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民政局关于 对区五届六次会议第39号建议的答复
昆明市东川区民政局关于
对区五届六次会议第39号建议的答复
陈连芳代表:
您在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拟建阿旺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殡葬改革,推行移风易俗,革除丧葬陋习,助推乡村振兴,构建幸福美丽新铜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省、市要求,到2020年,东川区全面实现殡葬改革任务,实现全区火葬区划定率100%,火葬区火化率达到100%(国家允许遗体可不火化的十种少数民族除外),骨灰进入公墓安葬比例达到100%。截止2021年5月31日17:00累计亡故人数1213人(其中自愿火化的10种少数民族 14人),累计火化1160具遗体,入公墓安葬869盒,寄存殡仪馆291盒,其余还在治丧期。东川区殡葬改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总体平稳推进。
二、办理情况
(一)合理规划布局,加大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力度
根据《东川区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方案》(东办通〔2020〕47号)文件要求,东川区规划建设30个农村公益性公墓。截至目前,第一批16个农村公益性公墓主体已基本建设完成,均能满足骨灰安葬需求,可以保障5年的殡葬需求。第二批农村公益性公墓的选址原则是将一些距离较现有公墓距离远的村纳入选址,规划新的片区公墓,目前全区已完成新选址16个片区公墓初步选址,其中阿旺选址7个,选址的第二批公墓还需进一步综合论证是否适合建设。同时区民政局聘请了第三方规划公司开始编制《东川区农村公益性公墓专项规划》,目前已开展调研、收集编制材料,将与国土空间规划对接,根据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等情况合理布局东川区公墓设施。
按照《昆明市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是农村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的主体,负责辖区内农村公益性公墓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具体工作。农村公益性公墓规划要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公墓的设置、数量、规模要根据人口数量和分布状况、地理情况、交通状况来确定。东川殡葬改革起步较晚,面临的形势严峻,遇到的问题尖锐,现有的16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就规划建设村级公墓这一问题,区民政局已向省、市民政局请示汇报,积极沟通殡葬行业专家,均一致认为东川区目前暂不具备建设村级公墓的条件,建议先以建设片区公墓为主,按“分类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缩小片区范围,方便群众祭扫等活动。
(二)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群众对比心理,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
东川区是全市启动殡葬改革最晚的地区,周边县区殡葬改革政策不同,执行标准不一,群众容易产生对比心理,逆反心理,出现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不断营造氛围。2020年9月2日,区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东川区殡葬改革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公共场所广告视频以及东川发布、东川新闻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媒介的作用。通过挂横幅、贴标语、设专栏、播放殡葬宣传动画、宣传音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截至目前,全区已发放殡葬改革公告、深化殡葬改革告知书、殡葬改革宣传手册、倡议书、殡仪服务流程图及服务价格等宣传材料共计50.8万份,张贴宣传标语500余条,印刷墙体宣传标语200余条,制作殡葬改革宣传动画1条,组织区级集中宣传活动2场,参加集中宣传活动5场。党员带头,尽职履职。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在职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带头执行殡葬改革规定,签订《殡葬改革个人承诺书》4万余份。
(三)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公墓收费标准
东川区现执行的农村公益性公墓收费标准为单墓穴1500元,双墓穴2600元,指导价格含建墓材料及建安服务成本。该价格由各乡镇(街道)分别根据公墓预算造价上报建墓成本和安葬人工费用,区民政局、区发改局、各乡镇(街道)召开定价研讨会制定而成,公墓管理单位一次性收取墓葬费后不再收取其它费用。
(四)开展棺木置换骨灰盒惠民活动,尽量降低棺木成本
经前期摸底测算,全区有2万左右棺木,按每具补助1000元测算,需2000万左右,东川区财政困难无力承担此项补助。区殡仪馆为大力支持东川区殡葬改革,无偿开展棺木置换骨灰盒惠民活动。丧属自愿选择销毁棺木后由村(社区)出具证明(附棺木销毁照片1张)、乡镇(街道)审核盖章,可抵扣620元骨灰盒费用。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完成第一批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收尾工作,加快第二批公墓规划建设工作,开展新殡仪馆和新公墓筹建工作。目前,北郊陵园经营性公墓已完成升级改造设计方案,第二批农村公益性公墓已完成新一轮选址,部分已开展前期勘察、设计等工作,部分选址公墓还在审核中。
(二)加强宣传引导,获得群众支持。一是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广大群众关注东川区殡葬改革的有利时机,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努力营造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发挥好“东川融媒”、“东川发布”等媒体作用,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确保在全区范围内营造殡葬改革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三是要压实村(居)责任,将宣传思想工作引入深入、落在实处,针对殡改前一些未覆盖的对象和宣传不到位的地方再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宣传,改进宣传方式方法,讲通讲透相关政策法规,将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和惠民政策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做到宣传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四是将殡葬改革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治理“红黑榜”考评,每个季度对村(社区)开展殡葬宣传、丧事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考评。五是定期召开调度会、培训会,继续加强殡葬行业从业人员、“风水先生”等重点人群的宣传。
(三)坚持多措并举,提升殡仪服务。一是在东川区殡仪馆原址重新规划殡仪馆和殡葬服务中心,建设一个多功能、绿色环保的殡葬综合设施,为满足群众治丧需求提供硬件保障;二是开展殡仪新风建设,加强殡仪馆工作人员培训学习,重点学习殡葬政策法规、东川区殡葬政策,同时开通举报监督电话,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三是到专业殡葬院校引进优秀殡葬人才,提升殡仪服务水平;四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殡葬政策宣传、殡仪馆服务满意度、群众治丧期间花费、惠民补助申领情况等几方面对死者家属进行电话回访,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
衷心感谢您对全区殡葬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殡改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上回复不当之处,请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