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 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东川区基层委员会:
您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红土地养生大健康产业园的建议》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红土地景区的开发目前主要集中在红土地片区,对红土地旅游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自然属性较强的红土景观上,对其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缺少挖掘,游客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缺少深刻的文化体验。
红土地高海拔地区虽较适宜种植各类药材,但目前景区内种植仍以农户自营为主。现红土地镇政府正在主景区复耕撂荒土地,种植与景区配套的传统作物。红土地镇种植较成规模的有:特色水果“车厘子”50亩;水果萝卜2000亩;川红花200亩;金丝黄菊100亩;昆明易菜农场农产品有限公司在新田村建设绿色蔬菜种植基地400亩。其他的种植品种尚未形成规模。红土地全区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目前还难以汇聚。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我局自收到《关于对2020年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进行交办的通知》时起,就积极对接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局、红土地镇等相关协办单位,2020年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各有关单位的“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还在进行,我们已就提案内的建议和相关单位进行了深入讨论,力求将这些好的建议纳入到各项规划中来,秉着提前规划的原则,对红土地镇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进行统筹考虑。
(一)“十四五”规划方面
东川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对红土地镇进行了多方面的规划指导: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推进项目方面,提出了建设“云南红土地旅游区开发项目”、“红土地度假康养小镇”、“高寒山区中草药之乡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建立工农互促的城乡产业体系方面,提出加快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红土地、乌龙镇镇等城区周边乡镇高效农业与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联动互促发展,建立高原特色农业和农特食品加工业互促发展的城乡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城镇试验区方面,提出重点建设中心乡镇,强化中心镇带动作用,加快拖布卡镇、红土地镇、阿旺镇、汤丹镇等4个中心镇建设,合理引导人口、产业向重点镇集聚,建设辐射周边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区。加强中心镇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增强对周边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使其快速发展成为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区域中心镇。红土地镇将充分对接轿子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借东川区与轿子山两区联动发展机遇,建设区域性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
区发改局作为牵头部门,在各专项规划及“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将积地极协调好、配合好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农业人口的增收目标。
(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方面
区发改局目前已启动《东川区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前期编制工作。现正与研究院商讨规划编制方案,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规划编制经费。下一步将会统筹考虑区内资源情况,进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红土地景区作为优势资源突出地区,我们将会给予重点考虑。同时,也请红土地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项目储备,充分落实项目前期工作,对重点项目进行包装,并申报进入东川区重大项目库,我们将为成熟度高、前期工作完成较好的重点项目积极向上申请补助资金,助力项目早日落地。
(三)项目建设方面
针对红土地景区,我们一直给予高度关注。2020年已为其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000万元,用于红土地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旅游步行道3.65公里、景区停车场13100平方米。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1000万元。项目建成后,红土地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提升。
同时,我们已将东川红土地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涵盖红土地片区的圣美艺术营地、神圣爱情区和多彩农耕区三个小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为2021年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储备项目上报省、市发改委,明年还将继续为该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我们将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向中央、省、市部门争取补助资金,竭尽全力引进优秀企业,依托红土地景观,根据景区规划,建设水果、中药材、蔬菜、花卉等种植基地,打造集观光、采摘、加工、研发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种植基地及产业园区。各部门积极配合,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争取用5到8年时间,逐步完成红土地从摄影爱好者目的地,到亲子乐园,到绿色食品加工区,到药食同源食疗产品研发区,到全互联网营销孵化器,最后到养生大健康产业园的一系列提升和转化。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东川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