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主题分类: 2019年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9-12-11 11:48
名 称: 昆明市东川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关于对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53091号建议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东川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关于对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5309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12-11 11:48
字号:[ ]

昆明市东川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关于对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53091号建议的答复


李瑢委员:

    您在东川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批、零、住餐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的建议,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有5家,零售业企业15家,住宿业企业4家,餐饮业企业2家。2018年,完成批发业销售额565516万元,同比增速20.8%;完成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72672万元,同比增速15.3%;住宿业营业额16964万元,同比增长13.4%;餐饮业营业额155282万元,同比增长18.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L门类)、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O门类)、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R门类)同比增长率13.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534万元,实现增速12.8%。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一)加强财政扶持

  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得到更大支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第三产业各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支持。从2016年起,每年由区财政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作为建立种子基金扶持第三产业发展,每年安排专项奖励,重点培育扶持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第三产业企业,逐年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逐年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占全区财政支出的比重。

  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项目类资金,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发展“第三产业基金”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实施“拨改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试点,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创新服务业供给,增强市场活力。

  (二)推进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制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和人才引进计划,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促进优秀人才“走进来”、“留下来”。

  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第三产业专业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加快引进东川区第三产业急需的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专业人才;落实长效培养机制,与我省各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培养第三产业紧缺人才和专业人才。

  (三)扩大招商宣传

  构筑产业高地,扩大第三产业领域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大集团、大公司进驻我区。重点引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大型商务、国际营销、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技术、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商业模式创新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东川区第三产业招商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四)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建立产业投资母基金,结合各个产业建立不同的产业基金,扩大企业融资的多元化渠道,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股金融机构或金融中介机构,拓宽金融市场投融资渠道。

  三、下步工作方向

  (一)现代物流业

  一是管理体制方面,建立现代物流业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分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形成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合力。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的,允许外资、社会资本采用独资、合资、合作、合伙等方式从事物流业经营。建立健全政府监管、协会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机制。

  二是壮大商贸物流企业,通过改造和整合工业、商业、运输、物资、仓储等企业的闲置厂房、仓库、设备、设施等设立物流中心,促进物流基本功能的有机整合,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扶持、培育、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三是财政扶持方面,加大对东川港、工业园区、东川物流园区的专业市场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通过阶段参股、贴息或补助方式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在全面推行“营改增”的同时,加大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扶持力度,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支持企业购置先进物流技术装备等,经评定后,按照企业实际投入最高30%的比例给予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万元,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项目,最高资助200万元。

  四是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面,优先扶持农产品物流配送,进一步放宽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在考虑城市交通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便利通行的政策措施。

  五是在招商引资方面,鼓励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参与物流项目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围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依托本地企业承建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物流业战略投资者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物流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创新金融工具,提高对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六是在人才建设方面,借助省内重点高校人才培养优势,支持物流人才建设和产学研基地建设,推动物流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引进物流高端人才,加强与重点物流企业互动,帮助引进物流业高端人才,参与企业的战略谋划和运营管理。

  (二)商贸服务业

  一是推动城区市场建设,在共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管控,推动城区建材、家具、购物中心、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商贸服务业有效聚集,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专业市场。

  二是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完善“超市下乡”工程,建立农村鲜活农产品连锁超市采购平台,计划在全区完成25家连锁超市零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网上进货,完成连锁超市信息化建设。积极争取区、市财政扶持资金,对农村鲜活农产品连锁超市采购平台建设的实际投资按照最高50%的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对经认定的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内符合条件的入驻机构按照租金市场指导价给予最高30%的房租补贴。每家企业补贴面积最高5000平米,连续不超过三年。

  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制定差别化的授信条件,创新担保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动产、应收账款、仓库质押等方式为商贸流通企业贷款融资,扶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金融业

  一是综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利用金融机构的捆绑贷款金,集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强农牧业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工业中小企业的贴息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的协调运作,形成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合力。抓住国家在部分地区开展小企业贷款试点的时机,探索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服务方式,引导商业银行不断创新贷款品种,培育和壮大优质客户群体,使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明显提高。进一步创新市场运作方式。转变市场运作惯性思路,采取PPP代建和股份制等多种方式整合社会资金。

  二是鼓励民营资本参股创业投资公司、担保与再担保公司、小额贷款机构、农村保险公司、村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金融中介机构,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继续做好开办小额贷款公司的宣传、发动工作,加强筹建和开业指导,建立和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体系,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申报初审、后续监管、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引导小额贷款公司重点投向全区微、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真正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在农村金融体系应有的补充作用。

  三是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围绕中小企业短期资金需求,研究中小企业过桥资金管理办法。借助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试点,配合省有关部门,完善省、市一系列融资扶持政策,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

  (四)旅游业

  一是成立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与政策,重点解决旅游开发、旅游交通、旅游优惠政策、市场秩序规范、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旅游安全管理、旅游资源整合等制约我区旅游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明确将旅游业作为东川区优先发展的产业。

  二是将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争取更多旅游用地纳入省级指标予以单列。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土地供应管理政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土地供应,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不少于全区年度建设用地总量的5%,积极支持利用荒山、荒地等开发旅游项目。对投资大且填补空白的文化及旅游产业项目,实行区政府最低收益供地。

  三是建立健全全区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重点推出一批景区、交通、宾馆、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投资项目,加大旅游开发项目储备和论证、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制定招商引资专项措施,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对企业的服务,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四是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区财政每年列支不少于100万元的旅游发展资金,用于宣传促销、从业人员培训及重点景区贷款补贴,并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长。

  五是以牯牛山旅游区开发为重点,积极争取各个行业的补助及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牯牛山旅游区一期项目、东吉温泉旅游山庄、金沙江漂流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带动东川区旅游业发展。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强与您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同时,欢迎你们对商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昆明市东川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2019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