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川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推动惠民实事落地见效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通过人大代表票决锚定民生方向、全程监督抓推进、从严审议促落实,依法推动政府把惠民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让群众在一件件实事的落地中触摸到民生温度、感受到幸福质感。
近日,东川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专题听取区政府关于2025年10件惠民实事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的报告,以环环相扣的监督闭环,书写了一份彰显人大担当的民生监督答卷。
票决民生实事,锚定民意靶心
“惠民实事必须由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才能真正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在东川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表决权,通过投票表决,从群众呼声最高、集中反映的民生诉求中确定了供水保障、小区环境优化、城市背街小巷照明设施、医保服务“村村通”等10件惠民实事,将群众意愿依法转化为政府施政目标和任务,让民生决策充分汇聚民意、体现民智。
人大代表通过票决制深度参与重大民生事项决策,既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也让惠民实事从“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从“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为全年民生工作找准了发力“靶心”,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成效夯实民生工作的民意。
全程闭环监督,力推实事落地
为确保惠民实事不走过场、不打折扣,东川区人大常委会构建了“票决—督办—审议问效—满意度测评”的全链条监督机制,以常态化、精准化监督推动项目高质量落地,彰显人大监督的刚性与实效。
科学定责,压实主体责任。票决结果公布后,东川区人大常委会及时督促区政府压实工作责任,并严格要求各责任单位制定“一事项一方案”,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备案。通过细化任务、明确时限,为项目推进绘制清晰“路线图”“时间表”,从源头压实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
动态督办,紧盯进度节点。自3月起,东川区人大常委会有关专工委室联动区政府督查室建立跟踪、反馈工作机制,定期对10件实事推进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堵点、难点问题。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常委会领导带队实地调研,现场督促整改,推动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审议问效,强化监督刚性。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项目现场视察,将推进情况纳入常委会审议议题,代表们聚焦资金保障不足、项目进度不均衡、推进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要求政府强化资金统筹、优化施工流程、加快项目推进,以审议监督的刚性约束倒逼责任落实。
满意测评,巩固惠民成果。东川区人大常委会计划在东川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结合项目完工后的实际成效,组织人大代表对10件惠民实事开展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将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工即测评”的机制,持续跟踪问效,确保惠民实事不仅“干成事”,更能“暖民心”,形成全过程监督的完整闭环,以刚性测评筑牢民生福祉的坚实根基。
实事成效彰显,监督质效凸显
目前,10件惠民实事推进成效显著,3件已提前完成,7件平稳推进,民生幸福清单从“纸上清单”变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景。
民生短板加速补齐。居民小区环境优化与提升项目率先完成,4个老旧小区的屋顶防水、雨污分流改造竣工,居民告别“漏雨愁”“积水忧”;医保服务“村村通”实现全覆盖,130多台终端设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刷脸结算、办理16项查询及4项高频服务,累计服务3万余人次,方便了群众,提升了满意度,“小病跑远路”成为历史。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凯通路路面提升改造工程分段推进排水管网与路面修复,城市路网“颜值”与功能双提升;小流域生态治理提质增效项目完成坡改梯100公顷、封禁治理350公顷,生态屏障更牢固;城乡就业暖心行动新增乡村公益性岗位90余个,举办大型招聘会2场提供岗位25000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愿290多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首批50户,群众满意度100%,第二批即将启动
来源:掌上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