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提纲
昆明市东川区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提纲
一、产业:劳动最光荣
特色产业扶贫主题口号:
“五指成拳干产业,五指分开容易断”
东川区“五指成拳”特色产业扶贫政策
“五指成拳”:政府+信用+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贫困户。
“大拇指”:贫困户的参与率和受益率。
“二拇指”:镇人民政府按户均3000元标准给参与特色产业项目贫困家庭的财政奖补资金。
“三拇指”:根据贫困户信用等级,对参与特色产业项目有需求的贫困户可申请 “1-5万元、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贷款。
“四拇指”:要组织贫困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或创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小拇指”:贫困户参与镇人民政府审核把关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项目,由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单,保险组织承保订单价,遇到灾害损失、订单单价下跌损失的,损失部分由保险组织理赔。
“五指分开”:不参与产业发展项目的不享受上述政策。
特色产业扶贫就是要引导和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人,开发当地特色资源,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实现就地脱贫。
二、就业增收快
就业扶贫主题口号:
“地不锄草不肥,人不出门不富”
东川区就业扶贫政策
上门求职登记:镇人民政府派出就业扶贫工作队,到村到户登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意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和转移就业情况等相关信息。
免费职业介绍:就业扶贫工作队及时提供3次以上岗位信息服务,让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享受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当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介绍的与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相适应的工作的,区民政局将决定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免费技能培训:贫困户可自行选择政府推荐的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免费技能培训,通过提升技能水平实现素质就业。
报销交通补贴:由政府统一组织劳务输出的,免费提供交通食宿服务。对区外就业扶贫基地务工的农民工提供春节往返接送服务。
公益岗位保障:各镇(街道办事处)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无法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从事社会保障、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工作。
政府维权关爱:政府统一组织劳务输出的,政府将派出干部前往输入地提供维护职工权益服务;由镇村组织建立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三、建好保命房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建房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
兜底解决住房安全:由政府统一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兜底解决1人户、2人户和特困户住房安全。兜底解决的,不享受建房补助。
严格控制建房面积:3人及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3人户不低于40平米。
财政资金补助标准:建房每户补助5.1万元,提供3年期3万元/户全额贴息贷款。
保障安全和基本卫生条件:农村危房改造要执行最低建设要求,必须达到主要部件合格、结构安全。农房改造后应达到9度抗震设防标准。改造后的农房应具备“厨卫入户、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
搬出大山去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搬迁对象:实施易地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同步搬迁户。
安置住房面积标准: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城镇安置的按人均20平方米标准,根据家庭实际人口,按照60、80、100、120平方米户型进行设计和建设,6人及以上户最大户型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1人户、2人户和鳏寡孤独残等特困户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由政府根据家庭实际人口统一提供相应的安置房免费居住,产权归政府所有,也可与民政养老院共建等方式进行安置。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房购房补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自筹3000元,可获得20平米住房,其余建房资金由政府筹措。自筹资金户均超过1万元的,超过部分由帮扶单位筹措资金支持。
同步搬迁户建房补助政策:同步搬迁户人均自筹1.4万元(如无法筹措可向农发行贷20年期贷款,利息按农发行规定办理),可获得20平米住房,其余建房资金由政府筹措。
人数确定的具体依据:
以公安户籍管理系统为主,实际核查为准。
户在人不在:婚嫁户口未迁出,未在本组安家的,办理迁出户口后给予50%补助;2017年6月1日以后出生的小孩不给予补助。
人在户不在:2017年5月31日前出生的小孩,已落户的给予全额补助,未落户的且常住在本组的给予80%补助;结婚在本组常住至核查当天1年以上但未办理迁入户口的,每人给予80%补助。
人不在户不在:义务服兵役、大中专学校在校学生,每人给予全额补助;户口已迁出,但家有房屋纳入土地复垦、土地已流转的每人给予50%补助。学生毕业后未参加工作的,若在2017年5月31日将户口迁回本村,每人给予全额补助。
机关事业单位有公职人员、在城区有商品房或自建房且不再本村生活的不纳入补助范围。
签订“3个协议”:迁出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搬迁户签订自愿搬迁协议、搬新拆旧协议后,才能享受政府建房资金补助;迁入地街道办事处与搬迁户签订脱贫就业协议才能考核验收。
四、教育断穷根
资助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含城市和农村)、烈士家庭、父母是一二级残疾的子女,孤儿或本人是一二级残疾的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
教育扶贫政策:
1.学前教育贫困生资助每人每年2160元。
2.小学阶段寄宿贫困生资助每人每年1000元。
3.初中阶段寄宿贫困生资助1250元。
4.普通高中贫困生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每人每年资助国家助学金2500元。
5.中职学校贫困生免除学费、教科书费和住宿费,每人每年资助3600元。
6.贫困学生考上大学本科、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每生每年补助5000元;每生每年享受生源地助学无息贷款1000-8000元,还款期限延长至20年的助学政策。
对帮扶对象享受以上政策后仍不能保证子女顺利完成学业的特别困难的,可向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从扶贫专项资金中进行补助。
五、健康幸福长
健康扶贫政策:
1.建档立卡户家庭成员中有大病和慢性病需要医治的一律“先诊治、后付费”。
2.享受低保人员同等待遇的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三条医疗保障线报销政策,出院时统一在卫生院和区人民医院健康扶贫窗口结算。
3.个人承担费用负担过重,确有特别困难无能力支付的可向帮扶单位申请援助。
六、信用胜黄金
金融扶贫政策:
1.政府将组织金融机构对年龄在18—60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除外)进行授信。首次贷款“用途不改、按时归还”的,授信额度逐年加大。
2.对游手好闲,懒惰赖皮,信用度差,骗取扶贫贷款用于挥霍的人坚决进入“黑名单”,同时影响扶贫其他政策的享受。
3.金融精准扶贫要始终做到不惜贷、不惧贷,但也不滥伐。对诚实守信的困难户发展产业有求必应,对失信人坚定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