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主题分类: 2019年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9-12-13 16:04
名 称: 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3072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307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12-13 16:04
字号:[ ]

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区管委会

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3072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东川区基层委员会:

感谢你们对园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已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东川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地理位置及资源情况。

东川地处昆明最北端,国土面积1858.79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4334.1米,最低海拔695米,高差悬殊3649.1米,具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6个气候区,属典型立体气候,植被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东川拥有药用植物149科434属668种,真菌2科3属3种,地衣3科3属3种,苔藓1科1属1种,蕨类9科10属12种。丰富的立体气候、道地中药材和广阔的荒山荒地等资源禀赋,具备中药材产业的先天和后发优势, “雪上一枝蒿速效止痛搽剂”(1985年6月29日批准生产)、“雪上一枝蒿片(1982年1月19日批准生产)”、“雪上一枝蒿总生物碱(1985年5月20日批准生产)”、“雪胆素片(1981年10月20日批准生产)”、“法落海片(1985年6月21日批准生产)”等二十多个品种,已经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东川特色高山药材产业,目前有独家品种5个、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1个,积累了重要的科研技术基础和深厚底蕴的道地品牌优势。

2、产业发展情况。

区委、区政府结合我区脱贫攻坚摘帽年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川区“一县一业”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8年-2021年)的通知》、《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东川区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20192021年)的通知》、《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东川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82020年)的通知》三年文件,文件中已对各部门工作作了分工,其中,中药材种植主要由区农业局牵头负责,中药饮片加工主要由区工科信局牵头负责,以便全面推进我区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全区有中药材种植企业16户,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2472亩,主要种植品种有云南参、当归、丹参、金铁锁、大黄、雪上一枝蒿、草乌等。目前连片规范种植原料基地主要有拖布卡镇松坪村、乌龙镇坪子村、舍块乡云坪村、阿旺镇拖落村、铜都达德、汤丹大地坡村和石庄村等、因民镇天生塘村。预计采收面积6000余亩,产量1200吨。良种育苗基地建设主要有汤丹镇大地坡村高山药材繁育基地、石庄村雪上一枝蒿繁育基地。康美药业与东川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以乌龙、舍块、汤丹等镇村(企业)签订当归、丹参订单;井田药业与拖布卡、乌龙等镇村签订赤芍、丹参订单。中药材加工企业主要有井田药业、一枝蒿药业、恩来生物、南之禾中药饮片、万优草(在建)5户,主要以烘干、切片加工为主,年加工量1450吨;生物食品加工企业有恩来生物、芦野生物(在建)、大月亮(在建)3家,规划中药材物流园1个。

2018年开展了全国中医药资源普查,东川目前已普查完毕,正在委托云南省农科院药纲职务研究所专家将普查结果作汇编,并编制东川中药材发展规划,这将对今后东川中医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推出“定制药园”工作方案,区卫计局正积极进行东川“当归”药材种植申报工作,争取纳入方案。申报成功后,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委托专业机构对东川当归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

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生产加工能力不足。

目前我区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为5户,药材加工生产都以烘干加工为主,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供应产品都是加工型初端产品。

2、发挥品牌效应不高。

“雪上一枝蒿”和“雪胆”虽然很有地方特色,但是我们没有对自己的优势品种进行宣传和地理标志产品区域保护销售,未能显现品牌优势,品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配套扶持政策不足。

生物医药产业是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项目,不仅种苗、生物农药、有机肥等投资大,而且水、电、路基础设施难配套,保鲜库、烘干室等基础设施无资金兴建,致使药民、合作社和初加工企业都很难承受;东川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无法整合出充足的补助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存在一定难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扶持云南一枝蒿制药有限公司、昆明井田药业有限公司、昆明审时种植有限公司等16户通过GAP认证的16个基地,严格按照GAP生产标准,进行规范化种植,种植面积约12472亩,其中铜都街道1000亩、汤丹镇1900亩、拖布卡镇2080亩、阿旺镇2300余亩亩、乌龙镇1500余亩、因民镇470亩、红土地镇1942余亩、舍块乡1280亩,可实现农业产值5亿元,对实现东川产业脱贫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

2、强力推进太阳谷生物科技加工园区发展。

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属云南省40个重点工业园、八个省级特色园区之一。2018版《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5)》,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约20.653平方公里。园区性质定位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探索区; 滇中城市群特色工业发展区;昆明北进川渝产业发展承载区;循环经济实践区。园区规划布局为“一园三片区”,即:四方地碧谷片区、太阳谷片区、天生桥片区。其中太阳谷片区规划面积0.9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食品及生物科技加工产业,配套发展机械制造及包装、商贸、物流仓储产业。

太阳谷生物科技产业园位于素有“东川南大门”之称的阿旺镇岩头村委会,距阿旺镇政府所在地和阿旺火车站16公里,距东川城区35公里距嵩待高速公路功山入口11公里,距省会城市昆明115公里,距长水国际机场100公里。目前园区已收储土地349亩,入驻落户企业4户、建成一期道路500米、1000立方米/日供水厂一座及配套管网工程、建成 10千伏供电专线,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结合东川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强力推进太阳谷生物科技加工园区发展,加快太阳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园区道路、园区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厂、土地收储及报件工作。为一产业发展的中药材、农产品、畜牧产品加工提供承载平台,加快东川转型发展步伐。

除现有的云南一枝蒿药业、昆明井田药业外,引导新建生物医药加工企业入驻太阳谷生物科技扶贫园区。云南一枝蒿制药有限公司计划2019年3月启动GMP技改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为期6个月,10月竣工验收,届时拥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23个,可有年生产片剂5亿片、散剂3亿包、搽剂400万瓶、处理中药材500吨的能力,预计2019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0万元;云南南之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已经通过GMP认证,主要生产三七饮片、三七精粉,年处理三七200吨,预计2019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0万元;云南恩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竣工投产,目前主要生产花草茶、花果茶,计划2019年3月启动GMP技改项目,总投资200万元,预计2019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0万元;云南芦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3000万元,预计2019年3月开工建设。

3、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工作。

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和设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为东川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智力支持。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对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加大与重点制药企业对接,引进药材加工企业入驻太阳谷园区,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重点对接中药控股、天津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医药、培力(南宁)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国药集团、云白药、白云山医药、华通医药、天士力制药、同仁堂、中智药业、天津盛实百草中药、昆药、黑龙江珍宝岛药业、江苏康缘药业、石家庄以岭药业、仁和药业、宁波中药等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和中药企业。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一九年八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