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城市管理局关于对区政协第六届一次会议第61084号提案答复
民盟东川区基层委:
您们在区政协第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分类垃圾分类拉运分类处理的建议》提案,已交区城市管理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川区自2019年起,通过政府主导、协调联动、统筹发展、系统推进、整合资源,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区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公共场所均适量设置分类果皮箱,分类投放容器,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配备240L四色分类桶。目前东川区县城主城区共投放四色分类桶2482只,分类果皮箱750个,设置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190处,基本满足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需求。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争取项目资金,提升垃圾处置能力。为确实解决东川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东川区向昆明市争取了市级项目资金3981万元,用于东川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区整治、生活垃圾填埋场渗透液处理及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等项目。
1.东川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区整治。项目工程预算造价1461.25万元,项目内容包括场地整形工程、临时覆盖工程、库区整治工程(包括整形库区基础处理、填埋气体收集导排、防渗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雨污分流系统等)、地表水导排工程、道路工程等。通过工程治理,可以有效减少环保污染风险,同时腾退库容26.5万立方米,实际增加库容21.2万吨,为东川区生活垃圾和昆明市焚烧飞灰预留填埋库容。
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未作业区域覆盖、填埋气体收集导排、防渗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雨污分流系统、地表水导排工程、道路工程等。
2.东川区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目前,东川区城区仅有一座生活垃圾中转站,配置压缩设备2套,设置可回收物暂存点和有害垃圾暂存点各1处;配备环卫工人4人,对转运至中转站的生活垃圾进行人工分拣,尽可能的将可回收物分拣出来,分类运输至废品回收市场进行回收利用。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中转站已经难以满足生活垃圾垃圾日产生量的转运需求,东川区计划将原铜都街道生活垃圾转运站提升改造为处理能力100吨/天的中转站;在碧谷街道新建一座处理能力50吨/天的中转站。目前该项目已经编制了《东川区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方案》,并形成请示报请昆明市人民政府,待同意后组织实施。项目工程预算造价1484万元。
3.东川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该项目工程预算造价为995.28万元。建设处理能力为60立方/天的渗滤液处理站,包括主体设备、附属设备、土建设施(利用原有土建设施改造)、电控设备、动力设备及管线、控制系统、管道系统、渗滤液计量装置、室内外照明设施、排水设施以及满足处理站运行要求的供电能力及线路、供水设施。实施此项目可有效预防渗滤液环保污染风险。
该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目前已经完成土建设施改造及部分设施设备的购置工作。
(二)探索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一是推进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为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自2019年以来,区城市管理局经过多方考察学习,致力于引进优质企业入驻东川。2019年11月,东川与昆明鑫淼城市综合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协议,并制定了《昆明市东川区餐厨垃圾处理厂选址及建设运营方案》,但经过反复论证,由于投资大收益小,导致该项目搁浅。目前,区城市管理局正在考察洽谈利用厨余垃圾养殖黑水牤项目,企业已经初步制定了项目方案,待报请区政府研究决定。二是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鉴于东川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容将满,又不能扩建的情况,东川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刻不容缓。近3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安排下,区城市管理局领导积极与有意向到东川投资的环保企业洽谈沟通,经过多次洽谈取得一定进展,安徽海创绿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多次到东川进行实地考察,并同意与东川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投资2.5亿建设日处理达3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双方正在筹备协议签订工作。该项目入驻东川,不仅可为东川带来每年600万元左右的税收,还可以解决50余人的就业问题,实现东川区生活资源化、减量化处理。
(三)强化制度建设,持续宣传引导。
1.制定配套政策。根据昆明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要求,2019年10月,东川区制度印发了《东川区2019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东政办发〔2019〕94号);2020年8月,制定印发了《东川区2020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东政办发〔2020〕104号);2021年8月,制定印发了《东川区2021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东政办发〔2021〕87号),进一步明确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
2.完善组织机构。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3.建立督查考核机制。为确保东川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区政府印发了《东川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暂行办法》,明确东川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细则。考核结果定期通过政府公务交换系统进行全区通报,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量化依据。
4.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组织单位干部职工,深入社区、居民小区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市民了解、支持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一是抓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每月面向市民至少开展一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有LED显示屏的单位需定期推出生活垃圾分类公益标语。二是开展“小手牵大手”系列活动。教育体育局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辖区幼、小、中等学校课堂教育,开展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系列班会活动及实践活动,营造“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良好氛围。自2019年以来,东川区共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共计550余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多头并进,推进生活垃圾处置项目。一是推进厨余垃圾养殖黑水牤项目。进一步与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和个人沟通洽谈,详细了解投资动向和投资预期效益,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二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待安徽海创绿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后,进一步深入洽谈,确定项目选址、投资合作方式、项目建设等详细内容,尽可能促进该项目落地,并达到预期效益。三是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项目。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成之前,无害化填埋仍是东川区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模式。为此,我们将进不遗余力的积极推进垃圾填埋场整治项目。
(二)示范引领,逐步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坚持以居民小区为重点、社区为单位,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根据《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标准(试行)》要求,进一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2022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做好已创建的3个分类示范小区打造工作,总结经验做法,逐年扩大示范小区覆盖面。在条件成熟后,全面推广,真正做到“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同时,积极争取财政倾斜,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处置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东川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三)优化方案,进一步压实职责职能。根据《昆明市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结合东川区实际,适时调整,进一步优化东川区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在今年的方案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效能。
一是强化限制塑料用品、一次性用品使用及“光盘行动”等源头减量宣传及推进工作;
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党建引领、文明创建等工作,深入社区、居民小区,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要确实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统领作用,带头领导所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四是推进“管行业管垃圾分类”工作,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完善可回收物再生利用制度、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管理规范等制度,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组织管理、宣传教育、设施配置、资金配套及一系列法规制度的支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久久为功,我们相信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东川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定会得到较大的进步。
衷心感谢您(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城市管理局
2022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