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忘合作初心,携手砥砺前行。近年来,东川区各民主党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型政党制度,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全区多党合作事业呈现新气象、展现新面貌,为东川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期,东川各民主党派即将换届,总结过去工作,明确今后目标任务。《东川新闻》将推发系列文章,回顾东川区各民主党派的履职风采。今天推出第五篇《民进东川区基层委同心筑梦新时代 凝智聚力谱新章》。
民进东川区基层委员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的工作主线,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持续发力、稳步前行,为东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民进智慧与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 夯实思想根基
六年来,民进东川区基层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促干。通过开展班子成员专题学习、会员集中学习、线上理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战线理论及多党合作方针政策,共计举办学习活动68场(次),参与会员260余人次。积极组织会员参加民进省委、市委举办的培训学习,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思想政治共识更加牢固。
夯实组织基础 激发队伍活力
始终坚持“注重质量、保持特色、优化结构、稳步发展”的原则,会员人数从25人发展到43人,增长53.57%。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5%,中高级职称占比27.5%,教育、文化、传媒等主界别领域人员占比超过半数,展现出鲜明的界别特征。六年来,基层委不断健全组织架构,完善“三会一课”、支部活动、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组织生活更加规范。累计组织会员参加各级培训19次,参训56人次,有效提升了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协调和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活力充沛的会员队伍。
聚焦中心大局 积极参政议政
始终把参政议政作为履职核心,坚持问题导向和实效导向,围绕教育文化、社会民生、生态保护等领域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六年来,共向政协东川区委员会提交提案17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3条。其中,《关于优化东川区公立幼儿园布点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并采纳实施,《关于加强地热能开发的对策建议》《东川区长江流域(东川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议》等调研成果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2024年形成的《关于建设东川水域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得到广泛关注,会员履职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弘扬传统文化 助力文化传承
立足教育文化主界别优势,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教育帮扶和公益慈善活动,形成了“春联万家”“翰墨薪传”“同心春暖”等特色品牌。六年来,“春联万家”活动累计书写春联近4万幅,把民进会员的祝福送到千家万户。“翰墨薪传”系列书法教师培训已连续举办三届,累计培训教师200余名,为提升书法教育水平发挥积极作用。联合民进昆明市委、普瑞眼科、现代口腔医院等单位,多次深入乡镇学校开展义诊、助学、捐赠等公益行动,惠及群众数千人,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打造文化品牌 彰显民进风采
文化是民进工作的鲜明底色。民进东川区基层委持续推动“文化铜都”品牌建设,以艺术为媒,以文化为桥。2021年挂牌成立开明文学院铜都分院,出版《乡村传》丛书,组织作家进校园活动。2022年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书法作品展,2023年联合昆明市美术家协会组织画家赴牯牛山写生,2024年开展“笔触牯牛山水情·山野拾秋绘风华”文化活动,邀请省内外画家齐聚碧谷箐口村,以笔墨描绘乡村之美。系列文化活动既展示了会员风采,又为东川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文化动能。
履职建功立业 荣誉成果丰硕
六年来,民进东川区基层委及会员多次获省、市级表彰。2024年,在民进云南省委成立40周年大会上,基层委荣获“先进集体”称号,李树林、杨建聪两位会员被授予“云南民进双岗建功优秀会员”,李树林同志获评“民进全国组织工作先进个人”,会员雷斌荣获“云南民进优秀通讯员”。六年来,民进东川区基层委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实现了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发展、履职能力和社会影响的全面提升。
面向新征程,民进东川区基层委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民进昆明市委和中共东川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时代主题,凝心铸魂、履职尽责,团结全体会员为推进东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东川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民进东川区基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