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108-435806 主题分类: 预决算绩效管理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08-24 10:58
名 称: 昆明市东川区文化馆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东川区文化馆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1-08-24 10:58
字号:[ ]


昆明市东川区文化馆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参考提纲)

一、部门概况:含主要职能职责,年度重点工作,预算收支总额、预算执行情况。

(一)主要职能职责

1.文化馆是东川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机构,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公民享受公共文化权益、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独立核算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文化馆是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对当地群众进行文艺培训、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文艺作品、向当地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公共文化机构,是当地社会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中心、培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作中心,是学习、传播、实践先进文化主体力量。                                    

2.东川区文化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大力发展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文化馆的服务对象是当地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拓宽群众文化生活渠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年度重点工作

1.深入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向,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普通群众倾斜,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2.组织开展非遗宣传工作;

3.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把高雅艺术送到贫困地区,开展昆明市(县)区文化馆美术、摄影专干人员的扶贫创作采风活动

4.开展线上文化慕课工作

(三)预算收支总额、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20年收入年初预算数为579.75万元,支出为579.7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561.26万元,占总收入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9万元,占总收入4%。与上年相比减少34.97万元,主要原因是是人员减少,经费减少。
   2)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收入预算执行数为718.9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84.94万元,其他收入34万元。与2019年相比减少30.97万元,主要原因是人员减少、各类社会保险、奖金实际发放金额减少,项目经费减少
   2020年支出预算执行数为693.1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06.1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0.9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99万元。与2019年相比减少18.90万元,主要原因是工资、各类社会保险、奖金实际发放金额减少,项目经费减少

二、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绩效分析主要分析工作取得的效果。

(一)评价结论:文化馆单位财务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本单位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化,同财政部门及时沟通学习,积极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决算、编报、审核等方面培训,按时完成,认真如实填报。文化馆对预算和决算公开工作、及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按规定批复决算的各项工作按规定认真执行,该填制及时填制,该公开及时公开,该上报及时上报。该项目综合自评得分为99分,评定等级为

(二)主要绩效

1.深入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向,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普通群众倾斜,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2.组织开展非遗宣传工作;

3.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把高雅艺术送到贫困地区,开展昆明市(县)区文化馆美术、摄影专干人员的扶贫创作采风活动

4.开展线上文化慕课工作

三、经验、问题和建议

1.经验;

2020年东川区文化馆为全面发挥各项职能,文化馆领导班子经多方采纳意见,制定各种措施,旨在强化组织纪律管理、强化业务素质管理、强化业务培训工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文化馆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向面群众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场所和广大群众终身教育的课堂,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促进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全面发展。并且坚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建设先进文化。从而准确把握全区群众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质量,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做到按需配送,全面提高东川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项目支出进度慢,在以后的支出中,按预算执行,厉行节约,降低支出。

3.改进措施及建议。

1)建议区文化馆制定相应的应对办法,对项目结余资金及时进行落实清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各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还应进一步增加必要的考核指标,对于年度绩效目标的设定,建议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应建立健全绩效指标,指标要全面,应尽量细化、量化,不但要包括产出数量、产出质量,还要包括成本控制、时间进度、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满意度等,对于确实无法加以量化的项目,可进行分级、分档定性表述。

3)建议单位在年初编制预算时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征求各方意见后进行编制。

4)建议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专项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昆明市东川区文化馆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东川区文化馆为股级,群众文化系列类别,隶属文化和旅游局下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昆明市东川区文化馆事业编制为34名,事业编制结构比例为:管理人员2名,专业技术人员31名,工勤人员1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人,工勤人员3人,管理人员1人,退休人员43人。

二)部门职能。

1.文化馆是东川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机构,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公民享受公共文化权益、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独立核算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文化馆是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对当地群众进行文艺培训、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文艺作品、向当地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公共文化机构,是当地社会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中心、培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作中心,是学习、传播、实践先进文化主体力量。                                    

