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川区本轮强降雨应对中,区水务局的基层党员干部们以“江河安澜”为己任,在值班室的灯光里、在堤坝的泥泞中、在预警的电波间,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蓝色防线”。
日夜坚守,确保预警预报“精准达”。8月19日,区气象局发布首条强降雨重要天气预报后,区水务局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增派人员全天候轮岗值守,值守人员紧盯雨情水情变化,动态监测辖区内降雨量、河道水位、水库蓄水量等关键数据,依托“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与气象、水文等部门实时共享数据,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接收、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叫应”。针对红土地镇、乌龙镇、阿旺镇等暴雨集中区域,加密监测频次,为基层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面确保东川区防汛工作平稳运行。
统筹调度,确保响应叫应“无延迟”。面对入汛以来第18轮强降雨天气,区水务局高度重视,通知防汛人员全员到岗,实时研判雨情、水情变化。按照“提前布防、重点盯守、快速处置”原则,统筹调度3个工作组下沉乡镇、村组开展防汛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气象预警10次,山洪灾害预警7次,1262预警预报7次,区级叫应7次;共转移人口7户29人,无一人因灾伤亡。
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筑牢防洪减灾“安全网”。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洪涝风险,区水务局加强对全区水库、小水电站的精细化调度。根据雨情水情预测,提前对轿子山、坝塘等重点水库进行预泄腾库作业,腾空库容204万立方米,确保水位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拦洪、削峰、错峰”的核心作用;对野牛水库、水井山水库等小型水库,进一步加密水位、渗流等关键指标监测频次,同步强化坝体安全巡查力度,不放过任何一处潜在风险;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水利工程运行状态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及时排查设备故障、校准监测数据,保障各类设施在强降水期间正常运转,切实减轻强降水对部分区域的威胁。
加密巡查护河堤,确保隐患排查“无遗漏”。结合本轮强降雨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大的特点,区水务局迅速组建多支“党员干部+技术骨干”巡查队伍,对辖区内护岸、河堤、水库堤坝等关键部位开展“拉网式、高频次”巡查,排查治理隐患235个。并针对小江、大白河等主要河道,通过无人机航拍和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密巡查排查频次,对排查出堤防隐患点均第一时间落实沙袋加固、边坡修整等处置措施,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下一步,区水务局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保持防汛工作高压态势,以更严密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全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强降水,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昆明市东川区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