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108-435926 主题分类: 预决算绩效管理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08-24 15:38
名 称: 东川区应急管理局2020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关键字:

东川区应急管理局2020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1-08-24 15:38
字号:[ ]

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的通知》(云办发〔2018〕46号)《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东川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昆办通〔2019〕9号)《昆明市东川区深化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昆明市东川区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机改组〔2019〕2号)等规定, 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是东川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为正科级单位。下两个事业单位。(分别为:东川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和安全救援服务中心)。年末实有人数和年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本年度43人(公务员21人,事业22人),比上年增加8

(二)部门职能

1)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贯彻执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编制东川区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减灾规划,组织制定部门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3)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区级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推动应急重点工程和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4)牵头建立全区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相衔接。负责信息传输渠道的规划和布局,组织协调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

5)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研判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承担东川区应对灾害指挥部工作,协助区委、区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灾害应急处置。

6)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指挥平台对接,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专业队伍,衔接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7)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消防、森林和草原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等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调度,负责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各乡镇(街道)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8)指导城镇、农村、森林、草原消防工作规划编制并推进落实,协调指挥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工作。

9)指导协调森林和草原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10)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工作,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11)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区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

12)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以及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工矿商贸行业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组织并指导监督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3)依法组织指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组织协调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

14)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要求部署,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区域交流与合作。

15)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昆明市东川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16)负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17)完成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18)职能转变。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应加强、优化、统筹全区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机构改革方面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到应急管理部门开展调研,对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给以大力支持。一是充实队伍。截至目前,区应急管理局主要组成架构为10+4模式,即10个内设科室加政治处、监察大队、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和矿山应急救援队组成,共计53人;二是配强班子。目前,区应急管理局领导班子共计7名,1正4副加政治处主任1名、安全生产监察专员1名。

2.安全生产方面

1-9月,东川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分别为:1月27日上午11时12分,金沙矿业电力公司一名巡线工在巡查线路过程中处理树上积雪时触电昏迷,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死亡;2月26日下午15时15分左右,昆明润嘉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铜都街道块河村自然能力提水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装载机作业伤害事故,致1人死亡;4月7日下午16时左右,昆明川金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磨选车间在检修压滤机精矿浆进料阀时,管道内矿浆喷溅导致1名检修人员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8月3日下午4时,昆明双佛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触电事故,死亡1人;9月5日10时,昆明市东川金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落雪铜矿7中段发生一起冒顶片帮事故,死亡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增加5起,死亡人数增加5人,受伤人数持平,直接经济损失增加460万元;对5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约谈率达到100%。

(1)非煤矿山领域一是基本情况。东川区非煤矿山企业共计51座(地下采矿权35座,露天采矿权16座)、尾矿库11座、选矿厂96家。截至目前,正常生产经营的矿山数为7座,尾矿库3座,选矿厂12家;其余企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二是执法检查情况。按照《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2020年安全生产执法计划》(东应急〔2020〕18号)的要求,截至目前,对非煤矿山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填写《现场检查记录》72份,查出事故隐患74条,向17家生产经营单位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19份;组织隐患整改验收12家生产经营单位,下发《整改复查意见》14份;下达《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4份,责令4家生产经营单位停产整顿;对2起安全生产事故实施立案调查。

(2)危险化学品领域一是基本情况。东川区危化品企业42家、药品生产企业3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1家和零售66家;二是执法检查情况。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44家62家次。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39家,烟花爆竹批发1家、零售4家;三是行政许可情况。按照东川区政务局要求完成行政审批进窗口工作及配合完成行政审批项目网上审批建设工作;完成14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换证及核发工作,督促并指导4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完成其《易制毒化学品备案登记证》的延期换证工作;同时,组织完成3家企业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 “三同时”审查的相关工作。

(3)冶金工贸领域。一是基本情况。东川区冶金工贸企业92家,正常生产经营单位38家;二是执法检查情况。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86家次,下发现场检查记录53份,责令整改指令书14份,整改复查意见书10份。

3.应急管理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了由区政府牵头的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修订了东川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各专项指挥部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和东川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工作规则;二是全面推动社会应急联动机制。制定了东川区社会应急联动单位职责任务分工表;三是整合应急救援队伍。对全区政府系统、企事业单位、民间力量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和保障力量源进行了全面整合,组建了“昆明市东川区灾害事故紧急救援队”;四是开展应急演练。8月27日,在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的部署下,在东川区铜都街道开展了发生5.3级地震为背景的地震应急救援响应实战演练,采取不提前通知演练时间、地点、震情的“双盲”模式,对东川区紧急救援队的拉动,与市级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进行了响应启动、途中会商、现场指挥部搭建、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会议、总结评估5个阶段的演练。演练过程中,各单位反应迅速,迅速集结力量赶到现场开展工作,并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估,为下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五是及时上报事故信息。建立了区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区政府总值班室、区委总值班室信息互通机制,有效保障了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有效、一致,避免了信息倒流、冲突,截至目前,上报市局突发事件信息59起。

