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破解周边菜农销售渠道难、流动商贩违规占道经营的城市管理难题,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东川区在城区主要商业步行街设置“潮汐摊区”,用管理精度呵护城市温度,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
贴紧民生,当好“谋划者”。东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实地考察,摸排辖区人流量、群众日常生活规律、应季瓜果蔬菜情况,结合流动摊贩诉求进行综合研判,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民生活、不影响市容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辖区可用空间,按照便民、利民原则,拟定“潮汐摊区”施划方案,确定疏导点位置、规模及经营范围,划定经营区域,明确经营时间。目前可提供摊位400余个,入驻摊贩100余户,以销售自家水果、蔬菜和农副产品为主,实行零费用、无门槛入场,为低收入菜农、流动商贩“安家”。
积极宣传,当好“引导员”。执法人员加大日常巡查,深入流动商贩较为集中、安全隐患较多、管理难度较大的区域,及时将“潮汐摊区”相关信息传递至流动摊贩及市民群众,以便扩大知晓度;并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零散摊贩进行教育引导、耐心规劝,将其引导至“潮汐摊区”集中管理。
强化监管,当好“守护者”。执法人员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模式,坚持“不扰民、包卫生、包自治”原则,督导进点摊贩加强自我管理、文明经营、有序摆放,柔性解决了占道经营“顽疾”;加大执法力量,每天安排6名执法人员对临时摊区进行机动巡查和定点值守,对超区域、超范围经营、机动车乱停乱放的行为进行清理规范和督促整改;及时制止使用高音喇叭叫卖扰民的违规行为,持续营造文明、规范、安全、有序的经营环境,构建“城管+流动摊贩”共建、共管、共享工作模式。
用心服务,当好“服务员”。组建摊贩和城管队员微信联系群,将简化版管理规定设置为群公告,确保经营规范;实时在群内发布摊位情况,协助摊贩入市经营;线上线下同步关注摊贩以及来往消费者诉求,及时安排巡查人员协商解决。
当前,正是杨梅、桃子、葡萄、玉米等东川当地时令蔬果上市时节,每天城区附近的果农将采摘下最新鲜的蔬果摆到潮汐摊区进行售卖,前来购买的群众络绎不绝,整个摊区每天人群熙熙攘攘,已成为东川市民茶余饭后的新去处。东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规范市容秩序管理的前提下,实施城市管理执法“721工作法”,坚持“访民情、顺民意、解民忧、舒民心”的工作目标,强化服务为先,推动源头治理,探索“城市规范管理与经济发展需要”间的平衡,努力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潮汐摊区的实施,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摊主与市民“卖”与“买”的空间需求,还巧妙地扭转了曾经城管与摊贩“你赶我躲”的局面,既为辖区自产自销农户、流动商贩提供便利销售平台,又给市民提供了有序的购物环境,同时带动了主城区商业步行街沿线门店发展,激发了城市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城市执法管理与经济发展双赢新局面。
东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强化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为创建良好营商环境添砖加瓦,将城市管理决策精准对接发展所需、民心所向,变“强制管理”为“服务管理”,是“民心工程”,也是对马路流动摊点的一次“提档升级”,提升了东川执法“温度”,彰显文明执法、依法执法、智慧执法理念,树立了“百姓城管”新形象。
来源:东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