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2008-313870 主题分类: 预决算绩效管理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8-18 16:32
名 称: 昆明市东川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东川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18 16:32
字号:[ ]

昆明市东川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昆明市东川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隶属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的一个基层单位,现有职工20人,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根据工作职责,共设置了办公室、财务室、农村土地承包组、统计组、合作社指导组、减负办。2019年独立核算单位一个,机构增减没有变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核定事业编制21人,专业技术人员编制18名,管理岗位人员2人,工勤人员编制1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9名(其中:高级经济师五级5人、高级经济师六级2名、高级经济师七级1名、高级经济师八级2、经济师九级3名、经济师十级2名、经济师十一级2名、经济师十二级1名、经济师十三级1名);工勤人员1人(其中高级工1人);退休人员3名。

(二)部门职能。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经济统计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承担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2019年项目完成情况

(1)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今年我区正式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于2月初下发了《中共昆明市东川区委办公室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东川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东办通[2018]144号)和《中共昆明市东川区委办公室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川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东办通【2018】145号)文件。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为把工作落实到位,区政府于3月29日召开了全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要求各乡镇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第一阶段工作--清产核资。并与各乡镇签定了责任书。

东川区八个乡镇现有清查单位共1412个,其中149个村委会,1263村民小组。按照省、市、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要求,东川区于2019年7月26日出台《东川区农村集体清产核资验收工作通知》,共分六个验收工作组队全区八个乡镇组织验收工作。对东川区149个村和75个有经营性的小组全覆盖要收,另对无经营性的小组10%抽取验收。截止2019年8月31日东川区清产核资验收工作已全面结束。

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的方法路径,科学确认农村集体本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明晰集体所有产权关系,实现集体资源优化配置和资产保值增值,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农民财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财产性收入稳步增加。

(2)参与完成土地流转抽样复核工作。

2、部门其他工作情况

(1)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数据汇交。

东川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实际需要进行权属调查数涉及8个乡镇(街道)149个行政村、1223个村民小组。区确权办于4月18日完成了区级验收工作,并及时上报省级检查。4月26日在省级检查的基础上顺利通过国家级数据汇交。汇交数据表明,东川区确权农户数共计63133户,占应确权农户数的99.17%;确权面积548931.13亩,占二轮土地承包面积238767亩的229.9%,占国土“二调”面积489263.85亩的112.19%;全区目前已颁发土地承包确权证书63133本,完成应颁发农户数的100%。

(2)按规定完成脱贫攻坚帮扶户走访和慰问

为提升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和帮扶责任人的满意度,我站共抽调了11人下到各村指导脱贫工作(其中3人为驻村队员、8人为先锋队员)。帮扶责任人15人共帮扶贫困户58户。按东川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帮扶责任人完成了迎国检“六个一”遍访活动。各帮扶责任人在单位的组织下加强了与拖布卡镇松坪村的沟通联系,确保了我单位负责片区高标准、高质量通过国家级考核评估。单位派出7名同志参与扶贫先锋队工作,无一人缺席;2019年8月派出一名驻村队员;

(3).做好扫黑除恶和排查合作社非法集资工作

根据《昆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涉黑涉恶问题线索集中排查整治的工作方案》,为配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区农经站专门拟定了《东川区农经站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全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性资产等农业领域的涉黑涉恶问题进行摸排,通过排查,暂未发现问题线索。

为贯彻落实2018年处置非法集资部联席会议精神,根据昆明市处非办《昆明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市处非办【2019】53号)文件要求,结合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实际,我站组织开展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活动,活动包括发放宣传单150份,到6家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走访和宣传。通过营造氛围,使群众认清了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增强了自身保护意识,避免了群众不必要的损失。目前我区尚未发现有打着专业合作社的名义向群众集资的现象。

(4)、完成合作社“空壳社”的排查工作。

根据昆明市《关于开展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行动的通知》(昆农通[2019]130号)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进行全面清理,经排查到10月,东川区645家合作社,存在77家经营异常的合作社。

  (5)、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今年的农民负担监管工作是在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22号)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各种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等“五项制度”的落实。严格村级公益事业审批制度。通过检查,我区在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村义务教育等方面执行到位。没有发现一起超标准、超限额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

  (6)、参与全区土地流转,为东川区脱贫尽一份力量。

(四)部门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单位制定、完善了《国有资产内部控制规范》、《合同管理内部控制规范》《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收支管理内部控制规范》《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规范》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2019年,东川区农经站总收入634.70万元。其中2010399-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收入352.49万元, 20805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5.89万元,2080802-伤残抚恤3.01万元。项目收入:2130126-农村公益事业223万元。2130199-其他农业支出50万元。2130599-其他扶贫(土地流转抽样调查复核经费)0.3万元。

2、2019年,东川区农经站总支出524.32万元。其中2010399-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352.49万元, 20805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5.89万元,2080802-伤残抚恤3.01万元。项目支出:2019年第一批农业项目补助资金(产权制度改革)-昆财农[2019]35号支出128万元,2018年市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支出34.62万元。2130599-其他扶贫(土地流转抽样调查复核经费)0.3万元。

3、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1)2019年三公经费比2018年减少,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0.2万元。公务接待费减少0.27万元,原因:历行节约。

(2)会议费支出情况: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2019年无会议费支出。

(3)培训费支出情况: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2019年培训费支出59.54万元(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培训费)