4.减灾救灾方面

(1)受灾情况。截至目前东川区受灾情况为:旱灾:造成受灾人口11000人,其中饮水困难8608人。饮水困难大牲畜822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受灾140公顷,成灾123公顷,绝收23公顷,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139.5万元。雪灾:受灾人口3375人,粮食作物、药材受灾381公顷,成灾375公顷,绝收41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6.5万元。滑坡灾害7月3日04时30分,汤丹镇洒海村浪田坝小组因降雨量较大,导致刘勇家院墙垮塌,掩埋到李发顺家房屋,致使李发顺家房屋受损,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7月16日17时40分,红土地镇蚂蟥村因雨量较大,导致苏义学家院墙垮塌,掩埋到李忠华、李忠能家房屋,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风雹灾害7月6日20时30分,拖布卡镇突遇狂风骤雨,致使苦桃树、播卡、象鼻、西瓜地4个村玉米大面积受灾,造成受灾人口2661人,玉米受灾面积132公顷,成灾面积91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6万元。8月27日19时左右,铜都街道、红土地镇因遇强对流天气,突降大风、冰雹,致使铜都街道小牛厂、陷塘、岩脚、赖石窝、奔多、金桥、花沟等村(社区)受灾造成受灾人口5112人,其中玉米、蔬菜、水果、荞子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受灾789公顷,成灾774公顷,绝收394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80.08万元;太阳能损坏138套,直接经济损失13.8万元。金桥社区内2户居民因树被风折断,导致房屋受损,无人员伤亡。房屋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生物灾害7月以来,拖布卡镇、铜都街道、乌龙镇、红土地镇、碧谷街道、汤丹镇、阿旺镇遭受草地贪夜蛾灾害,灾害共造成受灾人口43131人,其中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受灾3133公顷,成灾142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25.28万元。洪涝灾害8月17日凌晨,由于强降雨,致使红土地镇、汤丹镇部分村组水稻、玉米受灾。本次灾害造成受灾人口83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4公顷,成灾面积1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9万元。8月19日,阿旺镇长岭子村水井组,因降雨量大,导致董老五家院墙垮塌,掩埋到张顺福家房屋,致使房屋受损,房屋损坏2间,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2)加强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分别对铜都、碧谷等街道办事处及村(社区)灾害信息员共60余人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分别从干旱灾害、洪涝灾害、生物灾害等12类自然灾害进行了解释;对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牲畜、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等自然灾害情况统计指标作了解读;对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规程作了说明。

(3)应急物资保障。一是及时发放。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云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充分发挥协同作战统筹作用,迅速行动,扎实做好东川区救灾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二是科学储备。全区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科学合理的开展物资的购买、储存工作。截至目前,共储备救灾粮 500余公斤,代市级储棉被1590床、大衣1881件、单帐篷99顶;区级储备棉被1592床、防寒大衣1881件、男女套装500套、单帐篷82顶、棉帐篷416顶、折叠床723张、彩条布170件、床上用品399套、床垫400床;三是积极争取。今年以来东川区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给全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我区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相应补助。截至目前,争取到抗旱补助资金累计110万元、用于解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困难、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和购置抗旱物资补助。

(4)积极开展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工作。一是按照《昆明市东川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关于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督查的通知》(东森防指〔2020〕8号)要求,3月31日,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联合区人武部、区发展改革局、区医疗保障局督查检查了铜都街道、新村林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4月1日至4月3日,检查了拖布卡镇、因民镇、舍块乡、二二二林场等单位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对检查中发现个别社区未与村民签订责任书、个别村民不履行卡点登记手续,强行冲卡等问题,要求社区、卡点立即整改,消除隐患;二是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扑救。3月11日、3月12日东川区铜都街道达贝社区黑蚂山和阿旺镇中坪子分别发生火情。区指挥部高度重视,迅速组织队伍出动扑救,同时,积极协调市应急管理局调动区外队伍增援东川扑灭火,达到预期效果。

5.信息化方面

一是积极推广昆明市运用应急值守调度系统(“应急看得见”)。全局干部职工(53人),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及安监站人员、安全生产专干和灾害信息员(195人)已安装 “应急看得见”并学习使用,及时上报事故信息,办理市局转办的各项督办工作;二是要求辖区内各企业、各行业部门启用“云南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在平台上进行企业隐患自查信息报送工作,按照“互联网+监管”工作要求,对市局指派的工作任务清单及时认领,并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执法情况以及执法人员等信息。

6.目标责任

一是严格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区政府主要领导与全区36家乡、镇(街道)和安全生产责任部门签订了《2020年度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和事故灾害应对目标管理责任书》及《2020年度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二是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截止10月,我区较大事故“零发生”,未发生“一票否决”情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7.重大活动保障完成情况

一是为有序应对脱贫攻坚国家普查期间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普查期间的值班值守,在有序应对好安全保障组工作的基础上,还为安保信访维稳组提供了有力支援,确保了我区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二是为确保东川区2020年国庆节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的圆满开展,指导各主办单位修改完善了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了活动期间的应急处置力量,保障了系统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为认真应对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办期间各类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昆明市东川区“COP15”期间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四)部门管理制度

