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东川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1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吴勉顺、刘诗明、张友春、赵加琼4名代表:
您们在东川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小海鱼厂及碧谷街道龙潭社区水域列为湿地保护的建议》(第11号),已交由区林业草原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径流、涵养水源,抵御和均化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川区湿地分为3类(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7型(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洪泛湿地、草本沼泽、库塘、输水河、水产养殖场),总面积3808.15公顷,其中:自然湿地3574.85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3.87%;人工湿地233.30公顷,占总湿地面积的6.13%。小海鱼场以及流经碧谷街道龙潭村的团结渠、混水河、大桥河、大白河均已纳入东川区湿地监测范围。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为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区林业草原局2018至2020年对东川境内湿地资源进行年度监测,并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通过广泛宣传,促进了社会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为进一步强化湿地保护执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对小江流域河道、河道两岸划入保护内的沼泽、林地、草地、水库、塘坝、鱼池等湿地进行排查,组织人员实地深入全区湿地区域,重点围绕违法征占用湿地、毁湿开垦(非法围垦、排水造地、填埋河道、采石挖沙)、乱采滥挖湿地野生植物、倾倒污物、修建设施等各类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对排查出的问题,先采取当面说服教育和书面函告限期清理的方法,及时制止违法行为。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是开展规划调查,促进湿地保护管理与科学利用,利用各种方式建立保护区,将更多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加快对湿地的保护步伐。目前湿地保护地名录有:栗喉蜂虎保护小区、东川地质公园、轿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东川湿地公园、东川大菜园水源保护区、野牛水库集中式饮用水保护区、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东川湿地大部分为河流湿地,多年来由于泥石流的威胁,造成了东川湿地功能不断下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荒山植树造林,保护水土流失,控制泥石对湿地的破坏。突出抓好自然湿地的保护与恢复,着力加强湿地法制体系和保护体系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工作,广泛开展湿地宣传培训,积极拓展合作与交流,大力发展湿地经济,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作用,促进和推动东川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各位代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