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种子管理站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昆明市东川区种子管理站
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昆明市东川区种子管理站隶属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的一个基层单位,现有职工10人,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根据工作职责,共设置了办公室、财务室、市场监管组。2019年独立核算单位一个,机构增减没有变动。种子管理站核定事业编制12人,专业技术人员编制9名,管理人员编制2名,工勤人员编制1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名(其中:高级农艺师五级2人、高级农艺师六级1名、高级经济师六级1名、高级农艺师七级1名、高级经济师七级1名、农艺师2人、初级1人。);工勤人员1人(其中高级工1人);退休人员7名。
(二)部门职能。
我单位负责全区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认定工作;培训种子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受理对种子经营和质量问题技术鉴定和调解;查处违反种子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2019年项目完成情况
(1)完成2018-2019年度冬季企业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杂交玉米样品田间种植鉴定项目;2019年1月中旬按照方案完成18个杂交玉米样品播种工作,通过对整个生长周期的记载、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等各项田间管理,5月16日—17日,昆明市2018-2019年监督抽查玉米种子纯度冬季种植鉴定会在东川圆满召开,通过市种子管理站及各县区种子管理站领导、专家、共计50余人参加的此次鉴定会,鉴定程序规范、公平公正、科学严谨,共鉴定杂交玉米种子样品28个,鉴定结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符合性判定,鉴定的玉米种子样品纯度全部合格,为我市2019年春季玉米种子提供了安全保障。
(2)完成2018年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试验示范基地位于东川区铜都街道绿茂村,属昆明旺天种植有限公司所有,项目通过与昆明旺天种植有限公司合作,建设20亩农业示范园,通过示范园建设,提升东川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程度,引进蔬菜新品种,提升蔬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在基地推广新技术4项:节水灌溉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蔬菜高产栽培技术。
(3)完成2019年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2019年引进茄子、黄瓜、辣椒等9个茄果类蔬菜新品种进行种植示范,通过引进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探索适宜东川种植的蔬菜新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通过集成展示,示范带动全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4)圆满完成“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26个蕃茄品种筛选实验项目。按项目前期9个步骤,有序、规范、科学的开展工作,经过专家品鉴与大众测评,筛选出了口感特好(初试)的品种:大菜园、小奔多、贼不偷、高大紫、小紫、鼎三立、OP09-2、黄珍珠 ;耐贮运品种:OP09-4、黄珍珠、小紫、白果强丰、所有杂交种 ;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品种:小紫、黄珍珠;特色品种: OP09-4(果特大)、大菜园(肉质松软、适合做番茄酱)、贼不偷(果色新奇)、大黄998 (果色新奇)、大紫(适合果汁)、黄珍珠(水果) ;有望改良的品种:大菜园、高大紫、小奔多、贼不偷、鼎三立、OP09-2 。达到项目预期目标任务。
(5)完成2019年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主要用于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和粮食应急所需种子供应,为顺利开展农业生产救灾和粮食生产应急提供保障。并完成因干旱受灾,支持受灾严重地区改种补种,购买改种补种玉米、绿肥、苦荞、四季豆、萝卜等种子补助, 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稳定。
2、加强种子市场监管,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1)2019年1月对全区种子经营户进行摸底排查,重点是:种子经营备案书、种子经营证照,引导种子经营户进种相关知识,指导种子经销户建立建全种子销售档案,下发了30份《关于严禁销售未经审定的杂交玉米、水稻种子的通知》和《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告知书》,发放《购种须知》、备案相关问题答复等资料40余份,共出动执法人员21人次,共清查种子经营门店25个、集市蔬菜摊点12个,东川城区、阿旺、乌龙、姑海等10个种子市场,总体情况良好。
(2)3月对全区种子市场进行第二轮拉网式质量监督检查,重点是:种子质量、种子进货经营台帐、种子标签标注、未审先推等质量监督检查;发放《种子法律法规选编(2016)》、《购种须知》、备案相关问题答复等资料100余份,共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车辆17次,共检查辖区6镇1乡1街道,种子经营门店30个、集市蔬菜摊点26个,汤丹、格勒、阿旺、拖落等17个种子市场,总体情况良好。针对乡镇集市未按规定完善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经营户,督促完善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城区个别经营户上架超范围推广的农作物种子,当场责令下架自行处理。
(3)8月开展2019年秋季种子市场检查。在继续做好主要农作物种子监督检查的同时,重点检查小麦、油菜、鲜食玉米、蔬菜及其它非主要农作物。共出动执法人员14人次,共清查种子经营门店15个、集市蔬菜摊点6个,东川城区、阿旺、姑海等4个种子市场,总体情况良好。在检查过程中对“二维码”不合格的产品,责令经营者做下架处理,并限期整改,包装不合格或者应包装而未包装的种子应禁止销售,坚决杜绝违规不合格种子进入生产种植环节。
通过一、二轮及秋季专项检查有效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保障种子质量安全,维护种子使用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东川春耕用种安全。
3、种子质量抽检,把好种子质量准入关
一是今年冬春二季东川区种子管理站对5家大的生产经营企业、经营数量较大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抽样12个,其中5个玉米品种、3个水稻样品送昆明市种子管理站抽检,12个玉米品种、在区内进行抽样检测发芽率,水分、净度,通过检测,抽样的12个玉米品种全部达标,合格率100%,2个在小江做田间种植纯度鉴定,全部合格。
二是承办昆明市2018-2019年监督抽查玉米种子纯度冬季种植工作。东川区种子管理站按照方案完成18个杂交玉米样品播种工作,通过对整个生长周期的记载、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等各项田间管理,5月上旬,昆明市2018-2019年监督抽查玉米种子纯度冬季种植鉴定会在东川圆满召开,通过市种子管理站及各县区种子管理站领导、专家、共计40余人参加的此次鉴定会,鉴定程序规范、公平公正、科学严谨,共鉴定杂交玉米种子样品18个,鉴定结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符合性判定,鉴定的玉米种子样品纯度全部合格,为我市2019年春季玉米种子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是受理、审核全区种子经营户网上备案的杂交玉米品种48个,杂交稻16个合计64个农作物网上备案的相关材料。
4、加强品种管理,提高种子科技创新能力。
(1)按照昆明市种子管理站“关于开展2019年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东川2组2019年云南省特殊用途稻品种昆粳11号、昆粳13号自主试验进行监督检查,试验负责单位东川区农技中心严格按照试验要求,特殊用途稻品种昆粳11号、昆粳13号在东川产量、适应性及抗性都好。
