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3002号提案的答复
昆明市东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东川区
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53002号提案的答复
张琼委员:
您在东川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人行道建设和管理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人行道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出行活动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实施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既可以美化市容,塑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区已建好的人行道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路段盲道中间有电杆、井盖等,还存在“瞎指挥”现象,盲人在上面行走存在安全隐患;二是部分路段人行道存在断头路、断崖路、大坡度路,有的路段只有机动车道没有人行道,不方便行人通行;三是部分路段人行道过窄,有的路段停放电动车后,行人不能通行,行人经过时,会引起交通混乱,存在安全隐患;四是部分路段人行道上还存在违规停放汽车和摩托车的现象;六是部分路段人行道上没有可以供给行人休息小坐的地方。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一)东川区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于2017年6月开始实施,截至2019年6月已完成竣工验收。主要对城区24条道路进行提质改造,包含道路改造和城市风貌改造两个部分。主城区24条道路均按规范和现场实际设立人行通道,并在交叉口处设立阻车桩,部分路段加设绿化带。城市风貌改造部分包含城市家具的安装,目前正准备实施。
(二)东川区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目前正处于运营移交期,下一步将有项目公司运行维护10年。在运营期内,要求项目公司对运营范围内的道路进行摸底排查,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巡逻排查防范力度,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受到损坏的,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修复完善。对不符合行人出行习惯的进行整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断崖路、断头路等安装防护栏、设立醒目标识标牌。项目正式进入运营期后,将向社会公布监督服务电话,方便服务群众。
(三)加强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的管理。一是交警大队结合“创卫”“创文”活动,对城区主要干道私占人行道的行为,采取上门劝导,耐心的批评教育,并现场进行清移;二是对违规停放、占用人行道的车辆,当场要求车辆驾驶人立即将车驶离,对车辆驾驶人不在现场的,民警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将车辆拖移,并通知车主及时处理;三是针对长期占用公共停车位、无人管理使用的“僵尸车”,进行拖移;四是完成市府街、桂苑街、团结路、白云街、金水街、东海路、石羊路、白云街南段、金水街、金沙路,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的规划,车辆有序停放在规定的区域内,对存在占用人行道违规停放汽车及摩托车现象,实行“零容忍”打击力度。
(四)加大对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管理力度,严格审批管理。城市道路确实需要占用的,首先由行政相对人填写的《昆明市东川区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审批申请表》后交局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现场踏勘、技术审核和领导审准等流程,在东川区公众信息网和局政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3天,市民无异议后,方可临时占用城市道路。
(五)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加大巡察监管力度,采取巡查、守点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分中队、分片区、分时段进行管理,在重点地段及学校周边安排专人守点,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取缔。对清理后还经常性占道经营的摊点和商铺业主,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执法时遵循“一次教育、二次警告、三次处罚”的原则,坚决整治好占道经营性工作,引导占道经营摊点进入市场合法经营。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在新建项目中,我局将严格把关,科学规划设计人行道,为行人提供舒适的行走空间。
二是加大整治力度,强化整治重点,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针对乱停乱放这一顽疾,坚持见违必究、纠违必严、处罚必重,对重点车辆、重点区域违法行为突出等问题,坚持天天整、反复整、整必果,通过拍照贴单、拖移扣留等常规措施和超常手段,向社会释放依法严管的强烈信号,各警务责任区以从重点路段、突出问题抓起,重点整治严管街、学校周边道路、农贸市场等区域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行为,加强分析研判,随时掌握路况,集中警力开展整顿治理。
三是加强巡查监管力度,严厉整治开挖破坏人行道行为。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以古铜路为界分成两个片区,由四个中队从早7:30—22:00形成不间断的监管机制,对肆意破坏人行道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做到发现一起及时查处一起,提升城区城市环境。
四是严格临时占用城市道路行政审批管理,对严重影响行人通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一些临时建筑组织人员及时进行拆除。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联系人:王刚,联系电话:62122825。
昆明市东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9年8 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