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对政协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8号提案的答复
东川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对政协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8号提案的答复
蒋红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东川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落实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课后服务主要是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管孩子的困难,彻底解决“三点半”问题,课后服务主要集中在城区直属小学,不包含中学(中学放学时间都在五点半以后)。农村乡镇中心学校为寄宿制学校,绝大多数学生不存在家长每天接送情况。东川区城区现有4所直属小学(东川一小、东川二小、东川三小、东川四小),学生7574人,班级 149 个,下午放学时间4点左右。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东川城区4所直属小学,已经免费为学生开展课后服务活动。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一)积极争取把课后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为帮助学生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和课后看护难题,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 号)、《关于推进昆明市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工作意见》(昆教体办发〔2019〕237号),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不断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积极与东川区财政局对接,争取从2021年开始,把东川城区4所小学,按照每班每天50元标准,每年200天服务时间,核算每年课后服务所需经费,申请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做好经费保障工作。
(二)积极组建志愿服务工作队伍
教育体育局积极探索建立课后服务管理制度,以本校在职教师为主,社区服务者、家长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为补充,组建服务志愿者库,义务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工作。
(三)积极争取由政府购买服务
积极向区委政府建议,把校外服务机构、具有特色的社会团体,将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供学校选择,为城区小学的学生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四)积极稳步推进学校课后服务工作
按照“学生自愿、校内实施、免费服务”的原则,课后服务工作确定在1至6年级在校学生中开展,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离校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下午的18时。在课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上也做了规定,要求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国情、乡情教育,开展艺体、科普教育和学生社团及兴趣小组等活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同时,学校制定了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全面强化管理,完善了安全保障措施,建立了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制定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健全监管机制,确保服务质量
1.教育体育局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监督检查。对服务质量不高、家长意见大的班级及相关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质量。
2.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求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事先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严禁以开展课后服务为名压缩教学计划或正常教学时间,严禁变相集体补课、上新课。学校开展的活动要贴近学生,以丰富生活、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开发潜能为宗旨,尽可能发挥每个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采取综合实践活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训与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相结合、开发校本资源与整合社会资源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家长开放周”、“家长学校”等平台,让社会、家长参与监督,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整合家校、各部门、各年级力量、切实保证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家长、学生的满意度。
(二)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学生安全
建立课后服务安全保障机制,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职责,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切实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建立检查制度,强化对课后服务设施的安全检查,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教育体育局
2020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