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东川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41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唐顺财、任开明、崔庭贵等10名代表:
您们在东川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因民镇金沙江沿线绿化的建议》(第41号),已交由区林业草原局办理,区水务局和因民镇为协办单位,现把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生态建设基本情况
东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按照生态修复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区”战略,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为目标,近年来,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共实施荒山造林24.75万亩,其中金沙江流域7.79万亩,小江流域16.96万亩,东川区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31.09%提高到2019年38.47%,全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从2016年以来,区林业草原局积极筹措资金,在金沙江流域因民镇段共实施荒山造林19271亩,其中:2016年5744亩,2017年9097亩,2018年4456亩,因民镇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37.15%提高到2019年49.48%,高于全区11.01个百分点。
(二)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1.生态修复任重道远。
东川区38%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云南省54.64%和昆明市48%的平均水平。生态修复面临先天基础脆弱、历史负担沉重、现实压力巨大等多重压力,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生态修复面临既要还历史旧账、又要预留生产和发展空间等现实困难,生态修复之路任重道远。
2.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低下。
东川区人口密度大、环境承载能力低,山区面积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97%。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放牧、工矿建设、经济开发等原因,导致绿色生态空间减少,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
3.生态修复难度较大。
东川生态修复的主战场集中在境内的金沙江、小江流域海拔16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区,区域内干旱少雨、土壤瘠薄、地质破碎、石漠化沙化严重、林木生长缓慢,石漠化和干热河谷双重生态修复难题相互叠加,生态修复难度大。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大力推进荒山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区林业草原局积极筹措资金和争取项目2020年在因民镇实施低效林改造1000亩,现已完工,并通过区级验收。
(二)积极筹措管护资金,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区林业草原局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项目、公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护资金和生态护林员等项目资金,建立统一的管护体系,因民镇共核定75人森林资源管护人员,切实加强因民镇的森林资源管护力量,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三、下步工作方向
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两示范一枢纽一中心”的发展定位,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东川区林业生态修复ppp建设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金沙江干流岸线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支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坚决打好林业生态建设持久战,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筑牢金沙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因民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