2.东川区文化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大力发展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文化馆的服务对象是当地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拓宽群众文化生活渠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深入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向,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普通群众倾斜,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2.组织开展非遗宣传工作;

3.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把高雅艺术送到贫困地区,开展昆明市(县)区文化馆美术、摄影专干人员的扶贫创作采风活动

4.开展线上文化慕课工作

(四)部门管理制度。

1.办公室管理制度;2.培训管理制度;3.财务管理制度;4.文化馆各部室管理制度;5.文化馆考勤管理制度;6.文化馆党风廉政建设管理制度;7.财务内控制度。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部门资金来源

根据昆明市东川区财政局2020年部门预算下达通知,东川区文化馆部门财政预算总收入为579.75万元, 2020年收入预算执行调整金额为718.9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84.94万元,其他收入34万元。

2020年支出预算执行数为693.1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06.1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0.9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99万元。2020年终结转和结余25.84万元

2.使用情况

2020东川区文化馆整体支出为基本支出。基本支出包括三大类:一是人员工资福利支出,主要用于在职在岗的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及社保费等支出;二是商品及服务支出(公用支出),主要用于办公费用、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及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三是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主要用于离退休费、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公积金等;项目支出包括:一是文化创作与保护,主要用于省、市非遗传承人补助;二是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主要用于文化馆免费开放费用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基建项目)。

(六)政府采购情况。

本单位政府采购货物支出总额0.67万元

(七)固定资产情况。

2020年期末固定资产账面数原值105.64万元,累计折旧61.62万元,净值44.02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原值40.72万元累计折旧11.76万元,净值28.96万元,占固定资产的净值66%;通用设备52.01万元,累计折旧45.36万元,净值6.65万元占固定资产的净值16%;专用设备3.38万元,累计折旧1.73元,净值1.65万元,占固定资产的净值3%;文物和陈列品1.2万元,累计折旧0万元,净值1.2万元,占固定资产的净值2%;图书档案0万元,占固定资产的净值0%;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8.33万元,累计折旧2.77万元,净值5.56万元占固定资产的净值13%。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主要完成区委区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绩效考核的个性指标、预决算公开、存量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三公经费控制、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的设定及完成情况,项目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及预期经济、社会效益等。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2020年东川区文化馆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为认真开展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开展脱贫攻坚文化惠民演出活动60场,完成2020“春城文化节”系列活动;因文化馆每年开展文化活动较多,资金使用量较大;严格管理固定资产,认真实施政府采购工作,及时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认真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财务报账管理办法等内控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开展活动经费开支,做到收支两条线,活动经费明了。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确认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梳理部门内容管理制度及存量资源→分析确定当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区文化和旅游局统一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会同区文化馆进行了沟通、了解文化馆基本情况,编制了资料清单、信息调查表、公众服务对象调查问卷,汇总资料及数据,制定评价方案,会同财务主管讨论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对文化馆提供的整体支出自评报告资料进行核实、分析,对相关资料进行复查,在对项目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检查基本支出情况,根据绩效评价对象的特点采用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运用相关绩效评价方法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打分、形成评价结论。

主要方式方法采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所确定的绩效评价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区文化馆财政整体支出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和公众评判法等,了解区文化馆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管理、项目跟踪、资金使用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等情况,对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三)评价目的

通过收集部门(单位)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部门(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掌握2020年度东川区文化馆各项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目标设定、工作进展情况、预算资金到位、使用、管理、结余情况、制度建设、执行情况以及取得成效;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东川区文化馆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依法行政提供决策依据。

(四)评价依据

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东政发2015〕104号)、《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16〕169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东政办发〔2017〕24号)、《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东政发〔2017〕110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东政发〔2017〕111号)、《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昆财绩〔2018〕60号),部门(单位)2020年度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批复(含预算调整追加)文件,部门(单位)三定方案、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及中长期规划,专项资金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部门(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央、省、市相关政策规定等及区委、区政府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检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并根据要求报送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五)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为东川区文化馆,纳入区级部门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评价时段为20201月1日——12月31日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文化馆对本单位各项工作按规定认真执行,该填制及时填制,该公开及时公开,该上报及时上报。该项目综合自评得分为99分,评定等级为

