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昆明市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20年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提 纲)
一、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职责: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方针政策,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和党史工作。
2.征集整理东川地方史资料,编写东川地方党史、党史大事记,组织编修《东川区志》。
3.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地方志宣传教育,努力发挥编史修志、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4.收集、整理、研究东川地方文献和区情资料,编辑出版《昆明市东川区委执政纪要》《东川年鉴》。
5.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区内有关单位开展党史、党史人物,地方志研究工作。
6.承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7.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编纂地方志书,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
1.完成《东川年鉴》(2020卷)的稿件征集及编纂工作,并正式出版发行,《东川年鉴》(2019卷)的印刷出版。
2.做好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建设项目附属工程及设备的安装。
3.完成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安排的《东川党史大事记》上报任务。
4.完成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关于开展《昆明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1978-2012)》《昆明市流通、财税、金融改革与发展(1978-2012)》等两个专题资料征编工作的上报任务;
5.开展党史、地方志宣传,努力发挥编史修志、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2020年总收入234.8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25.12万元占总收入的95.84%,其他收入(退休人员生活补助)9.76万元占总收入的4.16%。财政拨款收入225.12万元包含基本收入154.18万元、项目收入70.94万元。上年结转资金7.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0.28万元、项目支出结转7.42万元。
2020年总支出240.1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1.79万元占总支出的67.37%,项目支出78.36万元占总支出的32.63%。年末结转3.864万元到下年支付,其中2013101行政运行结转3.861万元、2080501单位离退休结转27.44元。
二、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2020年,昆明市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保进度、重质量、求实效的要求,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根据《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我办得分96.5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优”。
(二)绩效分析:
1.我办切实担负起组织编纂地方综合年鉴的职责,达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使查阅者从中得到详实、客观、全面的史料,满意度高。发挥了存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2.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的建设。根据渡江指挥部原样复制的树桔渡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现已被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打造红色旅游生态镇和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项目的建成,可以解决景区周边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保守观念,提高区域知名度;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推动产业扶贫;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形成新的投资热点,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3.按照市委党史室的工作安排,我办开展了《东川党史大事记》和两个专题资料的编写,记载和保存了东川历史资料。具体是:《东川党的建设》《东川国有企业改革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东川(市)区商业贸易改革与发展综述》《东川财政改革与发展》《东川税务改革与发展》《东川金融改革与发展》共计13个党史专题报告的编写,涉及年限为1978—2012年共35年的时间,以及相应的6个典型材料的编写工作。
三、经验、问题和建议
1.经验;
积极与财政及相关部门沟通,及时申报、审批各项费用,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保证了《东川年鉴》的出版发行和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建设项目附属工程及设备安装的顺利展开。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盘活资产,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日常财务工作中,严格按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按计划进行。
2.存在的问题;
机构正常运转经费少,日常公用经费定额难以保障单位日常开支,使职能工作无法更好地开展,而各项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矛盾凸显,基本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
3.改进措施及建议。
在财力可能的前提下,定额保障范围和保障重点,统筹平衡机构运转和事业发展需要,加大对机构运转的保障力度,使每年《东川年鉴》得以出版发行,使地方志和党史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要加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昆明市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昆明市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为一级预算单位,属参公事业单位,内设3个职能科室(综合科、党史编研科、区志编纂科)。
在职人员编制8人,其中:事业编制8人(列入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在职实有8人,其中:财政全供养 8人。
离退休人员 6人,其中:退休 6人。
车辆编制0辆,实有车辆0辆。
(二)部门职能。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方针政策,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和党史工作。
2.征集整理东川地方史资料,编写东川地方党史、党史大事记,组织编修《东川区志》。
3.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地方志宣传教育,努力发挥编史修志、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4.收集、整理、研究东川地方文献和区情资料,编辑出版《昆明市东川区委执政纪要》《东川年鉴》。
5.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区内有关单位开展党史、党史人物,地方志研究工作。
6.承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7.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编纂地方志书,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年内完成了《东川年鉴》(2020卷)的出版发行。全书设专文、大事记、概况、中国共产党昆明市东川区委员会、昆明市东川区人大常委会、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等23个部类。本书主要记录2020年东川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成书80万字左右,达到国家书籍出版质量规定。
2.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新址纪念馆附属工程及设备的安装包含室外绿化工程,空调设备及安装,监控设备及安装,浮雕墙、雕塑、沙盘、展板、展柜等展品设置,历史图文资料整理编撰服务等。有《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建设项目附属工程及设备安装资金使用方案》《树桔红军渡建设实施方案》《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附属工程及设备安装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方案、措施。
3.完成《东川党的建设》《东川国有企业改革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东川(市)区商业贸易改革与发展综述》《东川财政改革与发展》《东川税务改革与发展》《东川金融改革与发展》共计13个党史专题报告及6个典型材料的编写。
4.上报昆明市委党史室《东川大事记》《东川口述昆明材料》的编写文稿。
5.按照东川区委万名党员进党校学习培训的要求,史志办主任到各单位进行“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宣讲4场;到村社区进行脱贫攻坚科普周宣讲共计8场。
6.为确保所帮扶的东川区铜都街道新村村在2020年稳固提高脱贫成效,我办结合实际,从新村村村情出发,于4月份制定了帮扶措施和工作计划。
