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答复
人大代表:
您们在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残疾人群体的重视和关受力度》建议,已交我会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以扩大残疾人就业为突破口,结合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开展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
区残联一方面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力度。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省市级就业培训,选送3人参加中国移动(10086)客服培训、2人参加2019年上半年盲人短期培训班、1人参加残疾人就业指导培训、5人参加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选送2名残疾人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省残联电子商务综合技能培训;选送9名残疾人参加市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其中初级保健按摩1人、小儿推拿1人、西点制作1人、插花1人、车辆美容2人、电焊3人。对农村残疾人培训需求充分摸底,依托乡镇残联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参与度高、培训效果好的生产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残疾人种养殖技术水平,实现增产增收;在乌龙镇、因民镇开展农村残疾人生产实用技术培训232人。8月底前,组织开展30人残疾青壮年扫盲(初级计算机)培训,提高残疾人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举办1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积极对接市残联就业服务中心、区就业局提供市、区用人单位信息,为全区广大残疾人特别是易地搬迁进城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贴合实际的就业岗位,促进残疾人有效就业并及时跟踪就业实效。10月底前,在汤丹镇完成300人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加大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广泛宣传认真贯彻《昆明市残疾人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残疾人个体工商户一次性补助最高1万元,残疾人创办公司、企业一次性补助最高1.5万元;2019年已申报残疾人自主创业补助28人待市级审批。积极贯彻落实《昆明市残疾人机动车驾驶技能培训补助办法(试行)》,为符合条件的45名残疾人申办机动车驾驶技能培训补助。积极宣传《昆明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组织申报2019年昆明市残疾人扶贫基地项目,有效促进企业稳定安置残疾人就业和辐射带动残疾人就业增收;目前,阿旺镇申报的昆明田岭养殖有限公司和昆明韩梅养殖有限公司已通过市级专家实地查验环节,下步申报成功每家基地可享受5万元专项补助。在2018年完成2家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工作基础上,2019年东川区俊发按摩店通过云南省盲人保健按摩机构星级评定一星级。
区人社局高度重视和关爱残疾人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招聘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为其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和针对性开展免费实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残疾人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中心(所)宣传点、QQ群、微信平台以及招聘会等方式,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帮助贫困残疾人知晓政策和运用政策。结合每年“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和全国助残日,开展入户宣传,送岗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落实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二是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每年结合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收集一批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举办现场招聘会,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就业需求登记,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推荐等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结合“挂包帮、转走访”活动,为行动不便和无法离家离乡的贫困残疾人积极提供就地就近就业信息,促进人岗精准对接。2019年,我局以“就业助残,扶贫济困”为主题,开展残疾人就业现场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200余人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手册100余份;发布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150余个,有21人进行了求职登记,有17人进行了现场报名。三是开展培训提升技能。对有培训意愿和培训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截至5月30日,开展家电维修、民族小工节制作、焊工、电工、家政服务、美容师、保育员、蔬菜田间管理、乡村养老护理和超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等实用工种的技能培训,共完成技能培训1326人,其中:残疾人54人;完成创业培训2期100人。四是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对有创业能力或创业意愿的贫困残疾人优先提供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创业贷款,贴息资金由政策承担。对残疾大学生创业或创办小微企业的残疾人可申报“昆明泛海扬帆大学生创业行动”项目,提供2-5万元的扶持资金。对毕业三年内,实现创业的残疾大学生,提供不超过3万元的创业补助。对企业招用贫困残疾人给单位承担部分二分之一的社会保险补贴。五是落实政策促进就业。认真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带头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引导企业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截至5月30日,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全区实现转移就业10817人,其中:残疾人2419人。
2. 对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一定优惠,让残疾人融入社会体现自身价值。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机关事业单位要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积极引导企业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
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东川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一方面与税务部门积极配合,认真开展残保金核定工作。每年市级征收残疾人就业保证金通告文件下发后,区残联积极拟定本级文件通知,充分征求税务局、财政局意见建议,及时联合发文启动本区残保金核定征收工作。2018年核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60家,安置残疾人就业109人。多年以来区残联带头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在聘用公益性岗位人员中,优先选择残疾人,目前聘用编外人员5名,均为持证残疾人,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在全区位列前茅,真正起到带头示范的积极作用。
据区税务局统计,2018年残保金申报缴纳123户279万元,其中:零申报51户(企业单位9户,机关事业单位42户);实际征收72户,其中:企业18户(占比25%),缴费194.3万元;行政机关事业单位54户(占比75%)(包括国家机关1户、社会团体1户、事业单位42户、党政机关10户),缴费84.7万元。
3. 加快东川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步伐,缓减因残疾不能正常随班就读需送教上门的压力,巩固控辍保学成果。
东川区特殊教育现状为:2017年以前,根据昆明市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东川与寻甸合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寻甸为项目主体,但因为东川距寻甸较远,家长探望学生较为不便,加之部分家长心存顾虑,东川区残疾学生到寻甸就读的极少,现仅有10人左右。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有213人,送教上门6人。在特殊教育资源方面,已在东川区第三小学建设了1个资源教室,在铜都街道集义小学新建了区级资源中心和1个资源教室,下一步还将在东川二中、汤丹中学、拖布卡中学各新建1个资源教室,加快特殊教育的提升发展。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区残联作为牵头办理单位,及时下发《关于办理2019年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的通知》(东残工委办发〔2019〕1号),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任务分解,进一步明确建议不同方面内容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明确办理时限和具体要求。
2019年以来,区残联结合脱贫攻坚及业务工作实际,先后下发《关于动员残疾人参加就业扶贫折纸培训的通知》、《关于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的通知》、《关于对掌握盲文残疾人及盲文培训需求摸底的通知》、《关于开展2019年度第一批贫困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到各乡镇、街道残联,对残疾人各项培训及需求摸底做了具体部署和要求,为推进残疾人劳动、就业、培训相关工作持续努力。
6月26日,区残联与区财政局、区税务局联合下发《关于征收2019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通告》(东残联发〔2019〕4号 ),区残联于8月1日至8月31日,对2019年度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各用人单位于9月至11月的1-15日,可选择网上申报或者上门申报的方式,持《云南省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确认书》向区税务局申报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报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项目库的通知》要求,原则上30万人以上人口的县(市、区)应当规划建设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我区规划新建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规划规模为9班108人,学校类别为培智类。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东川实际,计划新建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公共教学及康复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校舍5013平方米,运动场5800平方米,并完善学校大门、围墙、道路、绿化等附属设施,购置教学、康复等设施设备、办公设备及广播、安保、监控等设备,规划投资2000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区残联将持续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针对已摸底掌握的初级计算机、家政、烹饪、盲文等培训需求,积极争取协调培训经费,结合省、市残联各阶段培训安排积极推荐报名,努力创造条件分批分期开展培训,有效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需求登记,多方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广泛宣传《昆明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等,动员企业积极开发残疾人岗位,努力促进残疾人有效就业。
宣传并带头贯彻落实好《昆明市东川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明确专人负责2019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核定工作,严格按要求核定区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适时与区税务局对接核实各单位残保金核定征收情况并进行通报,有效促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区残联、区税务局、区财政局进一步加强联系沟通,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广泛宣传、加强征管,圆满完成本年度残保金核定征收任务,共同努力严格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的同时,结合区情探索残保金征缴通报机制,激励先进、惩治后进,共同助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
区教体局将积极争取特殊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力争早日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满足辖区内残疾学生就学需求。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对特教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积极发挥特殊教育学校优势,努力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水平。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们对我区广大残疾人群体及残疾人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残疾人联合会
2019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