(2)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东川种子经营户引进区域试验玉米20个及水稻5个品种在不同区域种植进行跟踪调查,我站严格按照各项试验检查评价表的具体指标(试验落实情况、试验地位置环境、土地平整、地力均匀、田间设计、小区面积、田间表现、田间管理与调查记载和档案与试验工作管理)逐一检查评价,在充分了解其品种特征特性,种栽培技术,最后开展试验综合评价,选出适合我区种植8个玉米及2个水稻的优良品种,为优质高效农业及大面积生产和良种补贴确定主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3)对全区良种调查统计,全年整个种子市场检查统计情况,东川区调运杂交玉米品种48个,共计142吨,甜糯玉米10个,共计3.2吨,合计145.2吨;常规水稻5个,共计6.1吨,杂交稻16个,共计9.32吨,合计15.41吨;毛豆51吨;豌豆2.1吨;蔬菜1.1吨。
5、种子案件查处
依法依规对农户举报的种子第一时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调解,把矛盾化解在第一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根据良种突发事件,积极进行良种田间纠纷调解工作,到目前为止,我站共调解种子田间纠纷4起,其中玉米2起,水稻1起,蔬菜1起,为种植户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部门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单位制定、完善了《国有资产内部控制规范》、《合同管理内部控制规范》《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收支管理内部控制规范》《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规范》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2019年,东川区种子管理站总收入356.78万元。其中2010399-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收入207.07万元, 20805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事业单位离退休12.6万元(其中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2.4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补助10.2万元),上年末项目结转2130119- 防灾救灾5万元,项目收入:2130104-农业事业机构收入8.7万元,2130119- 防灾救灾107.37万元,2130126 -农村公益事业0.8万元。
2、2019年,东川区种子管理站总支出353.08万元。其中2010399-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207.07万元, 20805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事业单位离退休12.6万元(其中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2.4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补助10.2万元),2080801 -死亡抚恤17.23万元、2080802- 伤残抚恤3.01万元、项目支出: 2130119- 防灾救灾107.37万元,2130126 -农村公益事业0.8万元;上年末项目结转支出2130119- 防灾救灾5万元。
3、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1)2019年三公经费比2018年增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增加0.96万元。原因: 东川区种子管理站有公务用车1辆,没有车编,年初未安排公务用车预算,车辆达到报废年限,造成修理费增加,本年用事业运行经费来开支公务用车经费。
(2)会议费支出情况:种子站2019年无会议费支出。
(3)培训费支出情况:种子站2019年无培训费支出。
(六)政府采购情况
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方式进行审批、采购。2019年我单位无采购。
(七)固定资产情况。
我单位资产合计52.5万元,其中银行存款10.6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2.98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折旧58.68万元,无形资产原价1.27万元,无形资产累计推销0.66万元。负债合计1.95万元,其中其他应付款为1.95万元,与2018年相比,银行存款减少10.69万元,固定资产减少1.34万元。
差异原因分析:2019年固定资产报废台式计算机、打印机及热水器合计1.34万元。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单位严格年初预算进行部门整体支出,在支出过程中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降低一般运行费用的要求,所有项目都想想制定了方案,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并加强了监督和部门资金的使用管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按制度办事,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每一环节按程序进行,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做到了细、严、实。
2019年我单位部门整体支239.91元,主要包括人员工资,退休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日常公用定额标准等费用。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99.48万元、商品服务支出7.5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2.84万元。
完成东川区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项目,完成财政总资金113.18万元。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项目总投资136.181万元,其中:补助资金 107.376万元,群众自筹28.805万元。玉米种子补助53.5万元;绿肥种子补助37.485万元,群众自筹28.805万元;苦荞种子补助1.191万元;四季豆种子补助12.4万元;萝卜种子补助2.8万元。
截止2019年8月,顺利完成东川区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项目,共计发放玉米种子15000千克、绿肥种子47350千克、苦荞种子3970千克、四季豆种子8000千克、萝卜种子700千克。
发生自然灾害后,在区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协调安排部署下,根据抗灾救灾和粮食生产应急的需要,由区种子管理站及时组织承担全区救灾供种,对恢复农业生产为灾区提供了最急需最有力的物资(种子)供应,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恢复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
评价小组采取座谈等方式听取情况,检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对我站2019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进行自检自评工作。
(二)评价目的
通过收集基本情况、下达的任务、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按照《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东政办发〔2017〕24号)、《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东政发〔2017〕110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东政发〔2017〕111号)、《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昆财绩〔2018〕60号),部门(单位)2018年度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批复(含预算调整追加)文件,部门(单位)三定方案、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及中长期规划,专项资金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部门(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央、省、市、区相关政策规定等文件精神,对我站2019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进行自检自评工作。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
