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新闻动态
【乡村振兴】东川区兴良合作社:小秸秆养肥千只云上黑山羊
[作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22 10:22来源: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盛夏时节,东川区阿旺镇岩头村的山坡上,规模化养殖场内,一群群毛色油亮的黑山羊围在饲草槽前“大快朵颐”,咀嚼着散发淡淡青草香的秸秆饲料。“以前为了找草料,得满山跑,成本高还累人;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成了‘宝贝’,羊吃得香,降低了养殖成本,种羊养殖规模达到1060只”东川区兴良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邓兴良说。

小秸秆养肥千只云上黑山羊1

兴良养殖合作社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当地畜禽养殖的重要力量。然而,因市场价格波动、饲料成本攀升等因素影响,种羊从500多只一度缩减到200余只。“饲料贵、人工贵,养得越多越亏,只能压减数量。”那段时间,邓兴良没少为“羊口粮”发愁。2024年,东川区农业农村局将合作社列为“云南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试验示范基地”,围绕“秸秆变饲料”展开技术革新。在项目推动下,合作社购进新型揉丝机,建设1000立方米青贮窖和700平方米储草棚,种植的玉米、饲草几乎全部被加工、发酵、贮存,青贮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显著提升。配套全套秸秆收割加工机械,实现秸秆收割、加工、储存“一条龙”。把玉米、饲草种植面积增加到500亩,构建起“秸秆-饲料-牲畜—农家肥”的循环利用链条,年利用秸秆突破1000吨,使种植养殖同步降本增效。邓兴良说:“以前秸秆只是简单切割粉碎,不仅浪费大,还要大量购买精饲料,通过新技术,使养殖成本降低近30%。”

小秸秆养肥千只云上黑山羊2

与此同时,合作社被纳入“国家科技特派团王宝维团队饲料发酵利用示范基地”“云南省宋建领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及“重大科技专项转化试验基地”。在专家团队的手把手指导下,不仅提升了饲料利用率,还增强了黑山羊的抗病能力。技术赋能下,合作社2025年种羊养殖规模突破1060只,建起标准化种羊场,实施品种改良,养出的“云上黑山羊”肉质鲜美、生长周期短,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产业壮大的同时,合作社长期带动百余脱贫户增收,日用工20余个发放务工报酬20万元;流转种植土地500余亩年支付地租15万元;统一提供饲料、技术和销售渠道带动20余户村民参与黑山羊养殖增收。

小秸秆养肥千只云上黑山羊3

“以前秸秆浪费大,现在几乎被吃干榨尽,养羊能赚钱,还能帮老乡增收。”邓兴良还打算建秸秆饲料加工厂,把技术辐射到更多村子,让“小秸秆”变成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兴良养殖合作社从曾经为饲料发愁、规模缩减,到如今千羊满圈、带动增收,一根小小的秸秆,串联起生态保护、产业振兴和群众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