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新闻动态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8-08 09:49来源: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东川区铜都街道姑海村的夏日,阳光如碎金洒落,稻谷抽穗似绿浪翻涌,鱼儿在水间欢腾嬉戏,处处流淌着生机与诗意。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1

近日,姑海村“四位一体”乡村振兴项目频传佳音:集科研示范、生态养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东川渔谷”初绽风姿,咖啡屋悠悠飘出醇厚醇香,20亩海菜花在澄澈湖水中,宛如灵动仙子般摇曳生姿……一幅以“渔谷、稻田咖啡、海菜花”为主调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缓缓铺展在这方水土之上。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2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3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4

这一系列动人变化,皆源于党建的强力引领。姑海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为内核,整合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衔接资金等多方资源,借EPC模式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姑海村以“东川渔谷”科研示范基地为依托,蹚出一条“党建 + 生态 + 产业”联动发展的崭新路径。

科技赋能,打造“高原鱼米之乡”

“东川渔谷”是耀眼的亮点项目。姑海村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引入先进技术与人才,打造集工厂化水产养殖、稻鱼共生特色产业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基地。项目占地500亩,核心区72个鱼池与渔谷研学基地错落分布,中华鲟、金鳞鱼等高端鱼类在此安身。预计竣工投产后,成品鱼年产量可达120吨,珍稀鱼类鱼苗200万,鱼子酱年产量5吨,年产值超数千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以上,提供15个就业岗位 。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5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6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7

姑海村党支部书记张兴付谈及发展,满是期许:

走进东川渔谷珍稀特有鱼类繁育育苗实验基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东川渔谷负责人王家琦向大家介绍:

当被问到中国科学院杂交鱼苗时,王家琦介绍:

生态优先,绘就“水清岸绿”新图景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姑海村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四位一体”项目,以“党建引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为核心,形成“党建+生态+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打造集现代产业、田园观光、高效治理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9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姑海村大胆尝试的“海菜花 + 渔业”生态养殖模式,20亩海菜花“安家”于此。海菜花既是“水质试金石”,也是“净水小能手”,能够吸附养殖废水中氮、磷等物质,守护水质稳定。其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扮靓环境的同时,作为高原有机蔬菜采摘售卖。预计年产量20吨,产值20 - 30万元,可带动20 - 30人就业 。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8

28岁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东川鱼谷负责人张文,作为回乡创业大学生,看着海菜花满是感慨:

谈及回乡建设,张文满是热忱。从小在姑海长大的他,盼更多大学生回乡共建家乡。

对于新农人,张文有着自己的理解:

农文旅融合,打造“四季有景”新亮点

姑海村注重经济与美学融合,工厂化大棚满足养殖条件后,对外观及周边整体设计,使其与环境相融。养殖大棚前厅变观景稻田咖啡吧,配套休憩点、打卡点,成为游客休闲好去处。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10

下一步,姑海村将推进渔谷二期,深化农文旅融合,打造“四季有景、三产联动”现代鱼米之乡。不仅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20万元,为东川乃至昆明提供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东川姑海村绘就“渔谷 稻田咖啡 海菜花”乡村振兴新画卷11

展望未来,在党建引领下,姑海村将续写“组织强、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篇章,让“美丽经济”点亮乡村,村民生活愈发富裕幸福 。

记者:唐啟荣 陆雯 徐懿 刘思伽

通讯员:董贵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