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011-565525 主题分类: 2020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11-20 14:56
名 称: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9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1-20 14:56
字号:[ ]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

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9号

提案的答复

孙熔委员:

孙熔委员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切实加强我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内容。区应急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着力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构建设,努力构建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强化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为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区人民政府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区长任主任的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作为我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机构。下设办公室在区应急管理局,承办区灾委会应对一般及以上灾害指挥部日常工作。下设了4个专项指挥部应对抗震救灾、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能职责。进一步强化了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全区“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二)全面落实部门责任,应急机制不断完善

1.健全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机制。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按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定,规范报送程序,强化报送纪律;截至目前,未发生突发事件信息迟报、瞒报、漏报等问题。

2.初步形成部门联动机制。把日常值班和应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建立了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应急联动机制。

3.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每年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类隐患点、隐患区域进行调查、监控,制定整改措施。

4.推进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能力建设。目前,已建成以区卫健局医疗救援应急指挥中心为枢纽,纵向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院前急救机构和应急队伍等节点,横向与公安、交通、应急管理、气象、各乡镇(街道)等多部门协作联通的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体系。加强部门间、跨区域的协调与配合,强化信息沟通与措施联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三)基础建设有所加大,应急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1.加强应急队伍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东川区政府原建有一支70人的应急直属大队(森林扑火队)和7个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近200人),目前又依托安委办、灾委办,规范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挂帅的16个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指挥部;新组建成立了17个600人的行业紧急救援队伍,负责应对全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全区共建设避难场所8个,面积达15万平方米,可容纳4.5万人进行紧急避难。

2.加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目前,我区现有救灾物资储备库5个,共812平米;区应急管理局共储备救灾粮(大米)590公斤、棉被1592床、防寒大衣1881件、男女套装767套、单帐篷82顶,棉帐篷416顶、折叠床724张、彩条布170条、床上用品400套、床垫 400床、雨衣169件、水壶15个、头盔15顶。

3.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东川区卫生医用应急物资主要依托东川区人民医院、东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储备:东川区人民医院主要储备医疗救援类物资,东川区疾控中心主要储备防疫类物资。根据市级要求,各点储备5万元左右物资。2019年进一步配置了应急队伍服装、个人装备、应急帐篷等单兵装备,进一步完善了卫生应急队伍管理规范,组建了由临床、防疫、心理干预、通讯、交通等人员组成的40人区级应急队伍。区疾控中心设置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室2间,专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安排专职人员对应急物资储备室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四)宣传教育有效开展,全民公共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1.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建设、疫情防控等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临灾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5月11日,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区防震减灾局、区民政局、区教育体育局、区红十字会在东川区第二中学操场开展“5·12”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宣传活动现场向二中的师生就“5·12”防震减灾日的由来进行了宣讲并发放了宣传资料和应急包;区红十字会向全体师生演示应急自救知识及小应急包的使用方法。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醒广大师生要加强日常学习、提高应对地震、火灾等突发事故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深入开展安全月宣传活动。今年6月份是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区安委会统一部署,6月1日,我区在华新水泥二楼会议室采取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和“安全生产进企业”的形式举行安全月启动仪式。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治阶段工作任务为重点,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6月16日上午,在移民新区生活广场开展2020年“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宣传活动。我局为市民们发放《应急救援知识》《生活安全小常识》等宣传资料共5种1000余份;发放安全环保袋、抽纸、伞、围裙等安全宣传品2000余份。通过开展安全月咨询日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面,增强全民应急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综合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各类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发生。

3.组织开展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为全面提高公众应急管理知识,按照应急管理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我局干部职工、各乡镇(街道)安监站工作人员、各企业从业人员参加第二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训练赛、竞赛等方式在网上参与答题,普及应急管理相关知识,有效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防灾减灾技能和应急救援能力。

(五)认真履职,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

1.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决心,争当防疫先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所有干部职工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保证能够及时联络快速集结,2月份组织全局职工到汤丹镇和铜都街道原商校建立新型冠状病毒隔离防护区。二是做好物资保障工作,区应急管理局认真梳理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并与粮食部门对接,确保疫情期间物资供应充足,根据全区设卡点和各乡镇需求,共调拨棉帐篷68顶、棉被500床,大衣591件,彩布条30条。按照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资金及物资保障工作领导组的要求:组建汤丹镇隔离区及铜都街道办事处商校隔离区,负责采购设施、日用生活用、品床上用品、床垫等物资和负责省级应对肺炎疫情调拨物资的运输费用、装卸费用共计94286元。三是做好疫情排查工作。对全区相关企业员工是否有湖北省或武汉市人员或是否有上述地区亲戚朋友来访情况进行日报制,确保企业情况摸排到位。

2.做好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一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联动,在接到各乡(镇)街道救灾物资申请后,简化程序,先发运物资,后补办手续。在最短的时间将物资发送到有关地区。积极上报灾情,向上争取资金。今年,我区干旱严重,给全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种植业等经济发展受到一定损失。目前争取到抗旱补助资金90万元、用于解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困难、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和购置抗旱物资进行补助。争取到 18万元地质灾害治理资金,并进行二次分配,具体安排到各乡(镇)街道,主要用于地质灾害滑坡治理。

3.认真开展灾害救援管理工作。机构改革后,我局积极与民政局对接,做好灾害信息上报工作。目前,我区共有灾害信息员178人,其中:区级4人,乡镇(街道)18人,村(社区)156人。主要承担灾情统计报送、台账管理以及评估核查、灾害隐患排查、灾害监测预警、险情信息报送等任务,协助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紧急生活救助等工作。截至目前,我区灾情报送情况为:旱灾,初报1次,续报8次;雪灾,初报1次,续报2次,核报1次。已向市局报送了东川区2019年-2020年受灾人员冬春生活已救助情况统计、东川区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灾情报送人员(含乡镇、村、社区)基本情况等统计表。

4.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与各部门间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人流车流监测,通过QQ、微信群和公文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提醒、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风险管控责任措施。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杜绝了信息倒流。三是按照市局要求,逐步完善值班室硬件设施,制定了《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值班工作制度》《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带班制度》《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值班人员处置突发事件工作规范》《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4个值班值守制度,形成了1名带班领导+1名值班员+2名备勤人员的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格局。截至目前,未出现脱岗、失联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要充分认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区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二)健全机构,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的关键所在。要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保障应急工作经费,进一步强化应急责任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区、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应急组织网络建设,明确主体责任,建立更加有效的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三)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要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根据应急救援实战需要和装备器材配备标准,逐年配置各类救援装备,切实解决应急救援装备老化、短缺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装备建设格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升应急队伍专业化技能和处置水平;整合现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

(四)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

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介绍普及应急知识,宣传应急预案,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

(五)加强信息报告,进一步健全信息报送工作责任体系

各部门要深化对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工作的认识,健全信息报送工作责任体系,明确相关分管领导和信息员,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重大紧急信息报送工作全覆盖,确保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效能化。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应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六)强化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保障水平

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时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根据演练结果,及时修订预案。要建立和完善协调联动制度,加强部门之间、乡镇(街道)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动员和发挥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联动处置应急管理机制。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应急管理局

                          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