1、前期准备:按照要求自评小组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了认真学习,根据部门整体收支情况制定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实施方案,设计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问卷调查表。
2、组织实施:核查2018年财政预算批复执行及部门整体支出情况,着重核查了“三公”经费及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3、分析评价:依据设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形成了综合性书面报告
(二)评价目的。
通过收集部门(单位)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部门(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根据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18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19〕3号)我单位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评价小组采取座谈等方式听取情况,检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并根据报送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2019年纳入区级部门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
自评时间:2019年4月18日至5月15日。
我单位组织绩效评价小组,组长:杨昌玺;成员:张莲琼、柏梅香、张正美。绩效评价小组在单位进行绩效自评工作中认真阅读相关指标,按要求认真收集、准备相关材料,分析研究,核实相关资料,按指标要求规定内容进行绩效评价,提高绩效评价水平和评价结果的认可度,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权威性。确保报送数据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评价结果:种子管理站根据《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19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19〕3号)的相关要求,开展了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通过自查自检,查缺补漏,完善项目实施,严格按要求完成各项科技措施和资金补助,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
(二)具体绩效分析。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
1、经济性分析
成本(预算)控制按照规定,对于基本支出中的工资福利支出(人员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按照实际在编人员及进度均衡支付;对于商品及服务支出(公用支出)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实现内部报告审批制度,实时监控支出情况;对于项目支出的经费使用按实际人员进行补贴。
2、效率性分析
2019年各项日常性工作正常有效开展,支出预算执行进度为100%。我单位较好地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和相关的各项重点工作,在各项支出中,严格按财经纪律保证了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有效。
3、效益性分析
引进良种13个,其中玉米良种10个,水稻良种3个,通过整个生长期良种跟踪调查,选出适合我区玉米良种10个,水稻良种3个,作为新品种引进下年可推广、销售,为农业高产创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全区主要推广良种进行抽样检测10个。全区大宗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2次,确保全区农户用种安全。根据良种突发事件,积极进行良种田间纠纷调解工作,到目前为止,我站共调解种子田间纠纷4起,为种植户挽回经济损失上千元。
4.可持续性分析
基本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单位办公条件及人员的生活条件,有利地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日常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确保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均能有效履行职责。
五、主要经验做法
坚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原则,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根据相关规定,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加强部门资金的使用管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按制度办事,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细、严、实。
对项目资金管理在遵照《会计法》和农业局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项目指定的专门用途和使用范围使用,做到专项资金实行专项报告、专款专用、主管领导把前监督、项目主持人掌握使用,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稽核相结合,形成多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格局,尽量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避免和减少损失,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
因我单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经费预算少,又无公车开支预算,本单位又属于农业推广技术单位,常年需要人员下乡出差,人员经费大部分用于公务用车运行费用,从而对本单位人员正常运行及出差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东川种子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意识不强,销售品种多、乱、杂,农民购种选择难;边界长、生态环境特殊,种子市场点多,面广、种子市场延伸到村入户,流动问题突出,市场监管难度大;非主要农作物种子外的种子市场监管难度大,如药材种子,蔬菜种子,东川立体气候,适合特色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农户为了经济效率化,引入了大量的经济作物,但农户对这些经济作物生长特性了解甚少,这些经济作物种子委托经销商没有固定的销售者和销售场所,销售者是流动窜卖,发生质量纠纷时找不到销售者或销售者根本没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给农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种子管理站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药材种子的监管,并出台相应的细则。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继续做好种子市场管理、做好质量监督;加强良种引进和试验示范的种植工作;做好种子纠纷的应急调解工作;强化各项工作目标量化表,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做好下步各项工作。
昆明市东川区种子管理站
2020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