(四)部门管理制度。
我办制定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内控制度》等,降低资金风险,保障机构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建设项目,有《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建设项目附属工程及设备安装资金使用方案》《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附属工程及设备安装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关于革命遗址保护项目经费拨付使用跟踪问效检查办法》(云党研便字〔2016〕197号)。项目资金全额转拨给拖布卡镇,由财政所统一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财务制度、报帐制度及工程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工程建设投资前期审计。专款专用,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制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坚持报账制和公示制,按施工进度及完成的工程量拨付工程款,增加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资金来源
2020年总收入234.8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25.12万元占总收入的95.84%,其他收入(退休人员生活补助)9.76万元占总收入的4.16%。财政拨款收入225.12万元包含基本收入154.18万元、项目收入70.94万元。上年资金结转7.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0.28万元、项目支出结转7.42万元。
2.资金使用情况
2020年总支出240.1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1.79万元占总支出的67.37%,项目支出78.36万元占总支出的32.63%。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34.96万占总支出的56.2%,商品和服务支出91.65万元占总支出的38.16%,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3.55万元占总支出的5.64%。商品和服务支出91.65万元包含日常公用经费13.28万元、项目支出78.36万元。
年末结转3.864万元到下年支付,其中2013101行政运行结转3.861万元(退休人员职业年金记实部分)、2080501单位离退休结转27.44元。
(六)政府采购情况。
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20年无政府采购。
(七)固定资产情况。
固定资产原值7.89万元,年末固定资产累计折旧4.32万元,其中通用设备折旧3.02万元、家具用具折旧1.3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3.57万元,其中通用设备净值1.05万元、家具用具净值2.52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围绕部门职能职责及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事项,按《昆明市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20年主要工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目标,发挥地方志和党史的作用。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1.《东川年鉴》(2020卷)印刷出版。完成了《东川年鉴》(2020卷)的稿件征集及编纂工作,并正式出版发行。切实担负起组织编纂地方综合年鉴的职责,达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已支出5.44万元。
2.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建设项目。根据昆财行〔2020〕173号《昆明市财政局关于下达省下2020年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利用补助经费的通知》,纪念馆建设项目附属工程及设备的安装项目有经费60万元。我办全额拨给了拖布卡镇,由财政所统一管理,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年度计划目标:完成室内空调设备及安装,室内外监控设备及安装,历史图文资料整理编撰服务,浮雕墙、雕塑、沙盘、展板、展柜等展品,电脑、打印机、办公桌等办公设施设备的配置,室外绿化工程等建设。达到促进拖布卡镇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农业人口的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推动产业扶贫;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从而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旅游开发式扶贫新途径。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目的。通过收集我办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我办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 11号)、《云南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云财绩〔2020) 11 号)、《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东政办发〔2019〕92号)、《昆明市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20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21〕4号)要求,本次评价指标体系制定遵循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为纳入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及文件要求的其他资金;评价时段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昆明市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20年度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得分为96.5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优秀”。
2.主要绩效。
2020年,昆明市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重视预算执行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预算管理,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取得了良好的预算执行效果。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尽职尽责认真完成史志工作各项任务。
重点工作:1.完成了《东川年鉴》(2020卷)的出版发行,切实担负起组织编纂地方综合年鉴的职责,达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2.按照方案开展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建设项目的实施。3.完成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关于开展《昆明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1978-2012)》《昆明市流通、财税、金融改革与发展(1978-2012)》等两个专题资料征编工作。4.完成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安排的《东川党史大事记》上报任务。
日常工作:1.认真配合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召开了专题工作会,制定长效机制相关治理制度。2.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共开展了十次主题党日活动、十次党员大会,开展党员学习活动十次,完成了党支部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并积极参与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3.意识形态工作,对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对策和建议。4.保密工作,定期学习相关保密法规知识,参与了考试。
(二)具体绩效分析。我办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设置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昆明市东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总分96.5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优”。其中:
一级指标“部门决策”满分32分,评价得分为29分;
一级指标“部门管理”满分18分,评价得分为17.5分;
一级指标“部门绩效”满分38分,评价得分为38分;
一级指标“效果”满分12分,评价得分为12分;
五、主要经验做法
1.积极与财政及相关部门沟通,及时申报、审批各项费用,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保证了《东川年鉴》得以出版发行。
2.日常财务工作中,严格按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按计划进行。
3.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盘活资产,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六、存在的问题
机构正常运转经费少,日常公用经费定额难以保障单位日常开支,另外单位人员较少,各项工作开展的进度严重受限,任务越来越多,矛盾凸显,基本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在财力可能的前提下,定额保障范围和保障重点,统筹平衡机构运转和事业发展需要,加大对机构运转的保障力度,使每年我办的《东川年鉴》得以出版及相关史志工作能顺利完成。加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