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新闻动态
【集聚融媒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从鲜果到梨膏 东川水井村金花梨拓宽村民致富路
[作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8-15 15:09来源: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水井村金花梨产业

——以“一村一品”为抓手 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与群众增收

集聚融媒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2

水井村地处东川区乌龙镇北部山区,国土面积10.81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农户723户2350人。村内传统产业以金花梨、辣椒、核桃种植及畜牧养殖为主,其中金花梨种植面积达1100亩,是当地特色产业。近年来,依托“一村一品”金花梨提质增效项目,水井村整合资金987.5万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种植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金花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与群众增收双赢。2024年产量达700吨、鲜果销售100吨,产值80万元。660吨加工为秋梨膏,产值500万元。

一、夯实发展根基,强化设施保障

集聚融媒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完成50余亩水井村乡村振兴金花梨提质增效实验基地和10余亩果蔬示范种植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二是完善农业基础配套,新建19处储水设施,铺设引水管道6800米与灌溉干线2.6万米,实现6000亩农田高效灌溉;建设生产运输道路5.58公里,显著改善农资运输条件。三是推进技术集成应用,针对1100亩梨园实施整形修剪、病虫综合防控及科学施肥,推广标准化管理技术,使单产突破2000公斤/亩,品质与效益同步提升。

二、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增值空间

集聚融媒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3

一是布局精深加工体系,参考呈贡宝珠梨秋梨膏产品,依托合作社将部分金花梨鲜果深加工成梨膏等高附加值产品,年加工金花梨25吨,实现产值40万元,提供长期就业岗位6个、灵活就业岗位270余个,每年增加务工收入10余万元。二是通过杨梅文化活动、丰收节、摸鱼节等节庆展会活动拓展市场,进行品牌推广。三是同步推进建立深加工企业合作和规划金花梨精深加工厂,推动鲜果增值3-5倍,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

三、深化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构建多元参与模式,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带领群众发展金花梨产业和梨园辣椒种植,带动432户农户融入产业链,年均发放劳务报酬50万元,户均增收近万元。二是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按资本投入比例共享收益,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农户亩均收益增加3600元。三是强化人才支撑,邀请省农科院、浙江大学农业学院和市、区农业农村局园艺所的专家教授开展技术培训,有效提升金花梨种植水平;吸引乡贤返乡投资,引入专业团队负责品牌运营,推动产品覆盖东川及周边地区。

乌龙镇水井村将以金花梨产业为引擎,持续深化“一村一品”建设,推动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经营、数字化营销,完成金花梨品牌商标注册,推动金花梨进商超,实现年产值翻番。同时,探索“金花梨+”模式,联动周边村镇形成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水井经验”。

来源:乌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