店“捆绑”的“以商养厕”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厕建设和运营;如:昆明三家仁建筑工程分包有限公司参与公厕建设和运营,实际运营中企业倍感压力,门面难租,微薄的租金难以维持公厕运营。
2.“专业化企业建设运营”模式:增加政府投入,引导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厕所建设管理运营等多种管护模式。如:引进昆明鑫淼城市服务有限公司通过特许经营进行管护,管护协议只执行了10个月,企业举步维艰难以支付公厕管养相关经费。再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管护,职能管理部门与昆明金子城建筑公司签署公厕管养协议。职能管理部门支付费用,昆明金子城建筑公司进行管养,但实际管养过程中,卫生保洁不到位、维修不及时、市民上访等现象此起彼伏,效果不佳。
(四)增加公厕运行经费。建议区政府增加环卫经费预算,解决公厕设施维护经费不足,增加部分保洁人员,以改善如厕环境,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公厕服务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介,加强文明如厕、厕所日常维护、卫生防病知识等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保洁员、志愿者作用,动员全区市民自觉参与,及时爱护公共厕所,自觉维护公厕设备,自觉保持公厕干净整洁。
(二)建立健全“清垃圾”、“扫厕所”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巡回检查力度,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全面开展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
(三)狠抓保洁质量,实现服务人性化。安排公厕保洁员每天随污随清,确保无粪尿痰迹、无蚊虫鼠害、无积尘、无乱贴乱画;定时定期喷洒消毒液、点放檀香、添加洗手液,确保公厕内部空气质量达标。切实为广大市民提供清爽整洁的如厕环境。
衷心感谢您(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城市管理局
2022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