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新闻动态
【民心直通车·实事暖心办】东川倾心为民办实事 以民生温度检验学习教育质效(一)
[作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20 19:09来源: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编者按: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东川区始终坚持开门搞教育,主动倾听民意、解民忧,促实效办好民生实事,回应群众关切,把作风建设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将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实效上,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如果不是拘留所、派出所、司法所同志的耐心调解,我肯定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怕是早就坐牢了,感谢三所的同志们,让我没有滑向犯罪的深渊,没有毁了自己的后半生。”这是一名行政拘留人员走出拘留所后的真情流露。今年来,东川区建立“拘所联调”、“三所联动”闭环调解,对治安案件实行“介入—调解—回访”全周期管理,使调解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衔接。同时,开创“面对面”普法教育、“法理情”融合调解等举措,通过整合司法行政资源、深化普法教育、创新调解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跨越,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自该机制运行以来,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件,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以前我住的这条小巷没有路灯,一到晚上都不敢出门。现在到处亮堂堂的,我现在一到晚上要么拉着小狗散步,要么跳广场舞,又方便又安全,政府解决了我们急难愁盼的大问题。”群众事无小事,为了解决群众“夜间出行安全”问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铜都街道、城区社区居民组长对背街小巷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了解掌握照明设施的详细状况,制定《东川区城市背街小巷照明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布局,采取“边采购、边定点、边施工、边安装”工作机制,高效组织实施,对铜都街道12个社区背街小巷及4个公园(广场)照明设施开展提升工程,共安装立杆式、壁挂式太阳能路灯1109套。现如今,城区背街小巷照明无死角,实现了全面覆盖。此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得到群众一致好评,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我们种的花卉今年获得了大丰收,在斗南卖上了好价钱,直接不愁卖!”暖阳下,花农看着自己种的花卉开心的笑成一朵花。今年以来,碧谷街道扎实开展“我为发展献一策”“我为事业破难题”“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如,立足热区资源优势,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绿茂村澄力鲜花基地认证为斗南花卉产业集团东川花卉电子交易中心供货点。实施箐口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完善牯牛山电力、公厕、防护栏等基础配套设施;申报“党建赋能,助推安置点活力提升项目”,破解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难题。实施中殿村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当地农村群众务工105人;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覆盖碧谷街道5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2177户7765人。碧谷街道立足街道实际,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破解基层难题、赋能区域发展,“三个我为”行动结硕果,把惠民利民举措落实到“最后一米”。


记者: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