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0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共有公务员行政编制15名,机关工勤人员编制5名,内设党政办公室、非公党委、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四部门。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事业编制20名,共计40名。
(二)主要职能职责
1.行政管理: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工业园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区委、区政府的指示和决定;拟定国民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研究制定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行驶工业园区的项目区级核准、备案权限。负责进入园区项目的可研评审、方案论证及核准备案;行驶工业园区内区级土地管理审批权限;行驶工业园区内区级环保管理权限;行驶工业园区内区级林地管理审批权限;行使工业园区内水务管理权限;负责园区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落实经济指标任务及统计工作;负责牵头办理入驻企业享受再就业特区优惠政策的资格认定工作;负责提出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大项目的布局。
2.行政执法:负责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保护、林地管理、水资源保护的现场检查工作,对违反规定的相关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调查处理,执法后督察和挂牌督办工作负责行政执法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普法工作;行使工业园区内区级环、区安监管理执法权限。
3.园区建设:负责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工作;建设和管理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统筹乡镇工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4.招商引资:统筹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自身实际,负责组织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各项活动。
5.筹融资金: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对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资金统一进行举债、融资、使用、偿还、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园区投融资开发建设公司作用,加大投融资力度,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6.企业服务:做好签约项目、意向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落户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根据需要,负责联系有关部门的工作,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工业园区内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7.党建工作:负责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会、团委、妇联、政法、武装、统战、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党群工作;负责特管会机关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工业园区党建和群团工作。
(三)2020年年度重点工作及完成情况
1.抓实生产要素调配,力促经济运行平稳。
园区主营业务收入82.31亿元,完成108.7亿元目标任务的75.72%,超进度0.72个百分点,在全市16个园区中排第6位;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户,占全区100%,在全市16个园区中排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4.06亿元,同比增长12.51%(全区17.39亿元,同比增长10.1%),超目标进度6.31个百分点,排全市16个园区第3位;基础设施投资完成0.84亿元,预计排全市16个园区第11位。区级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新增入园企业9户、规模以上企业5户;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8.48亿元,同比增长5.81%,占全区87.5%;项目包装31个,完成30个任务的103.33%,超目标进度28.33个百分点;开工项目26个,完成20个任务的130%,超目标进度55个百分点;统计新入库项目19个,完成18个任务的105.56%,超目标进度30.56个百分点,新申报待确认入库项目2个;完成投资9.11亿元,完成12亿元任务的75.92%,超目标进度0.92个百分点,新申报待确认投资5674万元。
2.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厚植园区承载根基
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结合园区功能定位,编制“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同步编制有色金属、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新型建材、食品生物医药、城际列车(物流园区)等6大产业规划,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申报专项债券项目并被国家、省、市发改委锁定3个,成功发行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个,发行债券1.2亿元,2021年申请发行金额为5.4亿元。积极申请中央和省市各类专项资金4348.86万元,其中:申请“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补助资金”项目1个,补助资金1300万元;申请“2020年昆明市第一批园区发展扶持资”项目3个资金补助267.3万元;申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个,补助资金2781.56万元。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10月完成投资1.32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2.09亿元,稳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3.聚力抓实项目带动,夯实产业发展支撑。
按照“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要求,聚集“五个一百”着力推动金水铜20万吨阴极铜、川金诺重钙生产线技改、红富磷酸一铵、中亿高圣佳、海瑞橡胶及超联、海疆、清洁湿法环保整治等8个重点产业和四方地片区河里湾工业弃渣集中处置工程、东川园区基础设施PPP项目等4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1-10月,完成项目包装31个,项目开工26个,项目新入库1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7亿元,1季度园区“五个一百”项目获得1次红榜表彰。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2.15亿元。
4.转变招商引资模式,蓄积产业转型后劲。
突出招商引资主业核心,尽锐出战组建园区招商队伍,全力抓实招商引资工作,全年策划包装新型中药饮片生产项目、大蒜加工等重点项目18个。在疫情中寻求突破,改变传统招商模式,疫情期间通过网络远程招商50次,疫情稳控后,园区积极组织开展定向招商和精准招商活动8次。截至11月,新引进签约项目22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在谈项目31个。园区上报省外投资项目8个,投资规模6.8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6%;上报市外投资项目10个,实际到位资金7.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5%。
5.推进体制改革创新,提升营商服务水平。
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推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市园区优化提升要求,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园区发展活力,目前园区优化提升材料已报送省市级部门审批。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财园助企贷放贷16户5170万元。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对园区24户僵尸企业进行分类处置,截至目前,已破产注销3户,完成资产拍卖正在破产清算5户,完成资产转让正在注销登记1户,正在办理转让手续2户,正在协调有整合意向的6户,剩余的7家在进行招商引资处置,初步实现园区工业用地二次出让和“腾笼换鸟”。全面抓好园区营商环境工作,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将服务下沉到企业一线,截至三季度园区营商环境共获得2次红榜表彰。
6.聚焦绿色园区定位,打造优质发展环境。
