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东川区乌龙镇太空育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2024年搭乘实践十九号卫星“上天”的七彩花生种子,经过精心培育后迎来首次大规模采收。
现场测算显示,航天育种花生亩产达630公斤,较去年当地常规花生平均亩产485公斤大幅提升,标志着东川区航天育种助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此次丰收的航天育种花生,源自2024年9月搭乘实践十九号卫星的4个花生品种。经过太空特殊环境诱变后,于2025年4月在乌龙镇七彩花生太空育种基地进行播种。在云南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下,东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全程跟踪培育,不仅实现产量突破,初步品尝显示其口感更清甜,后续将通过仪器检测进一步分析其内在营养成分差异。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对口帮扶项目,东川区围绕七彩花生产业构建全产业链帮扶体系。2023年以来,先后引入云南省农科院建立的全国花生经济作物实验中心,今年投入200万元搭建深加工生产线,实现从种子培育、种植管理到加工销售的闭环。同时,借助航天科工消费帮扶平台,东川七彩花生已逐步进入北京及周边市场,直接带动农户增收。
“航天育种是个精细活,目前只是第一步。”东川区委常委、副区长宋策介绍,下一步,东川区将持续加大科研和基础设施投入,按照3-5年的种子引种适应性周期,推进航天花生品种的稳定性培育。乌龙镇现有的2个种业科技小院、2个专家服务站和6个种业示范基地,将为后续梯度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东川打造航天育种特色农业名片。
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