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分类防控措施的通告
东川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分类
防控措施的通告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陈豪书记调研昆明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按照依法依规、科学严密、精准施策的防控策略,结合我区疫情形势,决定对我区采取分区分级分类疫情防控管理,提出以下措施:
一、分区分级分类原则
(一)科学评估原则。以累计确诊病例数、近期疫情发展趋势及二代病例数、聚集性疫情等要素为评估依据,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将疫情风险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
(二)精准施策原则。各地须根据本防控措施,细化本地防控方案,做到一镇一策。
(三)来源划分原则。根据来东川返东川人员的来源地疫情风险程度,实施分类管理。
(四)动态调整原则。各乡镇(街道)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开展疫情风险评估,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二、分区分级标准
按照《云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的实施意见》及《昆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分类防控措施的通告》(昆应疫指〔2020〕38号)的分类,依据当前我区疫情情况,对9个乡镇(街道)分为低、中、高3个疫情风险等级。
1.低风险地区。即: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具体为:铜都街道、碧谷街道、汤丹镇、阿旺镇、乌龙镇、因民镇、拖布卡镇、红土地镇、舍块乡9个乡镇(街道)。
2.中风险地区。即: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具体为:我区暂无中风险乡镇(街道)。
3.高风险地区。即: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我区暂无高风险乡镇(街道)。
以上为2020年2月20日,区疫情防控专家组根据实时疫情所进行的风险地区分类。因疫情变化,各乡镇(街道)风险等级将相应作动态调整。
三、分类标准
对来东川返东川人员,按来源地分4类管理。
(一)湖北已“封城”地区来东川返东川人员
此类人员一律暂缓来东川返东川。如擅自来东川返东川,坚决予以劝返,并及时告知来源地政府,请其协助劝返。对不听劝返的,一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劝返的人员,由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安排进行 14 天集中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间有关费用由被隔离观察者自行承担。
(二)湖北非“封城”地区来东川返东川人员
不能出示云南省用工单位用工证明或者居住证明的,一律予以劝返。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劝返的,由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安排进行 14 天集中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间有关费用由被隔离观察者自行承担。能出示云南省用工单位用工证明或者居住证明的,由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安排进行 14 天集中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间有关费用由被隔离观察者自行承担。
(三)湖北以外的重点疫区来东川返东川人员
自抵东川之日起,须填写《个人健康申报表》,自觉向单位、社区报告并自觉接受管理。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的要求,隔离观察期间有关费用由被隔离观察者自行承担。原则上:有固定居所的,采取居家隔离;无固定居所的,由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安排集中隔离;物业、快递、公交车、出租车等行业部门,由各行业部门负责组织集中隔离。
(四)其他省外地区、省内州市来东川返东川人员
自抵东川之日起,须填写《个人健康申报表》,及时向单位或村(居)委会报告。单位、村(居)委会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动态跟踪,督促个人做好自我体温检测,如有异常要立即向单位或村(居)委会报告,并及时就医就诊。
四、分区分级管理措施
(一)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做好以下12项工作。
1.设置必要的疫情防控查缉卡点,严防省外输入。在一级客运站及跨省界直接入东川国省干线、码头设置疫情防控查缉卡点,严防与四川交界的金东大桥及金沙江沿线渡口人员输入。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交通管控组牵公安、卫健、交运、涉及的拖布卡镇、因民镇、舍块乡等部门、乡镇,重新调整守卡方案,集中优势兵力,严防死守。所有拟入东川人员须填写《个人健康申报表》,进行“昆明东川入城信息申报”微信扫码登记,接受体温检测。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
2.开展动态排查,压实基层主体。随着区内卡点相应解除,全区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重任随之转移到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村组网格人员肩上。各乡镇(街道)、移民新区党(工)委、各部门、各单位、各基层党组织强化组织领导,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充分调动和统筹好辖区内资源、人力、物力,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到实处,按照“存量及时清零、增量动态清零”的原则继续组织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排查工作,摸排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来东川、返东川人员情况。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并加强各部门各单位无物业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厂矿、工地等重点部位的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防控隐患线索,对排查到的来东川、返东川人员严格按分类管理,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3.开展健康教育。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各村(社区)通过微信、短信、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将疾病防治等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和通风;做好家庭开窗通风,日常清洁,个人自我保健防护。
4.加强环境治理。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各村(社区)大力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卫生整治,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社区(村)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治,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治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5.做好医学监测。全区医疗机构继续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对所有发热和咳嗽病人及时进行排查。保留定点医院和集中隔离观察场所。
6.规范文体旅游活动。在做好个人防护、场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对室外的旅游景区、城市公园、室外文化体育设施恢复开放。在有效控制人群聚集前提下,人员密集型、空间密闭型文化体育旅游活动有序开放。
