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1号提案的答复
经农委:
您们在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川区围绕“短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远期靠教育”的目标思路,整合集中资源力量,以产业项目的投入提升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及村集体的产业组织化程度,全区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2020年,各级各类拨付村集体经济资金到位5760万元(不包括社会帮扶资金),其中:拨付薄弱村(社区)46个每个投入20万元;拨付空壳村(社区)92个每个投入20万元;2017年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0个每个100万元,共1000万元;云南省委组织部2019年-2020年度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累计40个每个50万元,共2000万元。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面上统筹,增强整体带动力
一是区委统筹,党组织带动,三级书记抓产业,将脱贫攻坚“三个组织化”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列入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全区成立项目组,区委书记任组长,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人。大力推进“十百千”产业扶贫工程,2020年,全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6个村纳入管理,要求1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个村;产业项目产值100万元以上达90个村;1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产值达9个。二是整体谋划,全方位布局,健全脱贫攻坚指挥体系,成立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分指挥部,制定产业扶持贷款贴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殖农业保险、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产业等“五指成拳”产业配套政策,统筹安排每个村20万,推动农村产业项目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党建引领,深化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统筹组织、财政、农业、扶贫、林业、水利等部门力量,分别建立扶贫项目库、发改项目库、农业产业项目库,加强项目包装入库储备,建立联系指导机制,对2019年以来实施的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明确1名区级领导、1名部门领导、1名乡镇(街道)领导、2名技术人员联系指导。
(二)点上发力,提高自身内动力
针对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坚持因村施策、分类帮扶,“一村一策”,串点成珠,滚动发展。针对东川高海拔区域与干热河谷地带并存的区位特点,带动发展高山药材、农特产品种养殖和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实现148个村(社区)有主导产业、有带动主体、有集体收入,东川面条、东川大洋芋、茶花土鸡、雪山一支篙、清河西瓜、金江小芭蕉、云南参等产业已形成品牌;针对整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的村,采取“抱团”发展模式,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单体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经营管理分散、持续增收不稳定的问题,2020年财政扶持壮大20个村集体农贸市场项目,能实现集体固定资产租赁经营收益70万元;针对村集体产业优势不明显、发展思路不明确的村,引导将集体经济扶持整合资金分块使用,一部分用于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产业,一部分用来入股龙头企业,通过入股分红保底增收,规避“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针对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村,注重发挥“滚雪球”效应,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为资本,引进企业(合作社)共打“产业牌”,实现集体经济“越滚越大”。
(三)协调各方,激活外部驱动力
坚持多渠道、多方式经营,通过资源资金股份合作、光伏发电利益联接、东西部协作订单帮扶、线上线下消费扶贫等方式,驱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光伏发电产业成效明显,整合涉农资金2.02亿元和东西部协作2000万元,建成16座光伏发电站(11座联村电站、5座单村电站),涉及119个贫困村、7299户贫困户,并网发电后,2020年一季度已实现经济收入684.5万元,预计全年将确保119个贫困村平均每村2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二是东西部协作项目效果显现,2017年以来,上海对口帮扶东川区投入资金1.1亿元,涉及90余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按照5%收益分配,2020年预计能增加实现90余村级集体经济达550余万元以上,平均每村5万元以上集体收入。三是消费扶贫助产业发展,昆明篆新农贸市场“体验东川”面馆带动创办50余家“体验东川”小吃店,中央和省、市对口帮扶单位合力助推消费东川农特产品,实现线下消费扶贫助产业;建成东川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在昆明设立“体验东川”专卖电商平台和全城配送中心,实施“电商+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组织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生产农特产品,线上线下向外销售,实现“土货”变“现金”的转变,形成贫困户致富、村级集体增收、电商企业做大的“三赢”局面。
(四)强化保障,提升发展制动力
一是创新组织机构驱动,探索建立148个行政村(村改居社区)和1246个村(居)民小组两级乡村振兴先锋委员会,统筹包村干部、村组干部、驻村干部、乡贤能人、后备力量、亲情小分队等力量,切实解决村组一线“没人干事”的问题,带头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实施“一镇培育一亮点村、一村培育一亮点产业、一产业带富一村集体”的“双亮一带富”工程,发展农村产业,全部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收入。二是抓好金融、销售、技术三项服务保障,对农村农业企业发放扶持贷款1.1796万元,2715户贫困户受益;成立农产品销售服务领导小组,强化产销对接,实现中药材种植订单5000余亩、魔芋种植订单500余亩、莲花白种植订单1000亩、生态土鸡订单25万羽;组织150名农林水科技扶贫队员,以培训班、实地操作等方式,深入基层开展素质提升专题培训67375人次,提升发展能力。三是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坚持日常监管为主、专项检查为辅,定期自检自查、报告通报,提高资金支付进度和项目实施进度,将资金投入和项目监管贯穿于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推行“多平台四公开”机制,利用政府网、东川网、微信发布、镇村组公告栏等平台,实现区、乡、村、组“四级”组织分级公示;坚持资金全口径动态监控,纳入“扶贫动态监控系统”线上管理运行,录入动态监控系统绩效管理项目135个,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决策机制,切实加强村集体经济项目监督。2019年实施的20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2020年20个村的项目资金1000万元已全部下拨。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下一步,我区将落实省、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精神要求,抓实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工作方案,狠抓产业带就业,持续按照“1+2+N”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十百千”产业发展目标和“双绑一联合加金融”措施,不断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确保2020年实现全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实现100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