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主题分类: 2020年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0-11-21 08:38
名 称: 东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区政协五届 四次会议第36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东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区政协五届 四次会议第3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1-21 08:38
字号:[ ]

东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区政协五届

四次会议第36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东川区基层委员会:

农工党东川基层委员会您们在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不断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东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自2006年以来,积极筹措资金,在城市规划区及汤丹镇、因民镇、乌龙镇、拖布卡镇等区域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2006—2018年(2015年后未下达公租房房建设任务),昆明市下达东川区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14107套,其中:廉租房10357套,公租房24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350套。因土地征用、采购房源不足、房地产烂尾等原因,请示批准退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1957套。截至20208月,东川区己建设保障房12150套(其中公租房108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350套),已竣工验收11802套,在建348套(公租房)。公租房房源主要分布在对门山、九车队、疗养院、力新公司、起嘎、石羊、蓝色经典、碧谷工业园区和汤丹镇、因民镇、乌龙镇、拖布卡镇。

保障房建成后,东川区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东川区廉租住房分配与管理办法(试行)》(东政办发〔200932号)、《关于下放城市规划区外廉租住房分配管理权限的通知》(东政办发〔201288号)等十余个分配、管理的办法。分配方面,区住建局作为城市规划区保障房分配管理的牵头部门,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通过申请、受理、审核、公示、复核、轮侯的程序或团租形式进行分配(乡镇的分配管理按分配管理权限下放的通知,由乡镇具体负责,要求同城区),截至20208月底,实际入住8973,累计分配入住10580套,切实解决了广大中低收入家庭、易地扶贫搬迁过渡安置、进城务工人员等社会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管理方面,按照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并按上级要求进行住房保障网上备案,力争做到人房匹配;租金收入严格按照财政部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租金收缴采取正常收缴与强制收缴相结合的方式,从2017年起,陆续对欠租住户采取司法起诉方式进行强制收缴,对长期不缴纳租金的住户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根据财政每年的资金预算情况,对公(廉)租房屋面防水、供水、供电管网、排污、路灯、绿化等进行适时维修改造及管护,目前城区所有保障房小区监控设施是完全的,小区内所有公共道路路灯保证晚上亮灯至凌晨1点,小区外部路灯均有城市道路公共路灯,停车棚已在起嘎小区、石羊小区进行试点,下步有成效后全面推开。

自保障房进行分配开始,工作做了很多,因为保障房建设、分配管理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区住建局作为牵头部门落实上级政策的同时,在不断摸索中推进。期间确实存在不同的问题,如你委提出的入住搭便车现象、动态管理难、综合管理难、乡镇空置率高等等。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针对你委提出的建议,区住建局做了以下工作:

(一)争取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项目资金改善小区设施方面。2019年,市级要求对老旧小区进行分类统计申报项目时,区住建局就将城区的对门山、九车队等7个保障房小区供水管网老化、水表改造到户污水管网等功能设施问题予以上报,后经市级核定,2000年以后的均不作为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故未能实施。城区共计5573套保障房,要全面将功能设施不全问题解决,需要上千万,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市级下步如有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项目,区住建局将积极申报,同时已将这些问题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每年根据区财政预算情况,逐年分批实施。在正常处理住户申报卫生间、厨房等公共部位问题的前提下,2019年,对起嘎片区8364户屋面水管进行了改造,对石羊、九车队小区130户水表进行更换,建立微型消防站5座,更新更换4个小区监控,新安装疗养院和力新公司2个小区监控,城市规划区各保障房小区监控已全部覆盖,并定期进行维护2020年,对起嘎片区836户的屋顶水管改造,祥和家园小区围墙进行改造建设,小区内庭院路灯全面修缮恢复;2021年,计划改造祥和家园小区部分屋面水管改造及小区内堵塞的排污管道进行改造。

(二)积极探索,构建保障房后期管理的长效机制

1.按照公(廉)租房分配管理办法,保障房的租金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专项用于保障房维护、管理。实际在使用时,保障房运行期初几年,是按照收缴租金的一定比例进行返还,用于保障房维护管理费用,从2018年开始是每年年初申报预算,年中根据保障房维修项目实施情况,向区财政申请资金使用,在有限的财政拨付资金范围内,区住建局做到每分钱都用到实处,为保障房用户解决实际困难,2018年上缴财政专户公(廉)租房租金收入225万元,区财政申报维护管理预算257万元,年终实际拨付216万元,年内对6个保障房小区进行给排水管网改造、绿化管护、垃圾池改造、化粪池改造及房屋零星修缮等2702019年上缴财政专户公(廉)租房租金收入273万元,区财政申报维护管理预算114万元,年终实际拨付163万元,年内对城区管理的六个保障房小区进行零星修缮333450项,对起嘎片区8364户屋面水管进行了改造,对石羊、九车队小区130户水表进行更换,清理了保障房小区乱堆乱放10余吨,对九车队小区绿化树木整形修剪,2次对各小区绿化树木进行喷药除虫,建立微型消防站5座,更新更换4个小区监控,新安装疗养院和力新公司2个小区监控2020年(截至6月底)上缴财政专户公(廉)租房租金收入127万元,申报维护管理预算375万元,目前拨付104万元,截至6月底,对城区管理的六个保障房小区进行零星修缮152项,对起嘎片区836户的屋顶水管进行改造,对祥和家园小区围墙进行拆除重建,切实解决小区居住环境安全、改善小区生活环境。