7.规范重点场所防控。在全区范围内使用“云南抗疫情”微信小程序扫码登记。重点针对人员流动性大、相对不固定的公共场所。对住宅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可自愿扫码,不作硬性要求。农村聚集性宴请以及“红白”喜事等活动做好严格管控。
8.动态评估疫情。密切关注周边地区疫情动态,开展风险评估,适时调整风险级别和防控措施。按照分区分级标准及时调整地区风险等级。
9.全面开放经营场所。在做好个人防护、场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全面开放。
10.全面取消居民小区(村组)封闭式管理,强化网格管控。恢复居民小区(村组)外来人员和车辆通行。严格落实基层防疫网格“四级包保”责任制和“网格长”负责制,确保防控工作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各网格单元对所有外来人员实行网格化排查和管理,加强各部门各单位无物业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厂矿、工地等重点部位的疫情监测。各网格单元责任人履职到位,做到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全面复工复产奠定坚实基础。各企业也纳入网格进行管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行业部门及网格落实监管责任,共同织好疫情防控网。
11.全面恢复交通。在做好个人防护、场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全面恢复县域内交通。
12.全面复工复产。对企业复工复产不得以审批、备案等方式进行限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领导挂钩联系、部门分类指导、企业具体落实”的机制,全面抓好企业复工复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行业监督管理职责,分行业领域全面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鼓励企业非特殊技术岗位,启用本地劳动力。一产方面,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社等部门加强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调配储备,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二产方面,做好建筑业、工业企业的全面复工复产。三产方面,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及会议精神,影剧院、棋牌室、游艺厅、网吧、舞厅、酒吧、KTV、公共浴室、足浴店、美容院、封闭的室内健身场馆、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舞蹈房、瑜伽馆、跆拳道馆等服务经营类企业以及易造成人员集聚的封闭景区景点、农家乐等旅游休闲经营类企业、餐饮堂食等聚集性营业场所暂不恢复营业,室外旅游景点在做好疫情防护、控制人流密度的基础上逐步有序恢复开放。
(二)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继续实施1—8项措施基础上,做好7项工作。
13.精准评估施策。无确诊病例的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可参照低风险地区的防控措施,保证正常的交通、生产、生活秩序,开放景点景区。
14.规范居民小区(村组)管理。对有确诊病例的疫点实行隔离和封闭管理。其他居民小区(村组)做好人员进出登记、检测体温工作基础上,恢复正常管理。
15.规范餐饮服务经营。倡导餐饮企业实行外卖式、订单式服务,“无接触”式送(取)餐,减少聚集性用餐、堂食。
16.尽快有序开放经营场所。对场所和人员采取必要防控措施,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工作基础上,尽快有序开放。
17.尽快有序恢复交通。在做好个人防护、场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尽快有序恢复县域内交通。
18.尽快有序复工复产。在做好个人防护、场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尽快有序复工复产。
19.规范4类人员管理。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全部收入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按确诊病例管理,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追踪管理,全部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控制二代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对湖北等重点疫区来员,分类做好劝返、隔离等工作。
(三)高风险地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根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在继续实施1—8项及第19项措施的基础上,做好4项工作。
20.实施封闭式管理。所有居民小区(村组)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一律登记、检测体温,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对有确诊病例的疫点采取隔离封闭措施,对出现聚集性病例的居民小区(村组)实行区域封锁。
21.严控人员聚集性活动。暂停大型会议、会展、演出、体育赛事、聚餐、娱乐休闲等人群聚集性活动。
22.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正常运转。指导其他企业采取灵活方式安排员工工作。出现确诊病例的企业应立即停工停产,直到评估合格后方能复工。
23.实施区域交通管控。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严防疫情向周边地区输出、扩散,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依法按程序审批后,可实行区域交通管控。
五、工作要求
(一)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按照“行业统筹,属地负责”原则,实行分区分级分类精准防控,区级各部门要牵头,分级分类制定行业差异化防控工作方案。各乡镇(街道)要依据职责分别切实履行属地责任,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分区分级分类制定差异化防控工作方案,划小管控单元,发动辖区内的村组(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严格落实对应策略,由全面防控向精准防控、重点防控转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二)要抓实抓细防控工作。针对当前疫情“输入一点变多点”、“病例一代变二代”、人员流动加大等严峻形势,必须坚持城乡防控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深入分析疫情防控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工作措施,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落细。
(三)要统筹兼顾促进发展。立足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企业复工复产、群众生活保障、稳定就业等工作,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今年预期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四)要坚持依法依规防控。坚决纠正偏颇和极端做法,不搞攀比,不搞“一刀切”,不搞层层加码。各级各类学校开学时间另行通知。
(五)要严格督查督办。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督查督办组及时调整督查工作重点,加大对各单位责任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通报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懒政怠政的典型问题,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本通告自印发之日施行。区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此前发文与本通告不一致的,以本通告为准。
东川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
202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