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www.kmdc.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52224292-201806-207901 主题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8-06-14 10:46
名 称: 东川汤丹石庄村以中药材优势促贫困户持续增收
文号: 关键字:

东川汤丹石庄村以中药材优势促贫困户持续增收

发布时间:2018-06-14 10:46
字号:[ ]

东川汤丹石庄村以中药材优势促贫困户持续增收


石庄村为东川区汤丹镇贫困村,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属高寒山区,地理环境差,生活条件恶劣,严重制约石庄村的发展。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却是种植一枝蒿等高山药材的理想之地。按照“立足优势、禀承绿色、做精做强、品牌引领”的工作思路,东川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党支部+脱贫攻坚协会+订单+合作社(集体经济) +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海拔优势,在石庄村发展一枝蒿、黄草乌药材种植。到2017年,一枝蒿、黄草乌种植面积达692.7亩,总产量达60吨,农业产值420万元。带动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一枝蒿87.5亩,提供就业岗位150个,带动26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

以支部为引领,实施订单种植。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脱贫攻坚工作协会,与中药材企业签订收购订单,由昆明顺芊源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占股10%,集体经济占股20%,农户资金或土地流转资金占股70%的构成比例进行年底分红。协会根据企业生产原料采购计划、收购价格、标准以及市场行情,组织农户做好药材种植工作。企业采取订单保底收购模式,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实现高山药材订单式种植。现已与康美药业(文山)药材种植管理有限公司、云南凯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一枝蒿制药有限公司、云南井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4 家中药材制药厂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解决高山药材的销路问题降低农户种植风险,保证持续增收。

以合作社为依托,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成立石庄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连片种植各投入各种植原则,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种植面积全部由石庄村脱贫攻坚协会及石庄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整合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扶持资金100万元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18.6万(每户3000元),发展中药材基地。成立石庄村脱贫攻坚互助协会,对基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目前,已一枝蒿种植基地1个,黄草乌种植基地1个。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带动发展及灵活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参与其中,打破以往散乱种植的局面,进行连片总体规划、打造中草药产业种植生态链。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整合3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即可得到1.5亩药材的收益(1亩一枝蒿和0.5亩黄草乌),毛收入10700元。扣除产业扶贫滚动资金3000元,纯利润23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参与务工,每年投工105个工时,按80元/工时计算,可获8400元/人的务工收入。通过投工投劳、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多种形式,保证农户得到持续稳定收益,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截止2017年末,石庄村民注册药材种植有限公司2个,参与种植的大户3户,其他农户10户。

以科技专家为支撑,开展科技培训。依靠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的科技专家力量,2017年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2次系统培训15天普及一枝蒿、黄草乌的种植技术、质量标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信息技术等知识,规范田间生产记录、地间生产操作通过培训,合作社及贫困群众种植技术有了进一步提升,相较2016年,中药材产量每亩单产80公斤提高到90公斤。中药材品质稳步提升,为石庄村中药材品牌化发展奠定基础。

以品质优势为突破,推进品牌培育。石庄村种植的一枝蒿生物碱含量可达1.14%以上,远超《云南省药品标准》0.8%的规定,药材道地性强,深受药商和中药医生欢迎。立足品质优势,以培育优质种苗、生态化种植、品质取胜的思路,东川区农业局建立了“一个领导班子、一个首席专家、一个技术团队”的“三个一”品牌培育与推广机制,加快高山道地药材品牌培育。2017年,东川区农业局成立了雪上一枝嵩和黄草乌2个中药材创建工作组,由农业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由局副高及以上专家担任首席专家、局土壤肥料工作站相关技术骨干为技术团队的中药材品牌培育队伍,通过在石庄村建示范基地带动、开展技术培训班、给予物资扶持、指导“三品一标”认定等方式,抓好2个道地中药材品牌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区农业局在石庄村示范基地投入6000元,建立1个宣传牌,组织本村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00余人开展了3次培训,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共为贫困户送去价值8万元的有机肥100吨。(区扶贫办  代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