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 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昆明市东川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
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摘要
一、部门概况:
东川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于2011年6月16日由区编委批准成立,主要负责我站权限范围内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工作,属区交通运输局下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站长室、总工办、综合办、监督检测科、造价管理科一站、两办、两科,核定事业编制5名,现有在职职工3人。预算收支及执行情况如下:昆明市东川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预算收入62.68万元(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62.68万元) ,预算支出62.68万元。
二、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站点建设方面
2020年我站在站点建设方面,着重从技术规范、工程资料归档等方面进行完善,特别是在现有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明确一人多岗,一人多责,要求各干部职工互相配合协调开展工作,以确保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质量监督方面
除继续开展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东川区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新增2020年东川区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就业扶贫基地改造工程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截至目前已完成:1、2011年东川区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七个标段的竣工质量鉴定,2011年养护工程竣工质量鉴定;2、2012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D1标、D2标竣工质量鉴定,2012年养护工程竣工质量鉴定;3、2013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D1、D2、D3标项目竣工质量鉴定、2013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鉴定;4、2014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D2标、D3标项目竣工质量鉴定、2014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鉴定;5、2015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鉴定、2015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鉴定、东川区2015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竣工质量鉴定;6、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东川区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路床转序;8、东川区2016年、2017年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鉴定,2018年、2019年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检测。
2020年完成2019年东川区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路床转序工作,2018年、2019年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检测,2015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东川区2015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据统计,2020年共开展日常巡查52次,综合督查1次,专项督查2次,发出抽查通知书4份,检测报告12份。
信息报送方面
2020年上半年共完成质量监督统计信息2期(第一季度、上半年各一期),造价地材调查信息4期。
三、经验、问题和建议
1.经验;
一是提效能狠抓内部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规范行政许可审批,审理手续标准化。严格按程序把好许可项目审查、报批,不越权许可、违规许可。
三是加强学习培训,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组织局全体人员学习培训及执法骨干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召开座各项谈会,开展深入学习交流的活动。参与并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把权力放在民主的阳光下。
2.存在的问题;
一是绩效考核还需加强培训及职工学习宣传。绩效考核作为资金把控的重点依据,其作用和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但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职工具有绩效考评意识。
二是绩效考核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公共部门片面追求时髦,强行推行绩效考核管理,没有成立绩效考核综合管理部门,导致被考核部门与绩效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形成先天不足的状况。
3.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是强化宣传,提高绩效考核的认同感。首先从本部门实际入手,进行深刻剖析,激发职工对实施绩效考核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是明确责任,确保绩效考核制度顺利进行。确定本部门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绩效考核责任书的签订、目标的细化分解和完成任务具体措施的制订,并按时完成自查、自评、总结、上报等工作,完善各项考核基础材料。
东川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东川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于2011年6月16日由区编委批准成立,主要负责我站权限范围内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工作,属区交通运输局下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站长室、总工办、综合办、监督检测科、造价管理科一站、两办、两科,核定事业编制5名,现有在职职工3人。
(二)部门职能。
我单位属区交运局下属的独立核算的二级预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1.为交通工程建设提供质量监督保证;
2.监督国家、省、市有关交通建设和造价管理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执行;
3.监督交通建设项目建设程序的履行;
4.监督交通建设市场秩序;监督交通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监督交通建设资金的使用;
5.指导、检查乡镇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交通建设违法行为;审核交通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概、预算;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除继续开展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东川区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新增2020年东川区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就业扶贫基地改造工程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截至目前已完成:1、2011年东川区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七个标段的竣工质量鉴定,2011年养护工程竣工质量鉴定;2、2012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D1标、D2标竣工质量鉴定,2012年养护工程竣工质量鉴定;3、2013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D1、D2、D3标项目竣工质量鉴定、2013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鉴定;4、2014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D2标、D3标项目竣工质量鉴定、2014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鉴定;5、2015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鉴定、2015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鉴定、东川区2015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竣工质量鉴定;6、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东川区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路床转序;8、东川区2016年、2017年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鉴定,2018年、2019年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检测。
2020年完成2019年东川区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路床转序工作,2018年、2019年养护工程竣(交)工质量检测,2015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东川区2015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据统计,2020年共开展日常巡查52次,综合督查1次,专项督查2次,发出抽查通知书4份,检测报告12份。
(四)部门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东川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有关财经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项目建设的需要,我单位遵守执行主管单位交运局制定的《交通运输局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领导班子会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用于规范领导在决策过程中决策流程和依据;《东川区交通运输局差旅费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全局干部职工公事出差的相关事宜;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及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对全局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管理;遵照《昆明市东川区交通运输局合同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昆明市东川区交通运输局收支部控制规范》等相关业务制度执行。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19年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0.58万元。2020年本年收入64.37万元, 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2.68万元,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1.69万元,其中收到老干部局拨入退休人员2020年生活补助1.68万元,税务局返个人所得税手续费0.01万元,上年收入81.01万元,本年比上年减少16.64万元,2020年辞职1人,工资、社保费相应减少;本年支出64.95万元,上年支出80.43万元,本年比上年减少1.97万元,主要原因是2020年辞职1人,工资、社保费相应减少。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20年无政府采购
(七)固定资产情况。
固定资产8.23万元, 无形资产2.78万元,累计折旧6.61万元, 累计摊销1.53万元,非流动性净资产1.62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1、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正常发放,职工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正常缴纳,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
2、完成年度农村公路质量监督任务。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东川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站2020年度无项目支出。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进,执行主管单位交运局成立的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二级预算单位、相关科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2020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督任务,有效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正常发放,职工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正常缴纳等日常工作。参与局机关组织的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及项目绩效评价,各相关科室进行打分。
(二)评价目的
2020年我单位主要围绕有效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正常发放,职工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正常缴纳,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年度任务。
(三)评价依据。
绩效评价主要依据本单位的“三定"方案、2020年下达的2019年部门预算批复及部门决算来评价2020年部门职能完成情况。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我单位对2020年1-12月期间完成的工作情况, 2020年预算批复的完成情况。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各指标均达标,满分100分,得分98分。
2.主要绩效。
(二)具体绩效分析。
2020年我单位围绕“三定”方案的部门职责开展日常工作,围绕东川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农村公路项目质量监督等中心工作;有效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正常发放,职工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正常缴纳等日常工作。
1. A部门决策总分35分,自评35分。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2019年预算批复、部门“三定”方案文件和年度总结,我单位已完成本年度指标任务。
2. B部门管理总分20分,自评20分。我单位根据制定的相关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完成本年度预算收付、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
3. C部门绩效总会分45分,自评43分。我单位基本完成本年度部门绩效,根据问卷调查,群众满意度扣1分,工作创新性缺乏扣一分。
五、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提效能狠抓内部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规范行政许可审批,审理手续标准化。严格按程序把好许可项目审查、报批,不越权许可、违规许可。
三是加强学习培训,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组织局全体人员学习培训及执法骨干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召开座各项谈会,开展深入学习交流的活动。参与并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把权力放在民主的阳光下。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绩效考核还需加强培训及职工学习宣传。绩效考核作为资金把控的重点依据,其作用和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但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职工具有绩效考评意识。
二是绩效考核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公共部门片面追求时髦,强行推行绩效考核管理,没有成立绩效考核综合管理部门,导致被考核部门与绩效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形成先天不足的状况。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是强化宣传,提高绩效考核的认同感。首先从本部门实际入手,进行深刻剖析,激发职工对实施绩效考核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是明确责任,确保绩效考核制度顺利进行。确定本部门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的第一责任人,按时完成自查、自评、总结、上报等工作,完善各项考核基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