2.主要绩效

1)深入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向,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普通群众倾斜,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2)组织开展非遗宣传工作;

3)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把高雅艺术送到贫困地区,开展昆明市(县)区文化馆美术、摄影专干人员的扶贫创作采风活动

4)开展线上文化慕课工作

(二)具体绩效分析。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

1.经济性分析

1)预算控制情况

基本支出预算为612.74万元,支出612.74万元,无结转结余资金。基本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项目资金到位106.02万元,项目资金支出80.35万元。项目支出预算控制情况不够准确,年底有较大结余,2020年项目支出结余结转资金25.85万元。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为跨年度连续性项目;一些项目资金到位时间较晚,年末未支付出去。

2)成本节约情况

部门各项运行经费比上年度有所下降,切实保证了经费高效使用,厉行节约的原则。

2.效率性分析

1)实施进度

2020年基本支出均按时效要求完成;部分项目实施未能按计划进行。项目支出结余资较大。

2)完成质量

2020年区各预算项目完成质量较好,职责内的工作均已按照计划完成;在文化宣传工作、文化惠民演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

3.效益性分析

1)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2020年东川区文化馆在组织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文化服务作用,加快文化事业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等方面。均已完成预期的目标。

2)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020年东川区文化馆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文化事业建设;以敬业担当、创新实干为职守,进一步提升文化水平,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有力地推进了文化事业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东川区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更加舒适高效的环境和服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影响

2020年东川区文化馆为全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市场主体地位加速发展;通过开展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各项工作,对全区环境卫生的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注重民生,不断夯实文化和旅游局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更加舒适高效的环境和服务,确保城市宜居、宜业,为城市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影响。

4)社会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

群众满意方面:通过对本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群众满意度调查综合得分为93分,问卷满意度较高。

五、主要经验做法

2020年东川区文化馆为全面发挥各项职能,文化馆领导班子经多方采纳意见,制定各种措施,旨在强化组织纪律管理、强化业务素质管理、强化业务培训工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文化馆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向面群众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场所和广大群众终身教育的课堂,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促进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全面发展。并且坚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建设先进文化。从而准确把握全区群众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质量,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做到按需配送,全面提高东川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资金的使用于场地租用费、舞台搭建、音响设备,演出道具、演出设备,演员交通费、演员化妆费、服装费等。

为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主管部门制定下发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用到实处。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建立纳入2020年区级工作目标考核任务中,要求每月上报均等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从目标管理上督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全年召开专题会议2次,专项督查2次。东川区文化和旅游局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加强对活动的统筹、组织和协调,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带头研究,抓好落实。每一项活动明确责任领导及责任人,根据工作要求和任务分工,主动履行职责。活动开展过程中相互协作配合、加强对接联系,确保各环节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同时,提前研判活动开展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保障活动有序开展。要根据"责任横向到边、任务纵向到底、人员配备到位"的要求,强化落实,提高执行力,确保活动有条不紊进行。活动由组办方拟定实施方案和资金预算上报主管部门,待审定后在开展活动,年底根据东川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工作完成目标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项目支出进度慢,在以后的支出中,按预算执行,厉行节约,降低支出。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1.建议区文化馆制定相应的应对办法,对项目结余资金及时进行落实清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各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还应进一步增加必要的考核指标,对于年度绩效目标的设定,建议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应建立健全绩效指标,指标要全面,应尽量细化、量化,不但要包括产出数量、产出质量,还要包括成本控制、时间进度、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满意度等,对于确实无法加以量化的项目,可进行分级、分档定性表述。

3.建议单位在年初编制预算时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征求各方意见后进行编制。

4.建议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专项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