对保障房小区的管理,城区由区住建局管理的7个小区,除碧谷工业园保障房小区、机电学校保障房小区由使用单位单独委托物业管理,起嘎片区、九车队、疗养院、祥和家园委托昆明万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石羊小区委托昆明百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力新公司小区委托力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管理,由于保障房小区住户群体基本是中低收入家庭,当时参照市级给的物业费指导标准,合同约定一直是0.3/平方米,运行近十年来,物业企业反映仍还有很大一部分不交、交不出来的情况,而你委提出的由政府参照市场物业价格补齐,一是政府没有相关补贴物业管理费用的规定;二是区财政比较困难,无其他资金补贴市场差价。对此,区住建局结合实际,在平时管理过程中,如有第三方需要在保障房小区进行业务活动时,在取得住建局职能科室同意的前提下,由物业管理公司与第三方签订合同,收益由物业管理公司收取,补贴物业差价。

2.保障房后期管理,除了对房屋的管理,还涉及对住户的管理,需要涉及保障房公安、城管、民政、所辖镇(街道)、市场监督、人社等部门及所在社区、物业协调配合目前,虽然没有成立后期管理协调委员会这个机构,但是遇到管理中的问题,区住建局通过公文形式函发各相关单位,各相关单位都以积极配合的。下步,针对你委意见,区住建局将及时成立该机构,以推进后期管理工作规范化。

3.制定《保障房住户管理细则》,经与市住保局对接,目前市局及其他县区均没有制定过保障房住户管理细则。虽然没有制定住户管理细则,但是对住户、房管、物业的相关权利、义务在租赁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中均有具体明确。下步,区住建局将结合你委建议,分别梳理房管、社区、物业、住户在管理过程中的各自权利、义务,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提高保障房住户的管理质量。

而房租、物管、水、电、气缴费一卡通,由于大部分承租群体为低收入家庭、且很大一部分人员年龄偏大,加之几项收费整合难度大,所以东川不具实行缴费一卡通条件。

至于信息资源整合方面,据了解,目前昆明没有将几个单位系统信息进行整合,东川也没有条件做到。但是,东川在进行分配、平时管理信息采集时,采取的是和昆明一样的形式,社区、乡镇初审后,将拟审核对象信息分别函发民政、社保、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住建再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审核。

4.充实基层管理力量,强化管理手段。东川区城区城市社区一共12个,每个城市社区都承担着接受分配初审把关及政策宣传、解释的任务,对辖区有保障房小区的社区,任务更重,还承担着对承租人员的管理。东川城区有保障房的社区有祥和社区(祥和家园)、祥鹏社区(九车队)、嘉和社区(起嘎片区、机电学院)、白云社区(力新公司)、京铜社区(石羊小区),增加对这些社区的人员、经费倾斜也有必要,但是住建部门没有专门安置社区的保障房管理人员编制,而且现有的维修管理资金都需按计划向区财政申请,社区负责保障房申请、初审等工作人员由社区低保人员兼职。要增加社区干部人员及经费,下步将积极向民政部门申请编制,以配齐配强社区工作人员,强化保障房管理队伍。

5.调整保障性住房体系,扩大保障房范围。在2017年时,为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同时也为降低空置率,东川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的通知》(东政办发〔201793号文),文中明确:保障房可以对城市规划内一类禁建区危房及各类受人群、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房屋被征收对象进行过渡安置;乡镇有保障房的,本辖区内在职工作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招聘人员、学校教师和辖区企业职工可以在工作所在地进行申请;根据房源情况,各乡镇还可租赁给本辖区集镇规划区内农转城家庭、在集镇务工无住房家庭、带孩子在集镇就读家庭、过渡安置农村危房无能力建房家庭。目前东川区的保障房分配现状是,城区是已经饱和,有分配需求的还有很多,乡镇上的空置多一些。

扩大保障范围,各乡镇都按照文件在执行,除拖布卡镇分配达到指标要求(90%以上)外,因民、汤丹、乌龙三个乡镇未达到分配指标,空置比较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一是2018年脱贫攻坚移民搬迁了近三万人到东川城区,二是像汤丹、因民两个空置房源较多的矿业乡镇,矿业市场停业整顿,企业停工,而乌龙属于农业乡镇,没有其他大型产业,本地已经扩大保障范围,但空置仍然明显。对此,各乡镇都在积极想办法加大分配力度,汤丹、因民待企业复工复产后,乡镇空置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严把审核关,落实好保障房政策,最大范围解决中低收入城镇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认真执行好《东川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东政办发〔2013143号)、《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优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的通知》(东政办发〔201793号)等文件规定,在保障房分配管理过程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把社区乡镇部门联审等各级审核关,及时公开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分配对象、分配房源、分配程序、分配过程、分配结果,接受社会各界及群众的监督,力争最大程度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二)发挥部门联动作用,逐步规范保障房动态管理。保障房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人员动态管理,改变过去依托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方式,一是广泛宣传。二是定期复核,每年联合民政、公安、房管、人社、市场监督、乡镇等职能部门定期对保障房承租户信息进行联审,及时对不符合保障范围的人员进行清理;积极与人民法院等司法机构合作,对拒不退房的欠租、不符合条件承租人员进行强制清理,让保障房管理切实动起来,使保障房最大范围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家庭。三是加强保障房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每年年初结合财政预算要求,梳理保障房小区亟需实施的项目上报预算,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逐步实施解决保障房小区的设施设备问题及住户零星修缮问题。四是成立保障房后期管理协调委员会,明确各成员部门职能职责,充分发挥物业、社区、房管、民政、人社、公安等部门在保障房小区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和联动作用,一方面严厉打击欠缴、转租等违法违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住户的管理,对不配合管理的住户制定相应措施,促进管理。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