(六)政府采购情况

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方式进行审批、采购。2019年我单位无采购。

(七)固定资产情况。

我单位资产合计122.91元,其中银行存款115.8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2.24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5.91万元,无形资产原价1.3万元,无形资产累计推销0.62万元。负债合计5.51万元,其中其他应付款为3.68万元,预收账款1.83万元,与2018年相比,银行存款增加95.61万元,固定资产减少8.43万元。

差异原因分析:2019年固定资产报废台式计算机、打印机等合计8.43万元。项目款增加。

二、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单位严格年初预算进行部门整体支出,在支出过程中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降低一般运行费用的要求,所有项目都想想制定了方案,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并加强了监督和部门资金的使用管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按制度办事,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每一环节按程序进行,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做到了细、严、实。

2019年我单位部门整体支361.4元,主要包括人员工资,退休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日常公用定额标准等费用。其中:工资福利支出339.28万元、商品服务支出7.1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5.01万元。

完成东川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一部份工作,完成资金支出162.92万元,其中2019年第一批农业项目补助资金(产权制度改革)-昆财农[2019]35号支出128万元,2018年市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支出34.62,完成脱贫工作土地流转抽样复核经费支出0.3万元。

(二)部门项目具体计划目标

2019年项目财政拨款总收入273.3万元,2130126产权制度改革223万元;2130199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50万元;2130599脱贫工作经费0.3万元;其中:培训费75万元,差旅费40万元,劳务费35万元,办公费60万元,印刷费63万元,土地流转抽样调查工作经费0.3万元。

2019年项目实际支出162.92万元,2130126产权制度改革128万元;2130199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34.62万元;2130599脱贫工作经费(土地流转抽样调查复核经费0.3万元);

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的方法路径,科学确认农村集体本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明晰集体所有产权关系,实现集体资源优化配置和资产保值增值,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农民财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财产性收入稳步增加。2019年共完成东川区八个乡镇1412个村、组清产核资工作(其中149个村委会,1263村民小组)。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

评价小组采取座谈等方式听取情况,检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对我站2019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进行自检自评工作。

(二)评价目的

通过收集基本情况、下达的任务、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按照《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东政办发〔2017〕24号)、《东川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东政发〔2017〕110号)《东川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东政发〔2017〕111号)、《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昆财绩〔2018〕60号),部门(单位)2018年度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批复(含预算调整追加)文件,部门(单位)三定方案、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及中长期规划,专项资金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部门(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央、省、市、区相关政策规定等文件精神,对我站2019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进行自检自评工作。

三、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

1、前期准备:按照要求自评小组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了认真学习,根据部门整体收支情况制定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实施方案,设计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问卷调查表。

2、组织实施:核查2018年财政预算批复执行及部门整体支出情况,着重核查了“三公”经费及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3、分析评价:依据设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形成了综合性书面报告

(二)评价目的。

通过收集部门(单位)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部门(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评价依据。

根据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18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19〕3号)我单位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评价小组采取座谈等方式听取情况,检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并根据报送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2019年纳入区级部门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

自评时间:2019年4月18日至5月15日。

我单位组织绩效评价小组,组长:钟本昶;成员:杨建红、黄美珍、刘莉、王玉玲、吕逢花。绩效评价小组在单位进行绩效自评工作中认真阅读相关指标,按要求认真收集、准备相关材料,分析研究,核实相关资料,按指标要求规定内容进行绩效评价,提高绩效评价水平和评价结果的认可度,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权威性。确保报送数据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评价结果: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管理站根据《东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东川区2019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东财绩〔2019〕3号)的相关要求,开展了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通过自查自检,查缺补漏,完善项目实施,严格按要求完成各项科技措施和资金补助,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

(二)具体绩效分析。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

1、经济性分析

成本(预算)控制按照规定,对于基本支出中的工资福利支出(人员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按照实际在编人员及进度均衡支付;对于商品及服务支出(公用支出)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实现内部报告审批制度,实时监控支出情况;对于项目支出的经费使用按实际人员进行补贴。

2、效率性分析

2019年各项日常性工作正常有效开展,支出预算执行进度为100%。我单位较好地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和相关的各项重点工作,在各项支出中,严格按财经纪律保证了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有效。

3、效益性分析

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的方法路径,科学确认农村集体本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明晰集体所有产权关系,实现集体资源优化配置和资产保值增值,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农民财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财产性收入稳步增加。2019年共完成东川区八个乡镇1412个村、组清产核资工作(其中149个村委会,1263村民小组)。

4.可持续性分析

基本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单位办公条件及人员的生活条件,有利地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日常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确保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均能有效履行职责。

五、主要经验做法

坚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原则,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根据相关规定,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加强部门资金的使用管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按制度办事,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细、严、实。

对项目资金管理在遵照《会计法》和农业局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项目指定的专门用途和使用范围使用,做到专项资金实行专项报告、专款专用、主管领导把前监督、项目主持人掌握使用,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稽核相结合,形成多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格局,尽量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避免和减少损失,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

因我单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经费预算少,又无公车开支预算,本单位又属于农业方面单位,常年需要人员下乡出差,人员经费大部分用于公务用车运行费用,从而对本单位人员正常运行及出差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单位的财政预算,更好的开展工作。

七、改进措施及建议

继续做好农村经济统计、合作社指导、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方面的工作;强化各项工作目标量化表,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做好下步各项工作。

昆明市东川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202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