部门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自身建设,加强绩效控制、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一定的程序所制定出的依据和准则。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一、考勤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工资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二资金预结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出纳管理规范、会计档案管理、统计管理制四、行政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值班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等等 五、内控制度等。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20年收入1226.17万元,其中预算执行1221.03万元,退休补助1.44万元,脱贫普查经费5万元,预算执行中有区级项目资金30万元,上级补助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410万元,上级补助安全生产专干补助39.6万元,以及2019年结转的项目资金73.6万元。

2020年支出1298.65万元(含2019年结转结余部分,其中:基本支出本年度724.12万元,项目支出本年度574.54万元,上级补助及项目资金已全部使用完。

(六)政府采购情况

截止2020年12月31日,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无采购情况。

(七)固定资产情况

截至202012月31日,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部门固定资产原值385.1元,固定资产净值100.61万元。其中房屋及建筑物14.21万元,通用设备59.29万元,专用设备20.72万元,家具用具及动植物6.40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计划、实施方案、报告的编制;监管全区安全生产;促进全区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质量,确保了全区社会稳定发展。在原有安全工作的基础上更好的履行机构改革以后新增的工作职能职责,开展灾害救援管理工作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

完成全区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全力推进2020年重点项目建设;做好东川区2020年东川区安全生产综合执法工作经费使用工作2020中央自然灾害(冬春救助)救灾资金使用工作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1.安全生产综合执法工作经费项目

通过安全生产综合执法工作经费项目的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为基本导向,围绕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主线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治理和社会监督”的安全工作新格局。到2021年,实现我区安全生产现状根本性好转。安全生产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通过项目的实施,淘汰关闭落后矿山数2座,危险化学品企业整治改造户数3家,应急救援队伍专业知识培训人数17人,人员培训合格率达100%,应急演练次数2次,企业三项检查覆盖率达15%,监管执法检查覆盖面安全检查率达100%,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矿商贸自查申报率达90%,隐患整改率达9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6.89%,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就业人数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4.36%,装备物资完好率达95%。

2.2020中央自然灾害(冬春救助)救灾资金项目

2020年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冬春救 助)300万元。按照文件要求补助标准由中央补助资金同地方物资相结合,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救助受灾群众63886名,合计金额300万。拨付金额为拖布卡镇156745元;因民镇246985元;阿旺镇232934.55元;乌龙镇520525元;红土地镇417271.2元;汤丹镇577507.1元;铜都街道785437.85元;舍块乡62594.3元。

在项目资金使用前期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明确资金使用范围,落实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村(居)“三委”干部近亲属领取救灾资金(物资)备案制度》、《内控制度》等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确保专款专用。按照“事前审核、事中检查、事后评价”的要求,加大项目资金的审批分配、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堵住漏洞、严格监管。

按照文件补助标准和结合东川区实际受灾群众情况,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救助全区八个乡镇受灾群众63886救灾资金全年执行率100%。截至目前,我区及未收到受灾群众投诉,投诉率为0。通过救助促使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在减少经济损失前提下尽快实现增收,进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灾区社会正常秩序,帮助受灾群众克服冬春生活困难,减少经济损。恢复受灾地区安全生产,促进地区生态和谐发展。排危除险和治理措施持续发挥作用,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安全保障。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目的通过收集部门(单位)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部门(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按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0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云财绩〔2020〕3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东政发〔2017〕111号)、《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东政办发〔2019〕92号)及《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20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214号)文件要求,我局2020年度的部门整体绩效和项目支出绩效进行了自评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为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评价时段为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单位自评结果为优秀。

2.主要绩效

东川区应急管理局认真做好经费预算、核算管理、资产购置与处置、财务监督等工作。资金使用规范,注重绩效,支出审批程序严格,厉行节约,支出费用合理,确保了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控制人员经费的使用。落实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算绩效信息公示制度。按全区部署做好公务用车改革,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和公务出差的审批管理。

东川区应急管理局按照专项工作的计划进度和预算安排支出专项资金,大力加强专项资金的保障力度,确保专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上,严格遵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实行专款专用制度,没有超标准,超规范开支,完成2020年东川区安全生产综合执法工作经费使用工作2020中央自然灾害(冬春救助)救灾资金两个项目。

(二)具体绩效分析

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见附表)

五、主要经验做法

(一)紧扣工作重点,科学设定绩效目标

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抓住工作重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任务,设定工作绩效目标,以便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把握工作关键点,强化绩效导向

具体工作过程中,把握工作关键点,以点带面,实现精准突破,全面发展的目标,强化绩效的目标导向。

六、存在的问题

目前实施过程中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一) 绩效管理的难度较大

中央自然灾害资金的项目主要是用于抗旱工作和解决居民生活用水困难问题,涉及到一定的施工项目和施工进度的绩效跟踪,但由于涉及面广,无法实现全面覆盖。

(二) 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局成立后,在原安监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11项灾害救援方面的工作,但是人员并未增加,且现有人员对新工作都没有经验,缺乏系统的培训,存在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了解、不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乡镇(街道)还需要加强资金的审核把关,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规范流程、增加透明度,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按照“事前审核、事中检查、事后评价”的要求,区应急管理局需要再加大项目资金的审批分配、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堵住漏洞、严格监管。

二是加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