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川区易地搬迁安置区康和园,有一个特殊的基地——云南如常辅助性就业(东川)基地。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也没有快节奏的生产线,有的只是一双双巧手,用毛线钩织出希望与梦想。
今年5月,这个充满温度的基地正式投入运营,面向残疾人及家属提供帮扶性就业渠道。短短三个月时间,基地已为20余名残疾人提供就业技能培训,13名登记为手工生产员,发放帮扶就业报酬8000余元。
秉承如常集团"商业助力公益"的理念,东川辅助性就业示范点目前主业为发展手工钩织工艺品,用以改善东川残疾人生活。在这里,手工钩织工艺品可批发、定制。目前主要批量产品有毛线花、毛线娃娃、小挂饰等。公司还具备优秀的定制开发能力,可根据个人、企业、政府单位的需求定制各类工艺品。
云南如常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东川基地运营主管王枫 :我们如常集团是2016年成立的,主要是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培训、就业、康复、辅具和托养五个板块业务。东川基地主要以培训就业为主要业务,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岗位和适合他们的就业项目,帮助他们提升收入。
施芬,今年21岁,家住隆康园。因为从小右腿有残疾,中专毕业后学过制衣和烹饪,但都因为手脚不能很好配合,最终都不能正常就业。如今她加入如常的团队,在家钩织毛线产品,对这个项目非常满意。
隆康园住户 施芬 :现在在学习钩织手工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初学阶段,勾的非常困难,现在就是慢慢学的状态。
东川辅助性就业示范点除了手工艺品制作外,还持续开发各类帮扶性就业项目,如语音录制、昆明话翻译、数据标注等,让残疾人足不出户也能获得收入。
云南如常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东川基地运营主管王枫:我们在钩织项目外,也会承接一些小规模或中等规模的就业项目。目前很多其他项目也正在洽谈拓展中,希望社会各界多多给予支持和帮助。
一针一线,编织的是产品,更是希望;一来一往,交织的是毛线,更是人生。东川辅助性就业示范点用爱心和专业,为残疾人朋友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织出幸福生活,实现人生梦想。未来,基地将继续努力,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让更多的"施芬"在这里找到人生的方向,绽放生命的光彩。(记者:王长红 杨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