严格落实安全环保“一岗双责”有关规定,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继续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开展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经济发展“一企一档”收集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要求,统筹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办公室现场督察反馈问题、央视报道问题整治整改,目前各项整治任务已基本完成。优化提升园区环境卫生,制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改造方案,对园区道路环境、道路泼洒以及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整治,累计清理各类垃圾200余吨,量化美化墙体1.1万平方米,全面提升园区环境面貌。深入推进园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重点展园区三废清理整治,对四方地碧谷工业园区212处堆存场所(涉及74家企业)开展了两轮环境综合整治“回头看”,截至目前,58户企业已完成整改,4户企业正在整改,12户企业长期停产,已纳入僵尸企业处置范围。
7.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巩固脱贫帮扶成效。
围绕园区再就业功能定位,扛起就业扶贫“主阵地”责任,积极开发园区就业岗位,吸纳建档立卡人口317人。严格落实挂包帮转走访要求,截至目前,累计走访贫困户620余人次,发放各类慰问物资2万元。加大帮扶力量和帮扶资金投入力度,派出3名干部驻村开展脱贫,投入9.9万元帮助发展产业;动员园区企业捐资捐物5万元参与脱贫攻坚。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园区管委会2020年全年收入1412.02万元,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如图:
2.全年支出14381.01万元,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如图:
3.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预、决算差异情况如表: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 收 入 | 支 出 | ||
预算数 | 决算数 | 预算数 | 决算数 |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815.25 | 613.33 | 815.25 | 613.33 |
社会保障支出 | 0.30 | 10.14 | 0.3 | 10.14 |
城乡社区支出 | 1034 | 0 | 1034 | |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 462.7 | 419.7 | ||
节能环保支出 | 303.84 | |||
其他支出 | 12000 | 12000 | ||
合计 | 815.55 | 14120.17 | 815.55 | 14381.01 |
4.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分析
(1)收入与上年度的对比分析如图
(2)支出与上年度的对比分析如图
(3)收入支出增减变动原因分析
2020年与2019年相比收支差异大的原因是2020年项目收入支出较2019年增加。
5.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9年发生公务接待费支出2.67万元,2020年发生公务接待费支出10.19万元,比上年增加7.52万元,增加281.65%,增加原因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较上年度增支7.52元公务接待费。
2019年发生培训费支出1.68万元,2020年未发生培训费支出。
2019年发生会议支出0.21万元,2020年未发生会议费支出
2019年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25万元,2020年支出1.2万元,减少支出2.05万元
6.收支结余情况
2020年年末收支结余92.03万元。其中:按支出功能分类:
(一)2119901其他节能环保支出49.03万元
东发改﹝2019﹞228号园区建设 49.03万元
(二)2150510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43万元
昆财产业﹝2020﹞89号园区发展专项扶持资金43万元
7.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1)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2020年资产累计为5120.91万元,其中银行存款2095.28万元,其他应收款2853.19万元,负债合计为1839.78万元。年末固定资产为172.43万元。其中车辆1辆,价值33.38万元,其他固定资产139.05万元 。
2019年总资产6071.03万元;总负债5545.72万元。
2020年总资产5120.91万元;总负债1839.78万元。
(2)资产结构分析
2019年资产有流动资产5982.77万元、固定资产1724.34万元、
2020年资产有流动资产4948.47万元、固定资产1724.34万元。
(3)负债结构分析
2019年负责总额5545.72万元;
2020年负责总额1839.78万元。
(4)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年初资产负债率= 5545.72/6071.03*100%=91.35%。
年末资产负债率=1839.78/5120.91*100%=35.93%
年末负债比率比年初大幅减少。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概述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年度共实施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建设、太阳谷就业扶贫基地项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园区发展专项扶持项目、园区助企贷项目、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等,各项目已按设定目标完成建设内容。
2.概述本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按设定目标完成日常工作。
(三)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因部门整体支出的资金安排和使用上具有不可预见性,在科学设置预算绩效指标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年初编制的预算不够精确,编制范围不太全面,预算执行情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部门整体绩效水平,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一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明确由相关部门牵头,各部门参与的绩效评价管理,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创造好的条件;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要抓好绩效评价管理部门的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加强业务培训。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把绩效评价作为日常工作,建立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考核的长效机制。
三、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经验。一是明确思路,确立目标。围绕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和市区级下达的经济指标,与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和事业发展计划相协调的总体指导思想,编制年度预算。二是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厉行节约,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项目支出的需要。三是在定员定额的情况下,做到不漏不重,应编尽编。五是预先安排内部各局室自选编制项目预算,通过主任办公会确定,以保证项目评审通过率。
(二)存在的问题。2020年,区财政未按预算拨付给园区项目资金,致使一些项目不能开工,或是已建设项目不能如期付款而拖延了竣工时间。园区和区级其他行政单位一样,没有收入来源,财政无资金投入则园区寸步难行。
(三)改进措施及建议。改进措施:园区管委会一直在政企分开、园区企业化经营方面推动。成立企业经营领导小组,指导下属东川工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作;按区政府对壮大国有公司管理方案,把园区15年来的基础设施投入全部划拨至公司扩大公司资产经营范围和提高资产负债率,更好地适度融资,跳出国有企业依靠地方财政补给的固有思维,通过自身挖掘市场、走向市场并得以良性循环。目前,园区管委会正向“小管理机构”改革,把服务重点放在管理和审批层面,逐渐把建设和经营之类应该企业做的事还给企业,交给市场。工作建议:建议区财政改变对园区管委会项目的管理方式,把园区作为单纯的行政单位,按定额预算只管理人员和公用经费。项目的建设则把国有公司纳入财政预算的范围,项目由公司申报,资金也直接拨付给公司或财政实行报账制。这种管理方式有三个好处,一是避免资金层层转拨,时间和手续都简化;二是若从主管部门(仅指隶属)拨付资金,企业无合适票据,会给企业造成税务、财政、审计等各方面风险,主管部门也有同样风险。三、资金使用主体一旦确定为企业,那么资金使用的方向和效果就由企业承担,不再由主管部门负责,企业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主动和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