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关于区人大五届四次会议第04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B
东川区人民政府铜都街道办事处关于对
区人大第045号建议的答复
汤玲等五位委员:
您们在区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东川深沟森林公园水源地保护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议”,已交我街道研究办理。街道领导十分重视,经认真研究分析,现将建议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菜园水源保护区于2008年由区环保局牵头划定,并于2011年取得了昆明市政府的批复,该水源地属地表水类型水源地,有黑龙洞及白龙洞两个取水点。一级区保护区有4.95km2,保护范围为大菜园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围内的河道水域,输水渠道水域及外围陆域50米。二级区保护区有5.87km2,保护范围为水域在一级保护区的上游侧边界向上延伸2000米,下游侧外边界应大于一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且距取水口不小于200米;陆域沿一级保护区外延水平距离50米的汇水区(不包括一级保护区陆域)。区水务局已在保护区范围内安装界碑、界标、道路警示牌各一块,建设完成大菜园水源地保护工程,新建加固取水井1座,围网305m,监控摄像8台,围护隔墙20.1m,围护小门9樘、大门1樘,门卫岗亭1座,取水坝加固1座,该工程项目于2018年9月12日完成验收工作。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街道主要领导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办理,组织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文化旅游局、区教育体育局、市生态环境局东川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召开了人大建议协同办理工作会,对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分析,并按各自的工作职能进行了分工办理。会后,街道分管领导和区水务局水源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到深沟公园水源点进行了现场查堪,经查,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源,无采矿、采砂、采石、取土点,没有与水源地保护无关的项目建设,无违章建筑物,保护区内人口密度小,农业生产力发展滞后,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雨季径流区水土流失。
(二)经督促区交运局,现森林公园后山公路从公园到白龙洞处已完成硬化,白龙洞到李子沟段计划于2020年9月20日完工,其余部分计划于2020年12月31日完工,区文化旅游局已编制森林公园后山旅游规划,待区委常委会通过后实施。
(三)近年,区政府加强周边环境治理,对深沟公园两岸的餐馆进行了关停整治,扩建了部分道路,在危险河段设置了栏杆,并补种了一些树苗,特别是2020年,区政府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对深沟公园沿线河道进行了清淤。
(四)经与区教育体育局沟通,现因机构改革职责未理顺、项目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暂时无力实施修建内部塑胶跑道等健身项目。深沟公园在原新村镇时已承包给宝雁山公司,由公司进行管理、建设,街道已督促承包方加强车辆进入控制,同时协调区市场监管局对公园建设餐厅、休闲项目的严格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保护饮用水环境的舆论氛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加强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和爱水、节水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饮用水源保护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对饮用水源保护的忧患意识,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和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全民爱水、护水、节水意识,保护好水资源。
(二)加强监测监管。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积极上报环保部门,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整治和取缔。指导水源地周边农民正确使用化肥、农药,开展农产品废弃物回收,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加强部门沟通协调。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也关系政府多个部门,今后,我们将通过政府统一领导,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共同保护城乡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四)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紧紧围绕村干净户整洁、厕所革命等主题,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及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做到垃圾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落实村(组)公厕、户厕无害化工作,积极向上申报农村污水治理项目。
(五)加强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依托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森林管护、封山育林等工作,保护植被和栽种植被,改善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
(六)加强河道管理。对河道日常管护和清洁形成常态化,进一步规范河道两侧生态治理,加强河道内及两侧整治力度,杜绝倾倒垃圾及建筑垃圾情况,恢复河道生态环境。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东川区人民政府铜都街道办事处
2020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